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首页
2019三月德国奥地利小镇自驾十日游

为期十天的行程差不多要结束了,一路上不断在调整,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写游记,只能靠着照片不断去回忆。今天到了法兰克福,本次行程最后一站,有点精神开始记下本次自由行的全过程。

还是老习惯,先上图,一些不一样的照片。

未完待续

法兰克福的天气如同婴儿的脾气,早上八九点淅淅沥沥,中午烈日当空,如今下午又开始乌云密布,幸好这里的天气极度干燥,所以打湿的风衣很快就能干透。温度虽然不算太低,估计7、8度,但是由于风太大,加上小雨,因此还是很有冰冷的感觉。

今天主要是在这个购物大街逛逛,没有太多的目的,也正如我的意料,如果不是买奢侈品,基本上这里的价格与国内雷同,甚至有时某东额价格还会更便宜,可能我不够时尚吧,尝试用某宝对准某些商品,基本上都能够找到相同的商品,当然,价格某宝会稍贵10%左右。也看到一群群国人拿着清单在超市扫货,也不知道躲在一旁写游记的我是否有点太浪费不去买买买。

继续写。

德国人

德国人是否友善?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为了一个问题,去过德国几次,一直都不觉得这是个问题,这次去,更加加深了印象,接触的德国人,朴实、善良、热情,特别乐于助人,几个例子:一次长途没厕所,想着在小镇的REWE超市有厕所,结果找不到,咨询到收款员的时候,谁知道收款员直接离岗带着我们去员工厕所!还有多次问题,德国人操着不咸不淡的英文,拖着我们走到可以看到地点的地方,更不用说热情招呼、主动询问、主动帮助。特别在小镇,德国人更加热情。

行程计划

已经习惯了在淡季的时候出去走走,没有太多的人,安安静静滴享受旅行的过程。因此还是决定3月初出来走走。

一直想去哈尔施塔特,上次去捷克由于担心没有开过雨雪公路,加上捷克不承认中国驾照,因此没有去成。因此这一次,自驾到哈尔施塔特成为主要的选项。可是在选择航班的时候,却有了变化:如果要去奥地利的湖区,其实慕尼黑是第一选择,但是相比起法兰克福,慕尼黑或者机票价格太高(香港飞),或者要去北京等地方中转,而南方航空有一条在长沙停留两小时的航线,无论是转机难度和价格都比较适宜,而且如果拒签南方航空有全部退款的政策,因此在第一次做行程办签证时还是选择在法兰克福赴京转一圈。等到签证出来,开始认真研究这十天的行程,发现原来的计划基本上都是德国相同类型的小镇,估计很快就会审美疲劳,而且还是有点舍不得哈尔施塔特,于是重新做了功课,决定还是法兰克福——海德堡——菲森——舍瑙——哈尔施塔特——雷根斯堡——罗腾堡——班贝格——维尔茨堡——法兰克福。结果,直到今天,这个行程还是有点太庞大了,我们也只是完成了其中一部分,特别是要结束的时候,纠结于雷根斯堡官邸没有中文讲解器以及从罗腾堡拐去班贝格再回法兰克福费时太长而放弃了这两个点, 改在回法兰克福的路上去了米尔滕贝格,反倒还有惊喜。

季节

对于很多旅游专业户来说,3月初对于德国的确不是太好的季节,阴雨绵绵,也有很多商店和景点因为不是旺季而没有开放,但是这次行程对于我们来说,人少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不想什么都挤、什么都急。而且,这次出来老天爷很给面子,只是在我们赶路的时候下雨,大部分都是露着灿烂的笑脸。

3月初的德国,南方山区大雪尚未消融,特别是在菲森、舍瑙、哈尔施塔特,厚厚的白雪在屋顶上、路边甚至有很多漫山遍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与富有质感的枝丫、开阔的视野和欧洲特有的尖顶,组成了富有层次的画面,非常壮观。

这时候,只要不是雪特别大和特别厚,主要的景点基本上都会开放,基本上都是本地游客,连哈尔施塔特和罗腾堡这种最受国人欢迎的地方,也是人烟稀少,甚至韩国人和日本人也比国人多。就连刚刚在百货大楼下面退税也不用排队,两位负责退税操着北京口音的工作人员看到我们远远就打招呼,估计也是太闷了。

这时德国的气温基本上在0度以上,中午有太阳甚至可以达到十七八度,所以正确的

穿衣方式

一件长袖打底、一件较厚毛衣或者较厚的带帽卫衣,外加一件厚羽绒,下穿厚装牛仔裤外加一条某衣库的薄秋裤即可。最好能够再带多一件薄羽绒(可以抓成一小团),中午较热脱下厚羽绒可以换穿薄羽绒。如果喜欢拍照的,最好备一双薄布手套,早上和晚上风吹得厉害的时候手露在外面摁快门还是比较难受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些小镇的地面都是碎石片组成,所以建议穿硬底鞋或者厚底鞋,否则脚底经常会被小碎石顶的难受。有一些景点的部分地方还有不少的雪来不及扫,例如哈尔施塔特的湖边就有一大片的地方没有扫雪,所以建议还是带上雪地靴,这样自由度会比较大。

自驾攻略

三月的德国没有雨雪经验的南方司机是否能开长途?

虽然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自驾经验,但是在欧洲是第一次,事前担心天气寒冷路面结冰,还想去了解什么防滑链、雪地胎等,谁知道啥也不用,哪怕旁边是厚达1米的雪,所有能够开车的路面都是干干爽爽,跟普通路面没有区别。

德国南部比中部雪更多更厚路更窄,特别是山区,常常是一望无际的白色。因此,法兰克福附近开车难度不大,考的不是技术,而是规矩和耐心,只有在南部山区,老司机才能发挥经验的作用(也不用太担心,平时经常开车的朋友对付这些公路其实难度不大)。

德国高速公路是否限速?

