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首页
向光而行,2018徜徉在美州古文明与色彩古巴(墨西哥&古巴详细攻略+游记)

(一)写在前面的话

一程长途大巴

七次国家之间飞行

两个美洲国家

两程探寻古文明的自驾

四个女人在美洲向光而行

明明在 墨西哥 -奥特蒂瓦坎遗址

在 墨西哥 的“众神之城”特奥蒂瓦坎的大阳、 月亮金字塔 上面对宏伟的亡灵大道,感受古印地安文明的璀璨;走进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 奇琴伊察 ,惊叹于古玛雅人的智慧与高度文明;在 墨西哥 国立人类学博物馆,我终于亲眼看到灾难电影《后天》里出现过的太阳历法石;在色彩堆砌起的 瓜纳华托 古城里遇见《寻梦环游记》;在玛雅人的水源Cenote里畅游,仰望天空,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
古巴 是一个属于色彩的国家,这里有色彩斑斓的城市与小镇,这里有美丽的 加勒比海 ,这里有好喝的朗姆酒,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雪茄,这里还有热情的人们。
从 墨西哥 & 古巴 回来后,在这两个国家旅行时让我印象深刻的影像不时涌现眼前,这些影像碎片拼凑在一起就是我在这次行程的完整版。我想多年后,再看回这些相片、视频与文字,在 墨西哥 和 古巴 向光而行的15天,还能打开被时间封印在我内心深处的记忆。
岁月可以苍老了容颜,淡然了心境;时光能斑驳了记忆,但我铭记着你。感谢美好的遇见!

古巴 - 哈瓦那

墨西哥自驾旅行的视频

古巴视频

古巴&墨西哥旅行的混剪

关于作者

明明,
环球旅行摄影师
自由撰稿人
百度阅读认证作者
百度问咖认证大咖
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作者
东方IC图库签约摄影师
五洲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FOTOE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中国 图库签约摄影师
全景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微信公众号:什么明堂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ing2277
淅浪微博: https://weibo.com/wing2277

先发美图,再发攻略与游记!

古巴 -哈瓦纳的涂鸦

古巴 -特立达尼

古巴 -特立达尼的面包店

无人机航拍 古巴 -特立达尼的 加勒比海 安康 沙滩

墨西哥 - 奇琴伊察 雅遗址

墨西哥 -奥特蒂瓦坎遗址

墨西哥 -奥特蒂瓦坎遗址的 太阳金字塔

墨西哥 -奥特蒂瓦坎遗址

墨西哥 - 图卢姆 玛雅遗址

墨西哥 -玛雅人水源天然井

墨西哥 -玛雅人水源天然井

墨西哥 - 瓜纳华托

墨西哥 - 瓜纳华托

墨西哥 - 坎昆

太阳石

明明与太阳石

(二)徜徉在中美洲的15天

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旅途,久到已经忘记了我是在什么时候对这两个国家种了草。在确定要到 墨西哥 旅行,好朋友Alonso借了几本关于 拉丁美洲 文明、玛雅古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的书给我,一边看这些书边修正行程,再后定下了这次7次飞行、两程自驾、坐一次长途大巴,5天 古巴 ,7天 墨西哥 的行程。 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旅途,久到已经忘记了我是在什么时候对这两个国家种了草。在确定要到 墨西哥 旅行,好朋友Alonso借了几本关于 拉丁美洲 文明、玛雅古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的书给我,一边看这些书边修正行程,再后定下了这次7次飞行、两程自驾、坐一次长途大巴,5天 古巴 ,7天 墨西哥 的行程。

