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首页
勘察加半岛:在世界尽头,寻找荒野冰原上的驯鹿人

2017年,我们开始了一场特别的旅行:开着一架中国造的飞机,用飞行的方式去航拍全世界。

我叫张昕宇,我的妻子叫梁红。我们曾经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后来决定放下生意,去环游世界。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路上:开帆船去过南极,自驾穿越中东,去亚马逊雨林探访食人族,去马鲁姆火山亲密接触岩浆,在墨西哥玛雅圣井做过洞穴潜水,也在阿富汗光影复原过巴米扬大佛……

2017年1月底,我们开着一架由中航工业生产的运-12飞机,从哈尔滨出发,抵达俄罗斯,随后穿越白令海,沿着落基山脉一路南下,穿越赤道抵达南美。接着,我们又横跨大西洋,经历3个月的飞行后抵达了非洲,接下来会穿越印度、柬埔寨等国,最终返回中国。

俄罗斯的勘察加半岛,是这次环球飞行的第二站。
一直以来,了解全世界最极端的地方人们如何生活,都是我们旅行的目的。我们探访过的聚落,包括马来西亚的海上民族巴瑶人、亚马逊雨林里的食人部落、瓦努阿图的岛上民族……这篇攻略跟大伙儿分享我们在堪察加半岛的奇妙经历。

极遥远之地

在俄语中,堪察加就是“极遥远之地”的意思。在俄罗斯帝国时代,西伯利亚是最著名的罪犯流放地,但堪察加则比西伯利亚更让被流放者闻之色变。
直到现在,堪察加半岛也还是地球上平均人口最少的地区。这里的面积和日本差不多大,却只有30多万人口,人口数量相当于中国一个小县城。岛上只有两座主要城市,其他地方则荒无人烟。

勘察加半岛的地理位置

但世外之境的荒凉也赋予了勘察加神秘壮阔的景色。它拥有100多座美丽的火山,有地球上最集中的间歇泉,这里还能见到棕熊捕鱼、狗拉雪橇、驯鹿放牧、鲑鱼洄游……

勘察加半岛的壮阔雪山比比皆是

在所有这些仿若传说的风景中,我们最好奇、最想寻找的,就是那些在世界尽头谋生的驯鹿人。

寻找驯鹿人的旅程可真不容易。我们租了一辆车,从勘察加州的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到北部的埃索,一共开了八小时,一路风雪,室外温度低至零下40度,车窗又漏风,大家都冻得不行。
不过,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顺着白色大动脉驶向勘察加的心脏,我们突然有了与世界对话的错觉。

雪域荒原,千里行客

小镇埃索:勘察加的小瑞士

堪察加半岛只有一条主要公路,就是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到埃索的这条路了。不过这条路也不好走,基本都是在雪上。走了近500多公里,从早开到晚,才抵达了埃索。
埃索(Эссо)是勘察加半岛的驯鹿贸易集散地,连接着内陆各个驯鹿点和东南沿海大城市。这个大部分时间被雪覆盖的冰原小镇,也被叫做“堪察加的小瑞士”。 如果要去寻找驯鹿部落,就需要在这座小镇中转。
我们在这里最深的印象无疑是泡温泉。怎么形容这种体验呢?想象一下,零下40度的低温,迎着飘雪泡温泉,每隔半分钟就要把头泡进池中,将结了冰的头发融化,极冷与极热,在短时间内交替的感觉……

埃索随景:皑皑白雪间的小木屋

Tips:
由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抵达埃索,可以租车自驾前往。527公里,要开接近8小时。
如果是坐长途汽车,可以到列宁广场乘坐,清晨出发,夜晚抵达,票价900卢布,人民币100多元。
也可以搭乘直升机直接前往埃索,每人大概27000卢布,人民3000多元。

辗转交通:从退役军机到雪地摩托

没有公路,我们租了一架米-8直升机,才能抵达驯鹿人生活的地方。这个半岛上的交通,都靠这些从军队退役了多年的“老家伙”。
雪面上升起一个橙色巨物,载着我们去寻找古老的驯鹿人。一段时间的飞行后,米-8降落在一片雪丘上,由于积雪实在太厚,轮胎就完全淹没在雪中。我们都捏了把汗,战斗民族的飞行员确实了得。