德国对高速公路的定义,我也不太懂,由于没有收费站,因此,我是分不清什么是高速公路、什么是国道省道,只知道有六车道、四车道和两车道。

开车上路比较顺利,德国大型的高速公路大部分不限速,我在内线开到150公里都觉得不好意思,左侧的超车车辆时不时呼啸而过,估计超过180公里以上。但是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也有限速的路段,要注意留心路旁的标志,等看到取消限速的标志(德国的取消限速标志与国内一样,奥地利基本一样,不过是几条虚线变成一条粗粗的黑杠)才猛踩油门吧。

小镇之间一般都是两车道的公路,进入小城镇会从80公里、70公里、50公里不断显示让你减速,一般城镇中心是50公里,也有一些是30公里,一定要注意。

关于让车,我也没有太研究就上路了,除了看标志以外,一般来说与国内也很像,就是要让主路的车,如果是在环岛则需要让在岛内的车。如果大家都是左转,则要让右侧左转的来车。记住这几点,大家就慢慢摸索吧,至于倒三角、停等标志牌的意思,很多攻略都有,对于我来说就是尽量让,不着急,而且德国人也很友好,都会主动礼让。

自驾选大路还是选小路?

如果用googlemap导航,一般都会有几条线路给你选择,如果不赶时间,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小路欣赏风景。这一次我就尝试在菲森——舍瑙、哈尔施塔特——雷根斯堡以及罗腾堡——法兰克福的时候可以挑一些小公路,结果既有惊喜,也有惊吓。

例如在菲森去舍瑙的路上,有3条线,一条是google推荐一条靠北沿着德国边境的路线,南边一条路过因斯布鲁克的南线,以及中间一条经过上阿默高的中线,由于南线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我折中选择了中线,在google地图上看到此线沿着山脚蜿蜒前进,一定是风景宜人。

一开始,雪山脚下的确风景宜人,太阳也很给面子,特别是到了普林湖,结冰的湖面与白茫茫的山融在一起,在旁边有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午饭,边吃边欣赏雪景,自我感觉选择非常正确。谁知道吃完饭想继续前行至上阿默高的时候,前面封路了,哇,这一下全蒙了。最后只能老老实实按google推荐返回菲森走北线*#@$@#%$。

这还没有完,google推荐的北线有部分的路也是有些问题,有一些非常偏僻,其中最惊悚的一条道开了十几分钟前后无车无人,两边是茂密的森林,偶尔会有一两间民居,居民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看得我们心底发毛,不由得联想起公路追逐的惊悚电影,越想越怕。

不过总体来说,小路还是能够带来太多的美景,或者一望无际的绿,或者乌云盖顶的黑,或则积雪皑皑的白,或者时聚时散屋顶的红,或者人烟稀少的城镇,以及时不时出现的尖尖的教堂,去到一些比较大的镇,还可以下车吃个午饭、逛个超市、拍张照片,还是挺惬意的。

在回法兰克福的路上,路遇一个小镇的狂欢节,可惜附近所有停车场均需要组委会发放的停车证,所以附近找不到停车,只能惋惜离去。

跨境购票

一直以为在欧洲可以随心所欲地穿越国家,实际上自驾则需要购买过境的费用。由于中途需要出境奥地利,所以要在边境的加油站购买9欧的十天票(如今已经没有一两天的票,都是十天的)并要贴在车头右上角玻璃,我只是简单地放在了车头,结果还车的时候验车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好运,如果给奥地利警察发现要罚400欧,一身冷汗。

介绍一些自驾神器

一是某米的行车记录仪,这个记录仪不但分辨率高,最重要是可以语音控制拍摄,于是在路上看到突然出现的美景可以说“我要拍照”进行照相或者说“我要录像”进行15秒的快速录像,不用再手忙脚乱地照相机和影响开车。

二是当地的收音机频道,我在路上听得最多的是FM94.5,这个频道有点像国内的音乐台,以放歌为主,有DJ再用德语主播也挺好听,而且一般都是些老哥或者已经流行一点时间的歌曲,非常适合老司机观看,不过这个台好像在德国南部更加清晰一些,法兰克福附近我一般听FM88.5。

三是最好提前在国内带一些厚一些的一次性桌布。3月的德国天气变化无常,鞋上带着泥水坐进车里还是比较容易弄脏车的地毯,这是一次性的桌布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租车问题

我在租租车Thrifty租了一款沃尔沃v40紧凑型,看到网友说这两个是一家。

下了飞机后,走出关口很容易找到一大片黄色,这就是Hertz的标志色,凭着租租车办理的翻译件很顺利就拿到了车,要注意租车行还是喜欢刻意推销一些额外的保险,这时候不要不好意思,如果跟租租车的账单对不上,就立刻打电话给租租车,并拍照租车行的账单给租租车邮箱,租租车客服会及时提供帮助。

这一次租车是最麻烦的,事先我们已经在租租车购买了全险,但是租车行工作人员啰啰嗦嗦,给出的价格总是与租租车的账单对不上,于是我用google翻译打出“我不需要任何保险”的字样,他才最终取消掉玻璃轮胎险,但是还是提前收了全部的预付违章、事故的钱说是车辆归还一定时间无其他事后再返还,具体我也不大清楚,1800元的租车费扣了我七八千元做抵押,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返还。回国之后我主动联系了租租车客服,将验车后的账单发给他们跟进,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租车的时候,工作人员说没有沃尔沃了,有OPEL和标致两款SUV可供挑选,并建议我们每天加7欧改租柴油福克斯SUV说是柴油省钱,我考虑到我们只是租8天估计也就1000多公里,所以想想还是算了。