DAY1。(2018-09-22,星期六) 香港 (10:25AM,T1, 美国 联合航空,UA180)——飞——(14:05PM,B航站楼) 美国 纽约 (19:26PM,C航站楼, 美国 联合航空,UA1065)——飞——(23:35PM,,T1) 墨西哥 Mexico-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胡阿雷兹机场——提车(宿 墨西哥城 的Casa Ayvar ,2,120MXN /四人间/晚)
DAY2。(2018-09-23,星期日)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自驾(50KM/1小时)——特奥蒂瓦坎Teotihuacán(门票65MXN/人)-亡者大道la Calzada de los Muertos - 羽蛇神金字塔 Templo de Quetzalcoatl - 太阳金字塔 La Pirámide del Sol - 月亮金字塔 la Pirámide de La Luna -绿咬鹃蝴蝶宫殿(神鸟宫)Palacio de Quetzalpapálotl -美洲虎宫殿Palacio de los Jaguares - 羽毛贝壳神庙Templo de los Caracoles Emplumados——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宿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的Casa Ayvar ,MXN 2,120/四人间/晚)
DAY3。(2018-09-24,星期一) 墨西哥 -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胡阿雷兹机场——还车——(11:15AM,英特捷特航空,4O2900)——飞——(14:15PM,T3)—— 古巴 - 哈瓦那 Havana—— 哈瓦那 Havana老城(世界文化遗产)—— 哈瓦那 国会大厦Capitolio Nacional de Cuba——老爷车1 hour tour(30cuc/1台车/1小时)包括——革命广场Plaza de la Revolucion—— 中国 城
DAY4。(2018-09-25,星期二) 古巴 - 哈瓦那 ——(235KM/3小时30分钟。拼车, 30CUC/人)—— 特立尼达 Trinidad(宿 特立尼达 Trinidad的Hostal Gattorno,96元/4人公寓/晚)
DAY5。(2018-09-26,星期三) 特立尼达 Trinidad(世界文化遗产)——(14KM,包车8CUC/车/单程)—— 安康 海滩—— 特立尼达 Trinidad老城(宿 特立尼达 Trinidad的Hostal Gattorno,96元/4人公寓/晚)
DAY6。(2018-09-27,星期四) 特立尼达 Trinidad——(120KM/2小时,包车,120CUC/车/4人)—— 西恩富戈斯 Cienfuegos ——本尼. 莫雷 雕像Statue of Benny More——滨海大道——蓝宫Hostal Palacio Azul—— 哈瓦那 Havana(宿 古巴 - 哈瓦那 Havana的Casa Puldón,109元/4人公寓/晚)
DAY7。(2018-09-28,星期五) 哈瓦那 Havana的老城区-大教堂广场Plaza de la Catedral-海明威最爱光顾的五分钱小酒馆La Bodeguita del Medio——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 哈瓦那 -总督府Palacio de los Capitanes Generales——步行——圣弗朗西斯科广场Plaza de San Fancisco de Asis——老城广场Plaza Vieja——海滨大道Malecon看日落(宿 古巴 - 哈瓦那 Havana的Casa Puldón,109元/4人公寓/晚)
DAY8。(2018-09-29,星期六) 古巴 - 哈瓦那 Havana——(11:10AM, 墨西哥 航空,4O4903)飞(11:30AM)—— 墨西哥 - 坎昆 Cancun——自驾(110KM/1小时45分钟)——天然井Cenote Nicte-Ha(导航到Cenote Dos Ojos)(门票70 MXN/人)——自驾(25MK/0。5小时)—— 图卢姆 Tulum(宿 图卢姆 Tulum的Hotel & Hacienda Scarlette,437元/公寓/包早餐)
DAY9。(2018-09-30,星期日) 图卢姆 Tulum—— 图卢姆 玛雅遗址Tulum Archaeological Site(门票70MXN/人,售票截止时间下午4点半)——(50KM/1小时)—— 科巴 遗址Coba Ruins(门票70 MXN/人)——(70KM/1小时)天然井Cenote Xkeken(门票70 MXN/人)——(45KM/45分钟)——皮斯特Piste(宿皮斯特)
DAY10。(2018-10-01,星期一) 墨西哥 -皮斯特——自驾(3KM/10分钟)—— 奇琴伊察 Chichen Itza (门票70 MXN +保护费167 MXN=237 MXN /人)——IKKIL Cenote(门票80MXN/人)——(200KM/2。5分小时)—— 坎昆 Cancun(宿 坎昆 Cancun 的The Mermaid Hostel Beach 美人鱼海滩旅馆,291元/4人间/包早餐)
DAY11。(2018-10-02,星期二) 墨西哥 - 坎昆 国际机场——(10:40,Volaris航空,航班征号Y4639)飞——(13:22) 莱昂 Leon德尔巴希奥国际机场(机场代号BJX)——(35MK/40分钟。坐的士550MAN/车)—— 瓜纳华托 Guanajuato—— 瓜纳华托 圣母大教堂Basilica of our Lady of Guanajuato——徒步(15分钟)——皮毕拉纪念碑Estatua del Pipila看日落与夜景—— (宿 瓜纳华托 的Hotel Alhóndiga,951。10MXN/4人间/晚)
DAY12。(2018-10-03,星期三) 墨西哥 - 瓜纳华托 ——(12:40,巴士5小时)——(16:40)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墨西哥城 汽车北Central de Autobuses Norte—— 墨西哥城 主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la Asuncion de Maria(教堂免费,上钟楼16比索)(宿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的伊莎贝尔酒店Hotel Isabe, 1140。67 MXN/4人间/晚 )
DAY13。(2018-10-04,星期四)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墨西哥城 宪法广场Plaza de la——大神庙Templo Mayor——国立人类博物馆Tulum Archaeological Site(门票70比索)——历史中心Centro Histórico(宿机场)
DAY14。(2018-10-05,星期五) 墨西哥城 (06:45AM,T1, 美国 联合航空,UA820)——(09:35AM,I) 美国 三蕃市(13:05PM,I, 美国 联合航空,UA869)—— 香港 (宿飞机上)
DAY15。(2018-10-06,星期六) 香港 (18:45,T1)