载着我们去寻找驯鹿人的直升机

一开始,在我们的想象中,驯鹿人会坐着狗拉雪橇来接我们。但没想到,他们是开着雪地摩托赶来的。看来现代科技的触角,还是伸到了尽可能远的每一个世界角落。
我们坐上雪地摩托,跟随他们前往驯鹿营地。该怎么形容坐雪地摩托的感受呢?对于第一次乘坐的人来说,这种感受刺激异常。零下三十度的冰原,摩托激起的雪花汹涌扑来,直往胸口和脚脖里灌,我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来描述这大自然的馈赠,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驯鹿人都穿着高至膝盖的鹿皮靴子。

刺激的雪地摩托之旅

十分钟的路程像是一年那么久,我们终于抵达了驯鹿人的营地。从结冰的睫毛中睁开眼的那一刻,我们完全地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上千头驯鹿在驯鹿人的驱赶下聚集在一起,不断在呈顺时针画着圆圈,像在冰雪大地上书写存在的痕迹……

我们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驯鹿人!

零距离体验:驯鹿人部落的生活

驯鹿性情温驯,生命力却很强,适宜在寒冷的地带生活,喜欢吃苔藓和咸土,在冬天则需要寻找埋在雪地里的植物来生存。
这群驯养驯鹿的游牧民都是鄂温克人,常年游牧在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山谷和高原。他们是半岛的土著民之一,依靠捕鱼、狩猎和驯养驯鹿,已在这片荒原生活了上百年。在中国其实也有鄂温克人,中文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分布在中国地内蒙古和黑龙江,也有狩猎和饲养驯鹿的传统。

鄂温克驯鹿人

驯鹿人分工明确,他们各自分散在鹿群的不同位置,用口哨来合作驱赶驯鹿。这个部落有10余人,共养了上千头驯鹿。鹿角、鹿皮、鹿肉都能售卖,每头驯鹿价值800到1000美金。所以别看身处荒原、条件艰苦,但驯鹿人可个个都是百万富翁!
驯鹿也喜欢吃盐,食盐是动物补充钠盐维持成长血压的必要物质。在手里倒上一把盐,驯鹿就会过来吃。完全不怕人。如果驯鹿人在野外撒尿,他们也会舔食人的尿液。我们的摄影师王恒还尝试了一下,不过驯鹿靠得太近,完全尿不出来,哈哈。

也来喂喂驯鹿~

驯鹿人还给我们演示了捕捉驯鹿。三四个驯鹿人提着绳子缓缓走进鹿群,尽量避免发出声响,整个鹿群移动速度也慢了下来。驯鹿人站在不同方向,挑准了一头成熟的驯鹿,将手中的绳子用力扔向鹿角。

不过驯鹿很灵活聪慧,一次一次地逃脱出去。

即使远离人烟, 现代文明也逐渐融入驯鹿人的生活。他们开始使用手机,并用雪地摩托代替了过去的狗拉雪橇。
但驯鹿人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生吃鹿肉,以及喝鹿血。在他们看来,零下40度的极寒下,喝鹿血是补充热量的最佳方式。杀掉的驯鹿,也会被作为食物并制作服装。

尝试一下喝鹿血!

驯鹿人住在一个山坡的顶部,满山被积雪覆盖,他们在积雪中挖了一个大坑,在里面支起帐篷。帐篷四周除了入口处都用雪覆盖上,出口外挖出一条沟槽,进出帐篷都要爬着。这是长久零下40度的环境下,为了保暖而形成的搭建帐篷的传统。

驯鹿人的帐篷

进了房屋,瞬间感觉暖多了。帐篷内会支一个火炉,用于取暖和烧水做饭。长老杰里亚克半躺在鹿皮垫子上,用夹杂着方言的俄语,给我们介绍这个延续了上百年的驯鹿家族的故事。
驯鹿人的家庭,男人负责放牧和宰杀驯鹿,女人则负责操持日常生活。他们用雪来取水,烧水煮红茶。红茶里会加很多的糖,用于补充在低温下的热量。

传统的驯鹿人家庭

风雪将至,突如其来的告别

我们原本计划在驯鹿人部落过夜,但突然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强风暴就要来了,如果不赶快离开,10天之内都必须在雪地里待着了。我们只能向驯鹿人告别,联系直升机来接我们。
没想到短短的30米距离,几乎成了我们这次寻找驯鹿猎人最快乐也最困难的时刻。这是我第一次承认体重带来的麻烦,简直是一部一个坑,一脚下去,雪都到腰上了。