这台OPEL的SUV大小类似日产逍客,两件28寸的大箱子要拆掉上方的吊板。

还车一定要注意路面提示板Car rental的指示,googlemap定位应该是机场的商务停车场(因为我看到豆大的business)

一进停车场就是Hertz的验车点,排好队熄火。

有人过来验车,之后说句everything is ok,给我一张单,就算车验过没事了。

此外,换车的地方是在第一航站楼,南方航空是在第二航站楼D,所以要走很长一段路和搭乘几分钟轨道下楼才到。

退税问题

每次出来玩,对于我来说退税都很烦,关于法兰克福的退税也有很多帖子介绍了,我是在GALERIA大楼一次过购买,并直接在楼下负一办理退税并直接在支付宝收到退税款。在其他地方则需要询问店员和25欧一张单以上可在结账时要求办理退税单。注意现在很流行在DM买一些日用品,一定要在DM直接办理退税退钱,机场是不办理的。

在机场过了海关之后,右侧即可见到办理退税的地方,记住先在右侧排队给海关盖章,大部分看一眼箱子就盖了,不知道为何唯独指令我要翻开看,是否因为小米的铝合金箱子太像ROWA?

海关盖完章,旁边就退钱,支付宝最方便,立即到款!

支付

在德国和奥利地,最方便的还是用现金,信用卡基本上不需要输入密码,说大家还是小心使用信用卡。有些地方可以使用支付宝(出去喊ZHIFUBAO对方不会听,叫ALI PAY),法兰克福机场就有硕大的支付宝广告。如果在可以使用支付宝的地方付款超过800元支付宝会抵扣40元人民币。

第一天 广州——长沙——法兰克福——海德堡——菲森

南方航空,跟其他中国普通航空公司没啥区别。由于要在中途停留长沙,因此在广州不算出境,在广州海关柜台之前拐左下到301区。到了长沙需要将所有行李拿下来过海关才算是真正出境。

人不多,时间两小时,也没啥难度,跟着指示走就行,3月2日0点起飞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第一次

经过15个小时的飞行(包括在长沙停留2小时),德国时间凌晨五点多一些下了飞机,好冷,虽然下着雨,但是总是觉得很干燥。法兰克福机场的指示牌不那么清晰,注意跟着大部队走。过海关时一遇到询问,直接将行程表、回程机票复印件和路上的酒店订单一袋子给他,基本上能够解决到他问的各种问题。

出行李很慢,出来没有见检查行李。直接到Hertz取车,取车情况之前也讲过了,就是因为推销保险啰嗦了很长一段时间,按照指引去到U1停车场(回来的时候没见U字头的停车场,只有P字头,我晕)取车的时候有工作人员协助。车场我在某宝购买的手机卡没有信号,停车场内也没有机场WIFI,所以大家要取车时,建议先在机场大厅有wifi信号的地方用googlemap定好位再去取车,否则要开车出来手忙脚乱路不熟不敢乱操作,只能在1公里外发现的加油站才能停车下来重新定位。直到7:30才算正式开始我们的自驾之旅。

按照原来的计划今天的行程是海德堡、乌尔姆和菲森,但是一路上小雨不断,加上适应时间、欣赏路途、下车尿尿等等,googlemap建议的50分钟根本不可能到达。等到了海德堡已经是早上9:00。海德堡城堡附近的山腰上有收费停车场,也可以在附近的山边空地找到免费停车(googlemap可以直接定位海德堡城堡免费停车场)。

雨不大,但是很冷,风刺骨,我一件打底一件毛衣加一件厚羽绒,身上不冷,但是头、脸、耳朵、手都是刺痛。

海德堡城堡的介绍很多攻略都有,而且在服务台5欧租台中文讲解器,慢慢可以待上很长时间。

海德堡

【某游简介:歌德在这里留下了一句“我把心遗落在了海德堡”,使这座城市备受后人喜爱。海德堡如今是德国境内,仅次于科隆大教堂和新天鹅堡的第三大景点,而它的迷人之处,在于整座老城就是一张大画卷。背景的青山,内卡河的绿水,刻满历史沧桑的古堡残垣,和尖顶错落、石径幽深的老城,所谓童话不过如是。尤为特别之处,就是那已然残毁的古堡,它不完整、不精致、于断壁中埋下岁月的故事,却也已被时光抚慰,以缺憾之美打动人心,仍不失王者之风,亦成了海德堡的标志之一。

而风景以外,海德堡还拥有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共有28000名学生,是德国的大型学术研究机构之一,学科范围覆盖埃及研究和计算机语言等多个专业,拥有全德国在医学、法律及自然科学领域最优秀的师资。它既是德国浪漫主义文艺的发源地,又培育了许多摘取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作为一座大学城,海德堡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海德堡的景点集中在老城,蜿蜒的内卡河串起了两岸的主要景点,与内卡河平行的主街是欧洲最长的步行街,沿路有各种景点、餐饮和购物场所,是老城的中心。海德堡的景点可以在一天之内步行逛完,但这个城市更适宜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海德堡在一年中还有不少节日和庆祝活动,赶上的话,会更热闹。

毫无疑问,海德堡是德国旅游中的一颗明珠。总的来讲,海德堡历史悠久,学术氛围浓厚,在许多方面都堪比牛津剑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这里,尽管城市面积不大,但绝对是一座有着多元文化和国际氛围的旅游胜地。

面积: 108.83平方公里 人口: 14.8 万人 当地语言: 德语】

古堡

走入酒窖,过了一个cafe,就可以看见巨大的酒桶

酒桶上方别有洞天,见识了歪果仁的“到此一游”

出了酒窖,走到外边平台

走出来就是一个大草坪

大概1个多小时,听完看完拍完,准备离开到河边。

开车下山,在河边很容易找到停车位(注意,现在不是旺季),走上老桥

太阳居然出来了!