(三)墨西哥印象

墨西哥 是一个旅行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有着灿烂辉煌的奥尔梅克文明、玛雅文明、特奥蒂瓦坎文明、托与特克文明与阿兹特克文明;这里保留着彩明快、迷人的 西班牙 特色小镇;在 坎昆 遇见最美的 加勒比海 。
在这片土地上我畅游在玛雅人水源的天然井;爬上奥特蒂瓦坎的太阳、 月亮金字塔 ;在 奇琴伊察 惊叹玛雅人那些巧夺天工的伟大建筑;然后走进色彩绚丽的 西班牙 小镇看日出日落;流连忘返在一座座多姿多彩的博物馆里。

从网上整理了 墨西哥 的历史,如果对这部分不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跳过看后面的内容。
墨西哥 合众国( 西班牙 语:Estados Unidos Mexicanos,),简称 墨西哥 ( 西班牙 语:México ),中美洲的一个联邦 共和 制主权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北部与 美国 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 加勒比海 ,东部为 墨西哥 湾。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 西班牙 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 拉丁美洲 第二人口大国。
在前 哥伦布 时期, 墨西哥 为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先进中美洲文明的发源地。16世纪初 西班牙 人埃尔南·科尔蒂斯侵略 墨西哥 , 1521年,在特诺奇提特兰击溃了当地的阿兹特克人, 墨西哥 从此遭 西班牙 殖民,成为新 西班牙 一部分。
1810年宣布独立,1821年正式获得承认, 墨西哥 第一帝国成立,但其后被推翻,建立 墨西哥 合众国。独立之后的 墨西哥 国土渐渐缩小,不少领土被永久割让给 美国 。1836年,在 美国 策划下, 东北 部的德克萨斯宣布脱离 墨西哥 独立,建立德克萨斯 共和 国。 1823年和1841年,尤卡坦两度宣布独立,1853年永久加入 墨西哥 联邦。1838年爆发糕点战争。1848年在美墨战争战败后, 墨西哥 被迫把北部大片的土地售予 美国 (面积相当于 美国 现今南方的七个州份)。1853年的加兹登购地又使 墨西哥 失去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代, 墨西哥 被 法国 军事占领,建立傀儡政权: 墨西哥 第二帝国。在总统胡阿雷斯的领导下,赶走了侵略者,并由1858年至1872年执政。胡阿雷斯去世后,政权即被波菲里奥·迪亚斯把持,在他长达35年的独裁统治后, 墨西哥 革命终于在1910年爆发。革命武装击败了联邦军队,但却随即发生内斗,让 墨西哥 陷入长达十年内战。1929年,内战结束后, 墨西哥 革命制度党获得了政权,成为执政党并且统治着 墨西哥 ;直到2000年,反对党 墨西哥 国家行动党和绿色生态党组成的“变革联盟”总统候选人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参加竞选,并在2000年7月举行的大选中当选总统,同年12月1日就职,任期6年。这次选举在 墨西哥 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革命制度党从1929年开始执政71年后,反对党总统候选人第一次胜选,实现了自1929年后第一次 和平 的政党轮替。

(四)古巴印象

古巴 岛是 大安 的列斯群岛上最大的岛屿,因酷似鳄鱼被称为“ 加勒比海 的绿色鳄鱼”。 古巴 是一个充满 西班牙 殖民色彩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美洲大陆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加勒比海 畔的热情洋溢的国度。
在 哈瓦那 的海滨大道上看日落,坐上老爷车在哈瓦纳吹吹风,到海明威最爱的五分钱小酒馆里喝上一杯MOJITO,点起一支雪茄然后和热情的 古巴 人们说一声:“Hola!”

