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首页
省钱!华盛顿免费博物馆大全!

节选自游记《华盛顿特区博物馆合集》发表于2016-11-03 12333阅读 11评论

一、史密森尼学会城堡

博物馆乃大DC特产之一,特别是在免费博物馆很少的美帝,Smithsonian系列等免费博物馆绝对是穷游者的福音。

史密森尼学会城堡 Smithsonian Castle (免费)
https://www.si.edu/Museums/smithsonian-institution-building

Smithsonian系列的大本营怎么可以不提!这里现在是这一片博物馆的游客中心,也是学会研究人员工作的地方。里面没有太多可以参观的地方,展品都来自各个博物馆的馆藏,其中最“神奇”的是史密森尼动物园的大熊猫livestream(可见大家有多爱它们==)。除此之外,这里还有餐厅、纪念品店和这一片博物馆群的沙盘,以及免费WiFi. 外面的花园非常美好,很适合坐下来休息一下。

二、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免费)
https://naturalhistory.si.edu/

自然历史博物馆应该是DC最负盛名的博物馆之一了。确实做得很棒,如果我是逛着这种博物馆长大的应该会想去做个动物学家/地理学家/etc.吧~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正门)

博物馆加上地下一层一共四层,但用于参观的只有一楼和二楼——地下一层是餐厅和纪念品店,三楼是工作人员(特别是研究人员)的办公室。一层和二层都分成很多个大小不同的区域。一层最主要的是哺乳动物馆(标本)、人类起源馆、海洋馆、非洲之声馆,还有一个化石馆,但现在在闭馆维护。二层的展馆相对都比较小一些,最大的是地质馆和宝石矿石馆,除此之外还有蝴蝶馆、木乃伊馆、骨骼馆、美国恐龙馆、韩国馆和各种特别展览。如果要仔仔细细地看下来,花上半天甚至一天都是有可能的,但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两个小时之内也是可以把主要展览看完的。以下按推荐程度排序。

(大厅正中间的非洲象标本)

一进门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只非洲象的标本——同时,它也是用来引起大家对于象群保护的一件展品,标本下面有一个捐款箱,捐款会被用于保护大象。(另,中国政府最近宣布2017年底前禁止象牙贸易,鼓掌!)

哺乳动物馆应该是所有馆里最轻松的一个(除非你要去把所有动物的英文学名都给认全),文字不多,特别适合小朋友去参观。里面全部都是哺乳动物的标本,而有趣的是所有标本都被凹出了造型,配合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饮水的长颈鹿……标本)

(北极狐标本)

(各种姿态的飞鼠标本)

人类起源馆也是个超级棒的展馆。里面展出了人类进化的历史以及许多有关考古的展品,而且还有很多可以互动的装置。另外,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每天都有,但我去的时候这个馆里还有不少工作人员,他们各自站在一个小展台后面,上面摆了一些物品,然后你如果感兴趣的话,他们会给你介绍那些物品以及它们的用法。

(每个台子上放着一个考古物品或者一处考古发现,按下那个台子上的按钮,屏幕上就会播放一段跟那个物品/发现相关的视频)

(这是一个略带中二气息的互动:你在这里拍张照片,然后选中你想成为的那种古人类,然后就会生成一张你作为早期人类的证件照==这张照片就是作为南方古猿的我——感觉可以去拍猩球崛起了==其实电脑就是截取的我的眼睛和嘴唇然后粘到了古猿的脸上,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矿石宝石馆跟哺乳动物馆有点像,就是字不多,主要看展品;不同之处在于,哺乳动物馆适合热爱动物的人,矿石宝石馆则是颜控(特别是色彩控)的世界。

(拉长石——文科生甚至都看不懂这个化学式==)

(石英我还是知道的==不过这真的是自然形成的么,也太好看了!)

(锂电气石——“西瓜”)

(希望蓝宝石——矿石宝石馆的珍品。45.52克拉,曾经为路易十四拥有。)

海洋馆是另外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展馆。除了对于海洋生物的介绍,还有很多关于海洋保护的内容。不过个人最喜欢的是那个十三分钟的短片——《深海探秘》。作为一个从未到过深海、一辈子可能也去不到深海的人来说,就看看视频吧。

(还记得当年地理课本里的寒暖流么?)