海德堡老桥

海德堡老街

吃一顿午饭

哲学家小径

吃足喝饱,已经是13:00了,路上还有3.5个小时才能到菲森,而且大城市容易走错道,时间很不可控,为了第二天的新天鹅堡,还是决定放弃乌尔姆的大教堂。事实证明我们是明智的,当我赶到菲森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快6点了。越靠近菲森,越被越来越近的雪山震撼,谁知道,这与之后两天相比,这点小雪山算个啥?

晚上6点多的菲森真的非常美

菲森

某游简介:福森(Füssen)位于德国巴伐利亚浪漫之路的最后一站。除了童话般的新天鹅堡以外,福森也是一个可以追溯历史至中世纪的古镇,周围还有许多值得去的地方。

菲森是一个令人非常意外的地方,相比起著名的新天鹅堡,小镇自身厚重的文化气息却被人忽略,我们反其道而行,简单地蹭蹭新天鹅堡,反倒将更多地时间给了这座小城。

时差没倒完,精力不够,9点多就睁不开眼睛了,只能提早睡觉。

待续……

补充一下,刚下飞机在跟租车公司角力的时候,有幸目睹了一对新人的求婚过程,整个过程应该是有准备的,一队歌手在大厅唱歌,突然观众中就有人跪下,送上戒指,送上花,很突然,当然女孩子也很激动!

法兰克福

也补补第一天在海德堡的午餐,教堂旁边老街第一家。不会点,点了一份早餐做午餐,还有一份汉堡,分量可真是足:

海德堡

海德堡

好吧,继续

第二天 菲森——普兰湖——国王湖

今天是注定幸运和惊心动魄的一天!

原计划今天逛完新天鹅堡后,放弃德国境内的北线,入境奥地利在雪山下走一段小路,经普林湖在上阿默高看看壁画小镇,然后再去国王湖。

昨天在飞机上睡了4个小时,然后开了一天的车,晚上9点多一上床,10秒即眠!但是凌晨4点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接着连续几天都是凌晨4点多起床,时差倒的太慢。

说回早上起来,打开窗帘,蓝天白云清高清爽,按照天气预报原本一周都是下雨天,这突如其来的晴朗真是让人惊喜。

早上七点,太阳还没有完全出来,菲森的商业街上基本没人,我独自拿着相机,冒着冻得肌疼的0度,慢慢欣赏这特色小镇。

早上7点的菲森小镇

继续往河边走

经过博物馆,当天不开放

看到昨天傍晚遥望到的雪山

天逐渐亮了起来,赶回去吃早餐

回到酒店,安安静静吃个早餐,这个酒店不大,有电梯,有私家停车场,10欧每晚。德国人看来非常重视早餐,早餐的分量足,质素高,特别是德国的面包,有韧劲,我喜欢!

吃完早餐,将行李放入车内,check out后驱车新天鹅堡。

九点的新、高天鹅堡

不能免俗,开车5分钟来到新天鹅堡,注意大家不要着急停车,特别是在淡季,可以直接将车开到高天鹅堡脚下的停车场,这是最近的停车场,全场统一6欧停车费。

一路上,两旁的雪景,无论是高山还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都是白色白色白色!加上岩石、树枝的各种灰度,真是令人痴迷。公路两旁堆满厚厚的白雪,一眼望去基本上都有六七十厘米厚。

(一到山脚到处都是停车场,不要着急停,淡季的时候里面大把位置,可以直接停到高天鹅堡的山脚下)

(走进去的路上,都是些餐厅、酒店)

看攻略说,现场基本上是没有办法买到新天鹅堡的票,但是我看到的场景的是只有区区十来人的队伍,没办法,这是淡季淡季淡季!可是,玛丽安桥关闭关闭关闭了!正所谓有得必有失。英文不好,我们看到最快只有11:15那一场有中文讲解audio,时间不可控,一会儿还要赶三个半小时的路到国王湖,看来只能放弃到高天鹅堡走一遭算了。

去新天鹅堡和玛丽安桥都可以乘坐马车或者自己走上去,之字形的山路不难走。

(本来想去玛丽安桥的,这是半山腰上的风景,就在这里有个门亭,值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玛丽安桥关闭了)

好吧,只能去高天鹅堡看看了。

不断回头看看新天鹅堡

在高天鹅堡脚下,可以望到昔日一望无际的绿地,现在已经变为茫茫雪原

还有远方的雪山

和已经结冰的天鹅湖

高天鹅堡还没到开放时间

只能悻悻而去,下山的时候还是它

还有它

依旧是结了冰看是融化的天鹅湖

在回去菲森的路上,凭着直觉和方向感,到山下的那座小教堂再回头看看新天鹅堡

绿油油的产地,成为滑雪胜地,终于,看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小教堂,这里是回望新天鹅堡最佳角度。

快11点了,要赶回去取行李了,又回到了菲森小镇,将行李放好,慢慢地逛了一圈,才发现,这美丽的小镇,其实与国人知名的捷克CK小镇不相上下:

早上11点的菲森小镇

酒店对面这家雪糕店,有多本地人买来吃,咱也尝尝,真是好吃呀!