古巴 共和 国( 西班牙 语:República de Cuba),简称 古巴 (Cuba),是美洲 加勒比海 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位于北纬19°与24°,西经74°与85°之间。处在 墨西哥 湾入口处,西与 墨西哥 尤卡坦半岛 隔尤卡坦海峡,南有 牙买加 和 开曼群岛 ,东与 多米尼加 共和 国隔向风海峡, 东北 方有 巴哈马 群岛,与 美国 佛罗里达 州最南端的 基韦斯特 的陆地只隔着145公里的 佛罗里达 海峡。作为 加勒 比地区面积最大和人口第二多的岛屿, 古巴 扼守 巴拿马 运河与 美国 东岸之间的海路要道,被喻为“ 墨西哥 湾的钥匙”。
“ 古巴 ”一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或“好地方”。 古巴 是 加勒 以白人为主、混血为辅,并有少量华裔的国家。在 西班牙 人抵达之前, 古巴 岛上居住着泰诺人、西波内人和瓜纳 哈塔 贝伊人。他们的祖先自北、中和 南美洲 大陆漂泊而至。泰诺人最早掌握制陶术和农耕。西波内人和瓜纳 哈塔 贝伊人较落后,是穴居的狩猎收集者和渔民,到晚期才种植烟草等农作物。
1492年10月 哥伦布 发现 古巴 ,1511年成为殖民地 西班牙 。1515年 哈瓦那 建立,不愿皈依基督教的原住民被 西班牙 殖民者强迫去淘金。1529年, 古巴 爆发的麻疹杀死了三分之二幸存自天花病毒的原住民, 古巴 的原住民对来自 欧洲 的传染病毫无抵抗力,在一个世纪之内几乎全部灭绝。为了填补劳动力空缺,16世纪开始大批输入 非洲 黑奴,从事种植园劳动和采矿作业。1762年, 哈瓦那 被 大英 帝国短暂占领,最后由 西班牙 放弃 佛罗里达 而换回。
1790年, 古巴 出现初期要求独立的运动,获得自由的农奴何塞· 安东 尼奥领导了奴隶起义。据1817年的人口调查,19世纪初 古巴 的人口共68.8万人,其中 西班牙 人和土生白人为31万多,黑人为36万多。黑人中三分之一为自由人,其余为奴隶。白人移民依赖于对 西班牙 的贸易,并渴望得到庇护,以镇压海盗袭击和奴隶叛乱,这些原因使 古巴 迟迟没有像其它 拉丁美洲 国家那样通过革命脱离 西班牙 帝国的统治, 西班牙 王室宣称 古巴 为“永远最忠诚的岛”。此时的 古巴 源源不断地向欧美输送着蔗糖、咖啡和烟草。直到1880年代, 古巴 才实现完全废奴。作为经济基础的种植业和采矿业难以放弃对奴隶的使用。
19世纪中期起,没有参政权,并承受着高赋税的 古巴 人开始反抗 西班牙 殖民统治,要求独立。1868年10月,种植园主、律师塞斯佩德斯解放了他的奴隶,在奥连特省发动武装起义,次年4月建立战时 共和 国,自任总统。此后 西班牙 增兵,并推行分化政策,制造分裂。起义军反复受挫,被迫在1878年2月签订《桑洪条约》,十年战争结束。1895年1月,流亡 美国 的革命领导人何塞·马蒂号召民众起义,2月各地响应,4月马蒂率领起义军在 古巴 东部登陆,队伍扩大,但不久马蒂在战斗中中弹牺牲。9月革命政府成立,1898年初,起义军已经占领三分之二的国土。
1953年7月26日,以菲德尔· 卡斯 特罗和劳尔· 卡斯 特罗为首的约160名革命者进攻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和 巴亚莫 兵营,打响了 古巴 革命的第一枪,行动失败后幸存者被捕,但在群众压力下又被特赦。之后,革命者以“建立 古巴 人的 古巴 ”为口号,组建革命组织七二六运动,继续反对巴蒂斯塔独裁统治。1956年11月25日, 卡斯 特罗兄弟、切·格瓦拉等82名革命者乘 格拉玛 号游艇从 墨西哥 返回 古巴 ,后赴马埃斯特腊山区开展游击战争。1957年3月, 安东 尼奥·埃切维里亚等人攻打总统府,建立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1958年2月,福雷·乔蒙领导远征军开辟新战线。见到巴蒂斯塔政权气数将尽, 美国 于1958年3月14日开始对其施加武器禁运,此后,革命者冲出马埃斯特腊山,发动总攻, 圣克拉拉 被占后,巴蒂斯塔逃往 葡萄牙 。1959年1月1日,起义军进入 哈瓦那 。次日,宣布成立革命政府。
革命的头一年, 卡斯 特罗政府实施了包括土地改革在内的国有化改革,推广集体农业。原本 美国 掌握着 古巴 40%的甘蔗田和几乎全部养牛场,90%矿场和80%的公共事业,这些产业的资本总计250亿美元,全部收归国有。这改革导致 美国 于1961年与 古巴 断交,并对其实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中断了 古巴 蔗糖出口和石油、零件的进口。在此之前 古巴 进口物资的三分之二依赖 美国 。1961年4月16日, 卡斯 特罗宣布 古巴 成为社会主义国家。4月17日, 美国 中央情报局派出1500名雇佣兵登陆 吉隆 滩,试图入侵猪湾,4月19日失败。虽然苏联在1962年 古巴 导弹危机中的妥协令 古巴 不满,但迫于 美国 威胁, 古巴 还是投向了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更于1972年加入经济 互助 委员会。1976年举行公民投票通过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年12月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取消总统制,设立国务委员会。1960年至1985年期间,该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3.1%,1985年超过3000美元,远超拉美其他国家1.8%和2200美元的平均值。
古巴 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 美国 长期的经济封锁,但凭借78.3岁的预期寿命、99.9%的识字率和接近1.8公顷的人均生态足迹,其人类发展指数多年来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在2014年, 古巴 更是首次迈入极高人类发展指数行列。 古巴 于2006年成为全球唯一符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国家。目前 古巴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已经展开,例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联合国粮农组织驻 古巴 的代表特奥多尔·弗里德里奇指出, 古巴 是目前拉美唯一完全消除了饥饿的国家。不过, 古巴 的审查制度、言论自由、人权等方面与其他一党制国家一样,存在由国家主导控制和镇压言论自由的倾向,而且有部分异见人士因为政治因素流亡国外。