美国恐龙馆里主要是介绍美国各地曾经(所谓“曾经”也真是很早以前了)有过的恐龙,以及一些恐龙的骨骼。

(三角龙sama)

(霸王龙sama)

骨骼馆是哺乳动物馆的“脱水”版——当然,这里不仅仅是哺乳动物。亮点还是这些骨架也被凹出了一些造型。

(人类进化全家福……好好笑)

三、大屠杀纪念博物馆

大屠杀纪念博物馆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免费)
https://www.ushmm.org/

又是一个关于二战纳粹反犹的博物馆,但这个博物馆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同时还有关注更现代的其他大屠杀,更有一个专门的研究中心预测各国发生大屠杀的可能性——我不知道有多大的准确性,但这样确实比单纯地纪念馆/博物馆视野更广,也有更大的意义吧。

(大屠杀纪念博物馆正门)

博物馆共六层:地下一层,地上五层。一共需要三到四个小时。顶上三层是永久展馆,全部是关于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进行的大屠杀。二楼现在展出的是叙利亚和柬埔寨发生的大屠杀的影像资料等,一边看就一遍觉得喉头收紧——大概也是策展人希望我们获得的体验:大屠杀还远不是一个过去式。一楼的展览很适合小孩,基于二战中活下来的一个犹太小男孩的日记,将他周遭环境的变化展现了出来:从最开始明亮而现代的小楼到最后的集中营。地下那层有两个展览:一个关于反犹“著作”——The Protocols of the Elders of Zion;另一个叫“Some Were Neighbors”(“他们有些是邻居们”)——一夜间朋友变敌人的一切。

(看完二楼展览后出现的黑板,上面投影着“在关键时刻,每个人都要做出决定,同时,每个决定也都是个体的决定”。)

(小男孩不是最终的去处——集中营)

(一句话总结“Some Were Neighbors”展览:“一个人不仅会因为自己的作为伤害别人,也会因为自己的不作为伤害别人。”)

四、国家邮政博物馆

国家邮政博物馆 National Postal Museum (免费)
http://postalmuseum.si.edu/

一共两层,不算很大,一个到两个小时可以逛完。包括邮票的历史、邮票设计的变迁、运输邮件的交通工具等科普性的展览,和如邮票中的纽约、邮票中的国家公园等主题展。

(博物馆大门)

(一楼大厅展出的是不同时期运输信件的交通工具——看着各种飞机还以为又到了航天航空博物馆==)

(实力演绎复古风)

(这是手动输入邮编的工具。在左边的触屏上可以玩输入邮编的小游戏,看90秒内你能输入多少。)

(这是一层的一个特殊展览,叫postsecret. 大概就是发起活动让大家把自己的秘密写在明信片上寄过来。“我努力融入大家,只是为了被人注意到。”)

(国家邮政博物馆的——吉祥物==)

(二层展厅:邮票的历史)

(美国十九世纪的邮票:富兰克林和华盛顿)

(博物馆一楼连着一个邮局——很合理。这是邮局里的一组装饰。)

五、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

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 (免费)
http://hirshhorn.si.edu/collection/home/#collection=home

这是一个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不大,实际展厅三层,属于难得的一次性逛完不太累的博物馆。外面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就是名字里的那个“雕塑园”。

(博物馆建筑是一个中空的圆柱。我也不知道这是正面还是背面,反正就是靠国家广场的那一面。)

作为一个现当代博物馆, 赫希洪博物馆三层中有两层的展品都是经常换的——只有三楼是馆藏的展品,二楼和地下一层的展品应该都是向艺术家借来的。二楼现在展出的是冰岛艺术家Ragnar Kjartansson的作品;地下一层的展出叫"Suspended Animation"——我也不确定要怎么翻译,展品是来自六位艺术家的数码仿真动画。二楼和三楼除了主展馆,还有沿环形走廊一周的两个单独的展出。三楼现在展出的叫做“世界时钟”(World Time Clock, 作者Bettina Pousttchi),二楼现在展出的叫“我们从这里看到的风景”(Our View From Here, 作者Linn Meyers).

讲真,对于我这种艺术外行人来说,现当代艺术主要看眼缘,所以这里我也就随意贴几张有眼缘的图了。

(这次看的展品中最有眼缘的应该是Ragnar Kjartansson的作品,所以特别放上两张~这幅作品叫做“上帝” (God),是一段三十几分钟的视频。中间那位西装笔挺模仿上世纪好莱坞男星的就是艺术家本人,他一句词配着后面的11人乐队唱了半个小时。而那句词是“悲伤战胜欢乐” (Sorrow Conquers Happiness).)

(地下一层的内包装…… PS. 纪念品店也在这一层。)

六、国家艺术馆雕刻园

国家艺术馆雕刻园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Sculpture Garden (免费)
http://www.nga.gov/content/ngaweb/exhibitions/permanent/sculpture_garden.html

国家艺术馆雕刻园其实就是一个不大的公园,里面有十几座雕塑。里面有一个小餐厅。没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但天气好的时候不妨在那里歇歇脚。除此之外,夏天那几个月每周五的晚上会有小型的爵士乐表演,可以带上桌布去草地上坐坐聊聊天;冬天这几个月公园里的水池会被改造成冰场。

(Love everywhere)

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