在离开酒店时,向酒店服务员问清楚如果购买过境费,工作人员写了张地址,要我们在小镇外边境的加油站买就可以了。

(9欧十天,记得一定贴在前面玻璃右上角,否则400欧伺候)

就是这个加油站,在这里,买的电话卡突然失效,只能利用加油站里面的wifi定好位置后在上路。但是无论怎么定位,都是要我们走回德国的北线,这也注定了不听话的我们路途不平静。

菲森——国王湖的冒险之旅

一开始,绕着雪山走得不亦乐乎,经过普兰湖的时候,真是不得不停下来

继续往前开,看到一家酒店坐落在冰湖边上,停下来吃个午餐

吃饱了,继续开路,没走出300米,前面封路封路!脑袋一下子就炸了,咋办,问问googlemap,推荐走因斯布鲁克的南线,看着弯弯曲曲的南线,想想如果又给封了,今天晚上就要睡街边了。于是决定回菲森走北线。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终于,在晚上7点天都黑齐的时候,到达了预定的酒店,一家小小但是很温馨的小酒店。

晚上太累,又是一轮早睡。

回到国内立即上班,整理图片都来不及,只能待续了…..

第三天 国王湖——拉姆绍——哈尔施塔特

晚上小镇黑麻麻的,人丁稀少,出来找饭吃还怪吓人的,还不容易找到一家,也是满座,工作人员忙的够呛,只能将就着打包回去吃,正宗的德国菜:土豆炖牛排外加一盘烤蔬菜,闻得香,味道尚可。

这是一家很简单,但是也很温馨的酒店,也是一路上唯一不用给停车费的两间酒店之一。

说起国王湖,是无意中在一些驴友群里听大家说起的,也看到红顶教堂、上湖等美景,所以这次在去哈尔施塔特的路上就顺便经过了。说实在,比起新西兰的米尔福德湾,国王湖的景色比不上,也可能是季节不同,也可能我没有去过上湖。经过几天的感觉,觉得德国湖泊在于倒影的水天一色,而新西兰的湖泊则在于气势磅礴、姿态万千,要看湖,新西兰南岛是少不得的。

继续:早上依旧4点多就醒了,整理整理照片,7点天亮,打开窗户就被满眼的雪景迷住了。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酒店的餐点不大,但是布置得很有心思,餐点质量很高,品种不多,贵在好味道。房价里面已经包含了早餐。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吃饱了早餐,老天爷很给面子,太阳出来了,导航订好位,起拔国王湖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这家小酒店值得推荐,晚上黑灯瞎火的一定要相信googlemaps,定位很准)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

某游见介:国王湖(Konigssee)是德国最深的湖泊,位于德国和奥地利边境的小城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南方5公里,是一个狭长的优美湖泊。位于高1885公尺的Kehlstein山项。1937年时,建了这座招待所作为希特勒生日贺礼,之後鹰堡便成为战时希特勒用来招待盟友玩乐及与盖世太保们开会的地方,现今鹰堡已成为山顶餐厅及展望台。国王湖在巴伐利亚州南部群山环绕之中,是一个因冰河侵蚀而成的湖泊,极像北欧的峡湾风貌,湖水清澈。这湖水平如镜,碧胜美玉,四面环山,山势险峻,感觉像是哪位巨人在这山间横劈一斧,乘船行于其间,犹如仙境一般,被誉为德国最美的湖泊。 据说国王湖的名字就是来源于这四围的高山,一个像国王,一个像王后,中间的小山峦则是他们的孩子,远处还有一座躺下的巫婆峰

酒店的告诉第一班船的时间是9:45,由于看不清指示或者指示不清,还容易才找到码头,这里一定要注意

由于客满,第一班船提早了10分钟出发,只能慢慢滴等待下一班船。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就是这艘能够打开窗户的小木船)

国王湖畔的舍瑙

由于是3月份,船只能到红顶教堂(圣巴尔多禄茂教堂…Google地图译名),不能直接去上湖,可惜了,看来人少的代价就是很多地方都去不着。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上岸,其实是步道的中间部分,听说因为大雪也封,只能在岛上走走逛逛。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岸上吃饭时间,但是也没有多少客人,可以安安静静地享受一下午间时间。

拉姆绍

中午一点多,行程20多分钟,很快就到旁边一个很小的小镇拉姆绍,也是国王湖魔法森林的出口位置,看看那个网红教堂。

国王湖畔的舍瑙

小镇居民很少,基本上看到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很悠闲,游客的车就随随便便地停在路边,不用收费。一条小溪清澈见底,略显发白的颜色,估计都是山上的融雪所致。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退休生活的典型标志

国王湖畔的舍瑙

这就是拉姆绍小教堂的标准照。教堂的前面全是坟地(后来观察多了才发现,这里很多小镇的教堂都是坟地的集中地),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离国王湖近,也是魔法森林的出口,这里并不值得专门过来,这些教堂在各小镇基本上都有,这里如果不是雪山背景和前面的小溪,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因此拍完标准照后就直接驱车80公里外的哈尔施塔特了。

说到这里,本来还要经过一个网友们说过的美丽小镇戈绍,可是由于天下大雨(德国南部的天气就是一天三变),加上googlemap专指小路,即走得胆战心惊(路上连一辆车都没有),又弯弯曲曲,虽说满眼景色,但是也开始审美疲劳,赶紧赶路。