(五)一些在墨西哥旅行的TIPS

墨西哥 和 古巴 这2个国家共用一种语言, 跨2个时区,使用2种货币。 墨西哥城 的治安整体来说都不是太好,微信里一个生活在 墨西哥城 的朋友告诉我,在 墨西哥城 的某些区她都不敢去。但一些主重要的街区的治安还可以,如我住的在市中心宪法广场旁边的历史街区,附近就是国会厦大等重要行政机构,这区域内有非常多三人一队的警察站岗,也有很多便衣警察,所以这一区的治安就还可以。虽然治安还行,但晚上太晚女生需要外出的话最好结伴,不要一个女生单独外出,旅行在外安全最重要。
坎昆 是 墨西哥 重要的旅行城市, 我们在 坎昆 提车后到加油站加油,就被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用一张20 墨西哥 比索换走了我们一张500比索。 墨西哥 的很多加油站,加油费是直接给加油的工作人员的。当时的油费是520多比索,同伴拿着550比索给了工作人员,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接过钱后跟同伴说,需要520比索,我们只给了70比索。当时两个同伴去了洗手间,我坐在车上没有看到当时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有理说不清,没有办法就只好再给一次油费。这次之后,我们到每需要付大面额的费用时,都两个人一起,然后把钱一张一张数给工作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在 坎昆 停留的时间不长,所以治安好不好没有太大的感觉。
瓜纳华托 的治安感觉很好,当地人也很热情友善。

墨西哥 - 瓜纳华托

下面写写在墨西哥旅行的一些实用TIPS。

墨西哥

1。时差:

墨西哥 比 中国 慢14小时(夏令时慢13小时)
蒂华纳 比 墨西哥城 晚一个小时
瓜纳华托 、 墨西哥城 、 奇琴伊察 时区一致
图鲁姆、 坎昆 比 墨西哥城 快一个小时

2。签证

拥有有效的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申根 、 日本 签证,在上述签证有效期内可以免签进入 墨西哥 ,并最多停留180天。如果没有上述有效签证,也可以单独办理 墨西哥 的签证,但我因为有效的美签所以没有了解 墨西哥 具体的签证流程。
提醒一下,从 中国 到 墨西哥 除了少数城市有直飞的航班,大部分航线都需要从 美国 或 加拿大 转机,在这两个国家转机是都需要在签证的,出机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3。入境

入境前在飞机上空乘人员会派发一张入境表,一式两联,按要求如实填写就好。入境时会收走一联,出境时需要收走另一联,记得要妥善保管好。

4。换钱

到达 墨西哥城 机场的航班大多降落在T2航站楼,但T2的兑换店的汇率都比较差,不要在这里换钱。拿着登机牌跟着人流走上二楼去坐穿梭轻轨到T1,进去后跟工作人员说去坐地铁就会放行。坐轻轨到1号航站楼后,T1的一楼和二楼都有很多兑换店,这里的汇率好很多,比T2达到层平均高0.5个点。多比较几家,挑最高的一家的换。在机场换单张100美金的,汇率比小额的要高。
在 墨西哥城 市区,可以到宪法广场附近街上的银行换钱,汇率比较好。在 瓜纳华托 因为在ATM取不到钱,到银行换过一次钱,汇率挺好的,每人每天只可以换300美金的额度,需要带护照登记个人信息。

5。ATM提现与刷信用卡

在 墨西哥 很多地方都可以刷信用卡,但一些小型城市的小餐厅和便利店就不能刷卡了。银联在 墨西哥 并不算特别普及,但也有一些银行的ATM可以提现, 大城 市的ATM基本上都可以取钱,小城市的ATM基本上取不到现金。
墨西哥城 机场的部分ATM可以直接用银联借记卡或信用卡提现,需要续费,但具体的手续费忘记了。汇丰银行和一家当地银行的ATM都可以提现,不同银行的ATM可以提取的现金额度不一样,我们试过一家银行最多一次取6000比索,有一家可以取8000比索。虽然ATM上不一定有标银联标志,但可以都尝试一下,我们就是这样试回来的。
坎昆 机场到达厅的几家银行的ATM都不能用借记卡或信用卡提现。我们在 尤卡坦半岛 基本找不到可以提现金的ATM。

6。天气与穿着

我在 墨西哥 和 古巴 旅行了15天,在这半个月里的每一天下午3点后都会下一场暴雨,从奥特蒂瓦坎回 墨西哥城 的路上,还遇到一场夹着手指头大少冰雹的暴雨。但暴雨来得快去得,最多下一个小时,暴雨过后又是天晴。
在 墨西哥 每年的4-9月是雨季,10月至第二年3月为旱季,11月至1月为旅行是旺季。而 古巴 的每年5月-10月是雨季, 11月至第二年4月为旱季, 12月至2月为旅行旺季。每年9-10月是 墨西哥 和 古巴 飓风高发的季节,在我回来后一个多星期, 坎昆 就经历了一场飓风,但一般进入10月份天气会相对较为稳定。
国庆假期期间到这两个国家旅行,除了在 墨西哥城 的瓜纳华挺早晚有点凉(十几度的样子),需要穿薄外套,其它的城市都是夏天的穿着。
提醒一下, 墨西哥城 是地处高原,这里的紫外线超强,出门务必做好防晒。我第一天去奥特蒂瓦坎虽然已经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但因为上洗手间把手背的防晒洗掉后没有及时补涂,在没有遮挡的奥特蒂瓦晒了几个小时,手背晒伤了。用晒后修复抢救了2天,虽然不痛了,但回来后狠狠地掉了一层皮。