坑,并快乐着~

不过也是这短短30米,让我们更理解了这群驯鹿人。
我们只是在这里待了一天,大雪让我们寸步难行,他们却在这里生活了上百年。

即使现在有了面包、有了雪地摩托,这群驯鹿人还在过着他们传统的生活,他们仍因驯鹿而感到满足。

Tips:关于勘察加的吃穿住行

交通
堪察加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依靠公路或铁路都无法抵达。如果想去堪察加半岛旅行,搭乘民航飞机是最经济可行的。目前中国前往堪察加没有直达航班,可从海参崴或哈巴罗夫斯克转机,北京、上海、香港都有飞机前往。
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也能找到直升机租赁公司,前往较原始的驯鹿人部落。整个堪察加半岛,除几个主要城市外,其余地方的交通都需要直升机。这里基本上都是退役了近30年的米-8直升机。

美食
战斗民族吃什么?海鲜!在堪察加半岛,一只帝王蟹300块人民币,鱼子酱也才300多,相比国内动辄数千上万的价格,这里真是海鲜比蔬菜便宜呢。另外,俄罗斯的小卖部里面,几乎都是一面墙卖酒,最多的是伏特加。战斗民族果然盛产酒神!

俄罗斯美味特产:鱼子酱

超市中一整面卖酒的墙

虽然在远东地区,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生活还是很方便的。超市里商品齐全,还能见到好多中国人在卖东西,看样子他们是在那边生活了很长时间。在这里也可以买到包括辣条在内的很多中国产品。
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还能找到一家中国饭店。起的名字倒是挺像回事,叫长城饭店。服务员还是中国人。菜单也很中国:猪肉炖粉条、红油猪耳、大拌菜、黄瓜拌牛肉……里面还可以跳迪斯科,80年代歌舞厅的感觉~

住宿
在埃索,可以很容易找到我们住的这种家庭旅店。设备健全,也很干净,当然最奇妙的体验就是深夜泡温泉。双人间的价格在人民币400元左右。

保暖
冬季抵达堪察加,一定注意保暖,一般温度都在零下30度以下。如果是观赏驯鹿,或体验雪地摩托驾驶,可自行携带或在当地购买长至膝盖的长靴。别问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勘察加还有什么?

火山
堪察加有近300座火山,29座是活火山,其中有19座活火山被收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大洋浮冰
阿瓦恰湾,是世界第二大海湾,长24公里,甚至有能力容放全世界全部舰队。开出阿瓦恰湾,就能进入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交界地带。我们到这里时,正好是黄昏,大海把浮冰推上海岸,一瞬间我们感觉来到了世界尽头。

野生动物
堪察加被称为棕熊之家,这里生活着欧亚大陆最大的棕熊种群,数量超过1万只。如果在每年夏季7月到9月来到这里的库页湖,你能见到大批的棕熊,以及壮观的鲑鱼洄游景象。

堪察加熊纪念碑,雕塑基座上一面写着:Здесь начинается Россия(俄罗斯从这里开始);一面写着:Елизово(叶利佐沃)。

勘察加的交通

目前中国前往堪察加没有直达航班,一般都是由北京、上海或香港转机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然后抵达勘察加半岛最大的城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市区离机场大概20多公里,机场有巴士直达。
堪察加的公路交通极不发达,内陆地区几乎都是无人区,一些特色的体验大多都集中在南部的沿海地区。由于勘察加地区寒冷的气候以及经常出没的棕熊,所以奇妙的勘察加不欢迎头脑简单的莽撞汉。如果你想深入堪察加,那么你必须找一个专业的向导带领你攀山过海,去感受勘察加的野性。

目前中国前往堪察加没有直达航班,一般都是由北京、上海或香港转机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然后抵达勘察加半岛最大的城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市区离机场大概20多公里,机场有巴士直达。勘察加的交通

Tips:
我们把一路飞行的故事,制作成《我们的侣行》。
每周六、周日晚9:25,会在腾讯视频、腾讯新闻播出。
每周六晚9:25,你也能在深圳卫视看到它。
如果你喜欢用另一个视角去俯瞰世界,欢迎观看。

阅读原文

俄罗斯

来自俄罗斯自驾圈

1.1万圈友正在讨论俄罗斯自驾
展开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