国王湖畔的舍瑙

半路经过一个大镇,加油和进超市补货,在油站上个厕所都要密码,唉。

国王湖畔的舍瑙

国王湖畔的舍瑙

风雨中,经过戈绍,也只能随手拍两张,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一路上的小路慢慢都是这些景色,也习惯了。

终于,在5点,风雨交加下来到了哈尔施塔特,这是我一直想要到的地方,也是那张网红图一直吸引着我,但是,在风雨中,看着泥泞的路,真是有些后悔来这里。

入小镇前,要在镇口排队入隧道,直接开到小镇的那一头的停车场,外面的车是不允许进入小镇的。

预定的公寓比较难找,只能先将车停在P3停车场,然后步行出去找,前后也就花了不到2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车出来的时候收费11欧,额滴神也,不愧是最高消费的小镇。

这个时候来,可能真的是不适宜,晚上找不到开门的餐厅,唯一的几家还客满为患,最要命的是居然连唯一一家超市傍晚6点就关门了!!雨一直下,也没有精力继续找餐厅了,只能回公寓消灭下午在超市买的明天的早餐作为晚饭了。这时候,对哈尔施塔特的失望到了极点!

待续……

使用MAC这么久,才发现MAC自带的照片编辑器这么厉害,相比之下大名鼎鼎的Fotor太差鸟!

Fotor

MAC自带编辑器

第四天 哈尔施塔特——圣吉尔根——雷根斯堡

哈尔施塔特

某游简介:哈尔施塔特(Hallstatt)是一个大山中的湖边小镇,有证据表明早在45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这个村落位于俊峰俏岭的山腰处,唯一在平静的湖水旁,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自然风光的衬托下,值得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哈尔施塔特的晚上,是最狼狈的晚上,公寓的主人没有在,淅沥沥的小雨寒冷逼人,幸好本人还是有住公寓的经验,一般主人不在会不锁门,所以确认是预定的公寓之后,直接开门进去放好行李,起码有暖气暖暖身子。果不其然,过了好一会主人才过来。

晚上确实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只能早对面加油站买了一些薯片、袋装面包,勉勉强强过了一晚。

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晚,在起来的时候,居然停了!

8点,我们一走出房门到湖边,知道哈尔施塔特无愧是哈尔施塔特

还有对面的梦境一般的上特劳恩

拉近一些

路过这家晚上6点就关门的大超市,建议大家淡季来,一定要在上一站的大超市买好物质,或者早些到,否则寥寥几家的餐饮店,吃饭时排队都没资格排。

开始进入小镇中心,只有居民的车才能入内

这旁边有家甜品面包店,解决早餐不错

小镇湖边小道

经典位置

雨后的哈尔施塔特,云雾像玉带一样缠绕半山,半山的缆车已经尽在云雾之中,估计上山之后也是迷糊糊一片,而且10点来钟,天又开始下雨,于是我们只能改变计划,直奔圣吉尔根。

说到圣吉尔根,在乎的对面还有一个圣沃尔夫冈,也是可以乘坐火车上山,也是因为是冬季所以停开,真是好郁闷,这就是非旅游旺季人少的副作用,所以就直奔圣吉尔根了。

这里我还真认真数数

冬季因为大雪而不能去的几个地方:

菲森的玛丽安桥、欧洲最壮观的高山公路——大格洛克纳阿尔卑斯高山公路、国王湖上湖和魔法森林、圣沃尔夫冈的小火车,如果不是因为夏天假期我另有他用,还是觉得四月以后来能够欣赏更多的美景。

圣吉尔根

行程的确有些紧,今天要赶三个半小时的路,因此,在圣吉尔根也就是吃个饭逛逛感受一下当地悠闲的生活,回来才知道这有个缆车是冬季也开放的,觉得可惜,但是看到网友的图片,回想新西兰类似的美景,也就释然了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这是网友的

这是新西兰的

走的依旧是小路,一路风景也开始麻木了。下午4点终于来到雷根斯堡,一个古老的老宅子。

装修风格、家具以及装饰都是18世纪feel,公寓没有接待,楼下的餐厅就直接办理入住,还有丰盛的早餐,说实话,除了地板有吱吱声以外,真是一个完美的入住体验。

下午5、6点的德国南部,总是下雨

待续……

第五天 雷根斯堡——罗腾堡

雷根斯堡

某游简介:

雷根斯堡是巴伐利亚州上普法尔茨行政区(Oberpfalz)的首府。它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遗迹。在公元179年,由罗马人建城,至今在雷根斯堡老城仍能见到古罗马遗迹。中世纪时是雷根斯堡的辉煌年代,横跨多瑙河的石桥落成,使它成为了地区运输的枢纽,经济发达,也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后来,经历了政治动荡和战争浩劫之后,雷根斯堡的地位有所下降。现在是巴伐利亚州内的第五大城市。

雷根斯堡的老城在多瑙河的南岸,这是德国最大的,也是保存较好的中世纪老城,于2006年被收录为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多瑙河边的石桥,教堂和塔楼,是这座城市的风韵。而老城中蜿蜒的小巷,也藏了许多的惊喜。如今的雷根斯堡,在经济上已经恢复了活力,周围有不少大公司的分部。雷根斯堡也有大学,历史虽不悠久(建于1965年),但也因2005年至2013年在位的教皇本笃十六世,曾经是这里的神学系主任,而声名远播。两万多名大学生,更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不少活力。雷根斯堡的老城景点也比较集中,可以步行参观。附近的多瑙河畔,还有一座德国名人神庙Walhalla,可供出游参观。