7。关于旅行保险

我每次出去旅行前都会买一份旅行保险,但很多旅行保险都不包括 古巴 ,我在对比了不同保险的条款后,选择了最适合我这次旅行的人保全球旅行境外 申根 计: http://www.kaixinbao.com/lvyou-baoxian/303256.shtml?CPS&cpsUserCode=a103767&cpsUserSource=8_swpt 可微信支付,支付后保单会直接发送到所填写的邮箱内,然后打印出来带着可以啦!其相保障范围、理赔模式(网上理赔,款项直接打到帐号上,快捷方便),都是我选择这款保险的理由!
8。插头与电压

墨西哥 用的是两脚扁插,110W的电源

9。墨西哥交通

A。墨西哥城地铁

墨西哥城 拥有世界上第二繁忙的地铁,有11条以不同颜色区分的线路,有近200个车站,市区内的所有景点都可以乘坐地铁到达。 墨西哥城 地铁的高峰时期为8:00-10:00和17:00-20:00,这两个时间段以外的时间坐地铁的人并不多,所以在 墨西哥城 坐地铁出行是经济又方便的选择。
(一)怎样坐地铁
墨西哥城 的地铁票价是每程5比索/人,不管坐多少站。我到过的地铁站都没有看到自助售票机,买票需要到地铁站内的人工售票窗口排队买票,非高峰时期没什么人排队。可以一次多买几张慢慢用,一两天内使用都可以。
进站的时候把车票(一张小卡片)塞进验票口就可以入闸了,票不会重新吐出来的,出站的时候无需验票,直接出闸机就可以。 墨西哥城 的地铁有可以充值的卡,因为我坐的次数不多,所以没有了解具体的费用。
墨西哥城 的地铁都是中间路轨,两边站台是去不同的方向,如果走错了方向,就要重新走楼梯翻到对面的站台等车。 墨西哥城 的地铁站不像其它国家的地铁站有清楚乘车引导,我坐了这么多次的地铁,还不能分辨自己要去的方向应该在哪边站台上车,每次都指着手机里地铁图上的站名向站台上的当地人确认方向对不对,他们都会很你NICE地告诉我正确的方向,有一些还会告诉我要坐几个站,虽然很多时候他们讲的是西语,但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我每次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墨西哥城 的地铁里没有广播报站,也没有电子显示屏报站,全靠自己数着站数下车。 墨西哥城 地铁的每一个站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图案,图案是这个站附近的著名景点或地标,每节车厢内会有这条线路的站名和图案,每个地铁站月台的墙上会画有这个站的站名和图案。可以看着车厢内的线路站名,再对照月台上的站名和图案确认自己还有几个站下车。
地铁车厢内的站名与相对应的图案,站名比较小,记图案比较容易些

地铁月台上的站与相对应的图案

墨西哥城 的每一列地铁都有一节女性车厢,一般是最后一节车厢。到了月台先看看女性车厢在那边(一般会有粉红的装饰),然后到女性车厢的月台等车就好。 墨西哥城 的地铁在高峰时期非常拥挤,这时候女生一定要坐女性专厢哦。

(二)墨西哥城机场怎样坐地铁出市区

墨西哥城 的机场在地铁5号线(黄线)的Terminal Aerea站,对应的图案是一只飞机。从机场T1的GATE1(1号门也是最左边的那个门)出来,会看到很多的士,转左沿着路一直走到几十米就能看到地铁入口。我是住在市中心的宪法广场附近,在5号线Terminal Aerea站上车,坐2个站到Pantitlan站(对应的图案是两支旗子),也是5号线(黄线)和1号线(粉红线)的终点站和换乘站,这个站换乘要走比较远的距离,如果行李多的话要慎重考虑哦。转乘到1号线(粉红线)后坐到Isabel La Catolica站(对应的图案是一只帆船)出来,就到了宪法广场附近了。
从宪法广场到机场可以从机场去宪法广场可以从Terminal Aerea站上车,坐到La Raza站换乘3号线(棕绿色)到Hidalgo站,然后再换乘2号线(蓝线)坐3站到Zocalo站出来就是宪法广场了。

