很少有其他的英国教堂能够和坎特伯雷大教堂相媲美,作为英国国教的第一座教堂,在漫长的十五个世纪里,被虔诚的教徒们铭记。不同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总是带着高端大气的王室风范,坎特伯雷大教堂却是历经沧桑,捱过苦难,带着浓浓的宗教印记。
在说坎特伯雷大教堂之前,必须要先了解的那一定是基督教,知晓基督教的教派渊源,才能知道坎特伯雷大教堂是一个如何特殊的存在。基督教最初产生于奴隶制罗马帝国,是罗马帝国时代奴隶制压迫的产物。原始基督教是由流传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地区的犹太教,吸收了当时流行的天堂、地狱、灵魂不死等迷信观念和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所宣扬的忍耐、弃世、禁欲等说教逐渐形成的。不管如今的基督教是以如何的形象出现于人们的视线,但在漫长的基督史上,它一直是在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在不断蔓延扩张。
公元597年,传教士奥古斯汀(St Augustine)会受罗马教皇的委派,赴英国传教。他带领着四十名修士,从不列颠东南部的萨尼特岛(Isle of Thanet)登陆,萨尼特岛属于当时的肯特王国。肯特王国的国王埃塞尔伯特(Ethelbert)本来是不信基督教的,但他的王后,巴黎王查理伯特(Charibert)之女伯莎(Bertha)恰恰是信仰基督教的。在王后的帮助下,奥古斯汀开始逐渐在肯特站稳脚跟,并且在肯特王国的首都坎特伯雷建造教堂,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坎特伯雷大教堂。
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 在英格兰,坎特伯雷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基督教信仰的摇篮,正是因为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存在。教堂从建成之后,就成为了基督教在大不列颠的传教基地,所有前往各地传教的主教都在这里任命派出。每当各地的基督教信仰出现反复,或者遇上战事,坎特伯雷大教堂就成为教士们的避风港。以肯特为摇篮,基督教事业蓬勃发展,影响辐射至泰晤士河岸的海陆贸易交通中心——伦敦。
如今,伦敦与坎特伯雷的缘分依旧在继续。作为伦敦的后花园,坎特伯雷成为伦敦人民周末出游的首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享受到惬意悠闲的小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