相比起过去几个小镇,雷根斯堡明显是一个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我们预定的酒店在老城中心,主教座堂、海德广场、老市政厅、古罗马城门和旧城墙和石桥都是散步距离。由于不是旺季,上午十点了,很多商店都没有开门,但开了门的老板们都很热情,有家老板娘还热情地告诉我们河边有一家很出名的香肠店,反倒是一些亚洲面孔不是那么友好。

海德广场,中间的雕塑被包了来了

整个老城都是些小道

主教座堂,旁边商店的老板娘告诉我们在里面看窗玻璃很壮观、很漂亮。

罗马城门的古城墙

前面就是石桥,应该是维修过,崭新的石桥,对面有很多博物馆

某个餐馆外面的窗花

没办法,硬挤出来的5天假期加上前后四个周六日,还偷了第一个周五的晚上坐飞机,勉强凑够10天,也只能蜻蜓点水,在每个地方的中心区走马观花,行程是自由的,但是时间实在是仓促。

早上11点,启程罗腾堡。

待续……

已经习惯了德国各种公路,也懂得在一些比较大的小镇解决午餐,很奇怪的是,一路上不断有孩子装扮成不知道是小老鼠还是小猫咪的,脸上画着胡须,中午到了一个镇上,还封路举行巡游,本来我们想停车跟着玩玩,可是附近停车场都被征用了,要申请组委会的停车证才能停。唉,看着兴高采烈的人们,真是可惜不是一点点呀。

好吧,一路顺利,来到罗滕堡,直接就开到了城中的碎石路上了。

罗滕堡

某游简介:

罗滕堡的全称,是Rothenburg ob der Tauber,即陶伯河上的罗滕堡,用以区分德国境内其它称作罗滕堡的地方。当然,这个属于巴伐利亚州中弗兰肯行政区(Mittelfranken)的罗滕堡,无疑是名气最响的,它是“浪漫之路”和“城堡之路”的交汇点,也是巴伐利亚境内慕尼黑以北游客最多的城镇。

罗滕堡出名,在于它是德国中世纪小城中的精华,没有受到战争的摧毁,更在最近20年中得到尽力的修护。它保存良好的老城,完整地再现了中世纪的风貌。小城里石巷蜿蜒,房子古朴,更有城墙和 塔楼守卫,还有迷人的花园与陶伯河的流水,非常美丽有意境,时 光仿佛在此停滞,充满了童话的氛围。

罗滕堡是个比较纯粹的旅游城市,景点以外,城内主要就是以纪念品店、餐馆咖啡馆和旅馆民宿为主。老城不大,可以步行到达所有景点。如果你想欣赏一个安静的小城,最好能在城里住上一晚,这样,就能在大批游客没有出现的清晨和傍晚,仔细地打量这个古老而美好的小城。

这里要提醒一下,在googlemaps千万要注意,搜出来的罗滕堡在海德堡的南方,一开始我还没哟留意,设计路线就是海德堡到罗滕堡,后来在订房时偶然才发现我们要去的罗滕堡要搜“陶伯河上的罗滕堡”,大家千万要注意。

罗滕堡老城不大,典型的德国小镇,全景都是一样风格的房子,下午5点以后,小镇一下子安静下来,人都不多见,剩下我们这些住家的慢慢欣赏。

酒店的老板娘给了我们一份中文地图,按照介绍,我们慢慢滴逛完了整个小镇。

记得好像有七个塔楼出口。

古老的城门

泰迪熊专卖店,品种很多,价格也很不一般,巴掌那么大的基本上30-50欧,再精美和大一些的,基本上100欧以上。

走到镇中心,议员会议馆的大钟整点定时会有两个人出来喝酒。

向南走几百米,来到著名也不知道为何著名的步云莱,一个城门旁边的三岔路口。

黄色的小楼里还有一家中餐馆!

不同的塔楼,不一会就走遍了,当然是顺着高高的城墙。

罗腾堡老城墙

沿着狭长的城墙满满滴绕了老城一圈。

城墙上不一般的风景

顺便看看房间的装饰。

下了城墙,继续闲逛,这里买99%瑞士莲的黑巧克力只需要1.99*0.7=1.4欧,约合11元人民币左右,这巧克力据说对心脏好,在广州的超市买58元人民币!

哪里的孩子都一样

有句话说,罗腾堡每一条路都可以走到镇中心

不知不觉,已经6点,人突然消失了

安静的有些冷酷

当灯光亮起来时,又是别样味道。左边的就是罗腾堡市政厅

圣乔治屠龙雕像

给酒店11欧,就可以领到一个蓝色的停车证,可以停在酒店指定的地方。

工作太忙,更新有些慢,也只能慢慢来了……待续……

第六天 罗腾堡——米尔滕贝格——法兰克福

这一天真么安排,的确犹豫了很久,原来打算有两个打算:一个是顺路去维尔茨堡看皇宫,但了解到只有英文解说,我们这些靠着打手势才能进行基本沟通的人,基本上进去就是聋子。第二个是去班贝格,但是罗腾堡——班贝格——法兰克福,单单是顺利的路途google就提示要花4小时,加上路途休息吃饭和在班贝格游览的时间,估计实在是太紧张。

犹豫之中,在某度上搜到作者徐徐在《现代阅读》发表的一篇《米尔滕贝格:德国的木质小城》,而且恰恰在罗腾堡到法兰克福的沿途上。木框架+泥巴的“桁架建筑”,这也是德国中南部最常见和最有标注性的建筑。好吧,还是自由一些吧,这就是自驾的好处,机动性和随意性很强。