从地铁5号线(黄线)的Terminal Aerea站出来,往右转走几十米就是机场T1的1号门。

(三)墨西哥地铁对应该的景点

1号线(粉色):
Balderas站,要塞市场(Mercado de la Ciudadela)
2号线(蓝色):
Zocalo站,宪法广场(Zocalo)、大主教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大神庙(Templo Mayor)、国家宫殿(Palacio Nacioanl)
Bellas Artes站, 拉丁美洲 塔(Torre Latinoamericano)、 墨西哥 国家美术宫(Palacio de Bellas Artes),或者从宪法广场走过去(建议走过,可以逛逛历史中心)
3号线(棕绿色):
Tlatelolco站,三种文化广场(Plaza de las Tres Culturas);还可以去 墨西哥 大学。
5号线(黄色):
Terminal Aerea站 墨西哥城 机场;Autobuses del Norte站 墨西哥城 汽车北站
6号线(红色):
La Villa Basilica站, 瓜达卢佩 圣母堂(Basilica de Guadalupe)
7号线(橙色):
Auditorio站, 墨西哥 国立人类学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ia)
10。在 墨西哥 坐的士
在 墨西哥城 有很多黑的士,虽然都是打表,但表是做过手脚,跳得非常的快,费用可能比正常打车贵几倍。如果在酒店可以让前台帮忙叫的士,告诉前台要去的地方问清楚价格,到站后再付钱给司机。从宪法广场附近的酒店到机场,打的是200比索/车。
在 墨西哥 我只在汽车北站打过的士,在北汽车站内有买的士票的柜台,在北站的中心位置上,比较显眼,从下车点下车出站很容易就能看到。在柜台告诉工作人员要去具体地址(我是直接把西语的酒店订单给工作人员看),然后工作人员会告知车费(从汽车北站到宪法广场打的是120比索),付钱后工作人员会给一张车票。在柜台旁边会有一些穿着工作服的人在拉客,买好的士车票后,会带着我们到坐的士的地方安排上车,还会帮忙搬行李,开始以为这些是的士司机,上车后问我们要小费,才知道是原来只是拉客而不是司机。
在 瓜纳华托 附近的 莱昂 Leon机场坐的士就正规得多,下飞拿好行李后出来,在出闸后的左边就是买的士票的柜台,告诉工作人员要去的具体地址(我也是出示西语的酒店预订单),工作人员问清楚一共的多少人后报价550比索/车/4人。然后拿着的士票到的士站排队,有机场的工作人员统一安排,非常有条理。
补充一下,从 莱昂 Leon机场有巴士到 瓜纳华托 市区的central bus station,50比索/人,巴士站就在航站楼出来的路边,下客上客都在同一个地方。
Uber在我到过的 墨西哥城 市里都有,使用方法和在国内是一样的,费用甚至比正规出租车还便宜,从 莱昂 机场坐Uber到 瓜纳华托 只要270比索,坐的士就要550比索。如果大家的手机里还装有Uber,推荐大家尝试使用。

10。墨西哥城市之间的交通

(一)巴士

在 墨西哥 除了少部分地区有铁路网络运营外,大部分城市之间的交通最主要就是坐飞机和巴士。在尤卡坦 坎昆 一带平原地区可以考虑租车自驾,而中部和 西北 部主要为高原山地,对自驾经验有一定要求的地区,坐巴士会更适合。
墨西哥 的巴士网络非常发达,巴士大都比较舒适,而且长途汽车上都有卫生间。我只坐了从 瓜纳华托 坐回 墨西哥城 的一程长途巴士,非常的舒适,上车的时候会派发瓶装水和面包、小食,洗手间也非常干净。一路的高原草甸风光,牛羊成群,野花满地,非常漂亮,推荐在 墨西哥 旅行要坐一次长途巴士体验一下。
提前订巴士票的话可能会比现场购买要便宜1/3,可以上巴士公司的官网预订,但不是每个公司网站都有英文,要一家一家找。也可以到达一个城市的时候购买,在 瓜纳华托 的OXXO超市( 墨西哥 的连锁超市,类似我们的711和全家)可以买巴士票,现只收现金,每张车票收8比索的手续费。我只在 瓜纳华托 买过巴士票,不知道其它城市的OXXO超市有没有代售车票的业务。
巴士公司网站:
★ADO 墨西哥 最大的巴士公司,运营很多线路,除去 瓜纳华托 和中部一些城市外主要查这个网站: http://www.ado.com.mx/
★Primera Plus 主要是 墨西哥城 至 瓜纳华托 以及在 西北 部各州运营,巴士非常舒服: https://www.primeraplus.com.mx/
★AEXA提供 墨西哥 中部巴士运营,圣克里斯托瓦尔至 帕伦克 一段可以查这个网站: http://www.autobusesaexa.com.mx/

(二)内陆航班

我在 墨西哥城 境内只飞过从 坎昆 到 瓜纳华托 一程,是在国内的机票平台上订的,如果不想在国内平台预订,也可以上当地的航空公司网站预订。
航空公司:
★ 墨西哥 航空: 墨西哥 境内城市间或是往返 美国 可以查这个:
http://aeromexico.com/es/mx/
★Interjet:往返 纽约 或者去 哈瓦那 都可以坐这个航空,价格比较便宜:
https://www.interjet.com.mx/
★ 美国 航空:往返 美国 。注意AA的机票价格不含行李的,机上也没吃的,差评:
https://www.americanairlines.cn/

