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首页
史上最全北海道亲子游攻略(附必游景点、住宿指南、行程推荐)

和宝贝一起的温馨亲子游总是充满各种“挑战”,你必须衣食住行都样样精通,比如北海道有哪些酒店适合带孩子住?带着孩子去哪里购物不累又好买?如果只有三四天时间我该选择如何安排行程?希望本篇文章能助你一臂之力,让你的亲子游难度系数直线下降,孩子玩的开心,自己玩的舒心。

一、为什么选择北海道?

北海道位于日本的最北部,占全日本面积的1/5,由于历史较短,古迹不多,主要以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欣赏自然风景的同时还能体会到特有的北海道美食及文化,小朋友可以更加亲近大自然和动植物,大朋友小朋友都会玩的超级开心的!而且飞机时间也不长,甚至比去海南岛还近呢~小朋友不折腾,这点很重要!带着小宝宝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直飞最好,婴儿推车是免费托运的。事先在网站买好拖车袋,不然托运会弄得很脏。

二、北海道亲子游住宿攻略

一般来说,国内直飞北海道,通常情况下在新千岁机场落地。所以,住在札幌无疑是最佳选择。第一,札幌是北海道最大的城市,同时这里是国人到达北海道的第一站;第二,札幌市内交通便利,建议选择住在大通公园附近,尤其推荐三口之家;如果是一大家子出游,不妨选择温泉酒店相对来说会划算些;第三,如果要去函馆,最好是函馆进札幌出的路线,因为函馆离札幌火车要3个半小时,来回带着孩子太奔波了,而且札幌出的话最后买东西在札幌很方便,新千岁机场绝对可以满足麻麻的各种购物欲!

三、北海道有哪些亲子游场所值得去?

作为亲子的必选项目一定是和动物的亲密接触呀。既可以让小朋友亲近大自然,又能增进家庭情感交流。这里推荐到三个地方。

登别海洋公园

这是一座有着北欧城堡的风格的海洋公园,像城堡一样的建筑,富有童话色彩,尤其适合小女孩,漫步在水底隧道可以眺望周围穿梭来往的大小不一的各种鱼类,宛如迪斯尼动画里的海洋公主,同时还能欣赏到企鹅散步、海豚秀、海狮秀等动物表演,并亲手触摸海洋动物。
交通
紧邻JR登别站,登别站前出站向右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
9:00-17:00(每年有定休日,2015年是4月7日~9日),详细更新情况请以官网为准

羊驼牧场ECORIN村

小朋友无法抗拒的超可爱羊驼!这里以环境保护与健康食品为主题,顺带完成一次呵护动植物以及自然环境的教育之旅。

旭山动物园

是北海道内最著名的动物园,也是全日本最北部的动物园。旭山动物园之所以有名,可不光是因为大人小孩都爱,最重要的是因为它特有的动物“行为展示”法。所谓行为展示,就是通过设置各种独特的动物游具,供动物们自由玩耍嬉戏,向游客们展示其健康活力。行动展示理念打破了动物园中常见的动物躲在笼子的一角那种沉闷的静态,动物们展示的全新的动态美成为吸引游客目光的亮点。如果从札幌一日往返,可以选择乘坐每个车厢都有独特动物主题的旭川动物园号火车,小朋友一定会尖叫起来的~

地址:北海道旭川市东旭川町仓沼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9:30-17:15;
11月至4月10:30-15:30;
夜间动物园仅限8月9日至8月15日:9:00-21:00
个人觉得,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及性格选择前往地。如果时间有限,优先考虑海洋公园 羊驼牧场ECORIN村,各年龄阶段孩子都能享受到与动物亲密接触的乐趣。

白色恋人公园

除了与动物亲密接触外,爱吃甜食的大小孩不得不去的就是白色恋人公园了,以小朋友敲爱的巧克力作为主题,走进公园,会看到一栋像童话城堡的红砖大楼,里面就是巧克力工厂了。外头有一座活动人偶钟塔,每到整点会有“巧克力嘉年华”,钟塔上的人偶开始唱歌跳舞,非常欢乐。在这里不仅可以参观工厂,看到流水线上巧克力制作的全过程,欣赏与巧克力有关的藏品,父母孩子一起亲自动手制作白色恋人巧克力饼干。 满满的幸福感呢~不过适合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哦!

MORISU缆车+藻岩山夜景

家人出行,最棒的是可以制造旅行中的各种回忆。搭乘缆车,即是父母与孩子的私人交流空间。MORISU缆车是世界上首款森林体验型交通工具,它连接藻岩山腰站和藻岩山顶站。两辆小客舱往返于山腰站与山顶站之间,乘客好像奔驰在森林里似的,和宝贝来场奇妙的探险之旅吧!
到了藻岩山顶,能看到俯瞰札幌市区的大型观景台,还有多家日式料理店,在享用特色精致料理的同时一览札幌全景,在山顶观景台还有幸福之钟。灯火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开越多直至笼罩整个札幌市,让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四、亲子游注意事项

1、首先每位家庭成员都需要去户籍所在地的出入境服务大厅去办理护照及签证。别嫌我唠叨,宝宝也要办!
2、到日本的话如果去的地方比较多,建议携带婴儿车,一岁半的小朋友可以放在婴儿车里推着,当然,有的景区是免费提供的。
3、带年龄较小的小朋友去,一定要注意,小朋友不要在公共场合随地尿尿,大便的话也要提前做好处理准备。
4、小朋友喜欢吃零食,一定要注意在日本的地铁,公园等公共场合,不要吃零食。

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