好吧,也说说这一天的早上,在罗腾堡镇中的咖啡厅吃过早餐,太阳已经高高悬挂,由于是早上,并没有见什么人,也没有什么店铺开门,游客似乎也没有这么早过来,于是,趁着今天时间充裕,再次逛逛已经熟悉的罗腾堡。

先啰嗦一下,这是我们酒店床上的木质顶棚。

早上7:30,安静的小镇路上基本没人,天气干爽清凉,慢慢在悠长的街道中漫步,欣赏着每一座房子主人的用心。哪怕是小小的装饰品,都是那么的刻意和精心,特别是橱窗,我觉得做橱窗设计的人必须要来德国、奥地利的这一类小镇寻找灵感。不多当然,很多的东西都是文化的沉淀,有时候不是所想学就能学的。

吃个早餐。

圣雅格教堂前的小镇模型

圣雅格布教堂(St.Jakobskirche)

十点,游人开始到来,我们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这座逐渐热闹的小镇,前往米尔滕贝格

路上随便相机一扫,就是美景,走走停停,中途在加油站的餐厅解决了中午,终于在中午1点来到了米尔滕贝格,一座传说中美丽的城镇。

米尔滕贝格

没有进到小镇,就发现一条宽阔的河流在这里拐了个大湾,河边停着几艘游船,但是没有看门

这时候,天下起了雨,我们只能开始雨中的游历。

这就是桁架建筑,是不是在德国满街都是?

看来不仅仅是广州有城中村握手楼,这种情景在城中村很常见嘛

20*C+M+B+18

我们一直弄不懂这个“20*C+M+B+18”怎么解释,肯定是门牌的一种形式,但是难以理解,大部分的房子都有。

基本上每个小镇中心都有类似的广场,这里可以有条小径登上不高的半山。

仿佛再次见到“步云莱”

这里就是登上小山的路径,没人,前面两位估计害怕就没走了,剩下我一个人硬着头皮继续上山。

山上是座教堂,精彩的则是山下

真是不枉我辛苦冒雨爬上来。

在一家咖啡厅歇歇脚后,继续向着法兰克福进发

法兰克福 第二次

某游简介:

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德国第五大城市,位于德国中西部的黑森州,美茵河右岸,临近美茵河与莱茵河的交汇点,与维斯巴登、达姆斯塔特和美因茨相邻。从公元794年开始,慢慢发展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她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故乡,是14至18世纪德意志皇帝选举及加冕之处;她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欧洲中央银行、欧洲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德意志中央银行的所在地,同时聚集了400多家国际银行;经过二战的重建,她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以数不胜数的Skyline而闻名,被誉为“莱茵河畔的曼哈顿”;同时她也是欧洲第二大航空港,欧洲最忙碌的会议场所。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向法兰克福,但是很多人的主要目的还是以商旅或者转机为主。因此法兰克福很适合进行为期一、两天的短途游览。一般称法兰克福的市区为50区,但是其中心部分主要围绕着Innenstadt(内城)、Altstadt(旧城)和Sachsenhausen(萨克森豪森)。一条美茵河,将法兰克福一分为二,内城、旧城在北,萨克森豪森在南;这南北之间被许多桥联结在了一起,其中就包括了最著名且仅供步行的Eiserner Steg(铁桥)。你可以选择从机场坐S-Bahn 到火车站后,一路步行游览法兰克福。

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法兰克福,酒店就在城中心,几步路就到了景点集中和购物集中的地方。

法兰克福博物馆非常值得一去,但是没有中文解说器,只有中文资料。

走到河边,也是一座老桥

由于时间实在是不充裕,第二天还有购物,可能德国小镇之行也差不多了。

晚上不用说,采尔附近几个大商场购物吧……

第七天 法兰克福

今天的任务就是坐游览车逛一圈,然后继续购物。

说实话,这次出来,老天爷算是给足了面子,虽说时不时下雨,但是都是一些鸡肋时间,整体来说还算晴朗。

今天上午一出门,下雨、大风,冻得人真想缩回去。

连经过欧盟的标志也简单一拍即走。

吃个早餐,雨越下越大

两个餐点两杯茶就10欧,国内大城市的星巴克也是这水平。

雨越下雨大,赶紧找到观光巴士站,在雨中游览了法兰克福一小圈

一个人25欧也就不到一小时。

回到采尔商业区,其实跟多商品的价格跟国内相近,有些还更贵,除了奢侈品,的确也没有什么可值得买的。

楼上的电器超市不分价格还是有优势,戴森的风筒买379欧。

好吧,中午上七楼吃饭的时候,居然阳光灿烂。

下面却有人在示威,估计也就十来人,警察的人都比示威的人多。

旁边的卖艺人依旧自娱自乐。

第九天 法兰克福——广州

这一天13:55的飞机,

我们9:30出门

加完油到机场10:00

找到还车点10:25

办理完换车手续10:45

走到第一航站楼下麦当来吃个午饭(说实话捷克、奥地利、德国麦当劳真好吃,跟国内绝对不一样,主要是面包有韧劲)11:20

走到第二航站楼南航柜台中途要搭乘转场轻轨11:55过完安检 12:30

办理完退税12:45

这时,离飞机起飞只有70分钟时间!

大家看着办吧

回程比较轻松,都是非睡觉时间,看看电影看看书打打瞌睡,很快就到了。

十天行程,实际上满打满算也就八天,自驾全程1500公里,也不轻松,每次都想着下次减少地方要深度,但是每次制定行程的时候都会被别人的游记诱惑不断加码,还是期盼下次吧。

全文完

德国

来自德国自驾圈

4.4万圈友正在讨论德国自驾
展开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