11。关于上网

想在 墨西哥 上网可以在出发前在某宝上买好 美国 、 墨西哥 通用网络的电话卡,不限流量,可以分享热点,有不同天数可以选择,因为电话卡是同伴买的,所以具体价格不是太清楚,要需要的话自己上网搜一下。
也可以到了当地购买电话卡, 墨西哥城 机场可以买得到,我只知道Movistar运营商的电话卡是60比索/张,含120分钟通话和120M流量;用完可以在到处可见的OXXO或711便利店充值。但 墨西哥 大部分人的英语都非常不好,充值时候的沟通需要耐心哦。

12。关于语言

经常看我游记的话应该知道我是一个英语小白,而这次去的2个国家都是 西班牙 语国家,除了“Hola”外一句都不懂。我旅行时习惯使用GOOGLE翻译和有道翻译,提前下好 西班牙 语的离线单词包,在没有网络的地方也可以正常使用,最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到这两个国家旅行还是问题不大的。

13。墨西哥世界遗产名录

  1. 帕伦克 古城和国家公园 Pre-Hispanic City and National Park of Palenque (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
  2. 墨西哥城 与赫霍奇米尔科历史中心 Historic Center of Mexico City and Xochimilco (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
    3.特奥蒂瓦坎古城 Pre-Hispanic City of Teotihuacan (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
  3. 瓦哈卡 历史中心与阿尔班山考古遗址 Historic Center of Oaxaca and Archaeological Site of Monte Alban (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
  4. 普埃布拉 历史中心 Historic Center of Puebla (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
    6.圣卡安生态保护区 Sian Ka’an (1987年,世界自然遗产)
    7.瓜纳托历史名城及周围矿藏 Historic Town of Guanajuato and Adjacent Mines (1988,世界文化遗产)
  5. 奇琴伊察 古城 Pre-Hispanic City of Chichen-Itza (1988年,世界文化遗产)
  6. 莫雷利亚 城历史中心 Historic Center of Morelia (1991年,世界文化遗产)
    10.埃尔塔津古城 El Tajin, Pre-Hispanic City (1992年,世界文化遗产)
  7. 萨卡特卡斯 历史中心 Historic Center of Zacatecas (1993年,世界文化遗产)
    12.埃尔比斯开诺鲸类保护区 Whale Sanctuary of El Vizcaino (1993年,世界自然遗产)
    13.圣弗 兰西 斯科山脉岩画 Rock Paintings of the Sierra de San Francisco (1993年,世界文化遗产)
    14.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坡上最早的16世纪修道院 Earliest 16th-Century Monasteries on the Slopes of Popocatepetl (1994年,世界文化遗产)
  8. 乌斯马尔 古镇 Pre-Hispanic Town of Uxmal (1996,世界文化遗产)
  9. 克雷塔罗 历史遗迹区Historic Monuments Zone of Queretaro (1996年,世界文化遗产)
  10. 瓜达拉哈拉 的卡瓦尼亚斯救济所Hospicio Cabanas, Guadalajara (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
    18.大卡萨斯的帕魁姆考古区 Archaeological Zone of Paquime, Casas Grandes (1998,世界文化遗产)
    19.塔拉 科塔 潘历史遗迹区 Historic Monuments Zone of Tlacotalpan (1998年,世界文化遗产)
    20.霍齐卡尔科的历史纪念区Archaeological Monuments Zone of Xochicalco (1999年,世界文化遗产)
  11. 坎佩切 历史要塞城Historic Fortified Town of Campeche (1999年,世界文化遗产)
  12. 坎佩切 卡拉 科姆鲁古老的玛雅城Ancient Maya City of Calakmul, Campeche (2002年, 2014年扩大范围,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3. 克雷塔罗 的谢拉戈达圣方济会修道院 Franciscan Missions in the Sierra Gorda of Queretaro (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24.路易斯· 巴拉 干故居和工作室 Luis Barragán House and Studio (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
    25.加利福尼亚湾群岛和保护区 Islands and Protected Areas of the Gulf of California (2005年,世界自然遗产)
    26.龙舌兰景观和古代龙舌兰酿酒基地 Agave Landscape and Ancient Industrial Facilities of Tequila(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14. 墨西哥 国立自治大学 大学城 核心校区 Central University City Campus of the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 (UNAM) (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
    28.黑脉金斑蝶生态保护区 Monarch Butterfly Biosphere Reserve (2008年,世界自然遗产)
    29.蒙 圣米格尔 保护的城镇和阿他托尼科的 拿撒勒 人耶稣圣殿 Protective town of San Miguel and the Sanctuary of Jesús Nazareno de Atotonilco (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
    30.提拉 阿登 特罗的皇家大道 Camino Real de Tierra Adentro (2010年,世界文化遗产)
  15. 瓦哈卡 中央山谷的“亚古尔”和“米特拉”史前洞穴Prehistoric Caves of Yagul and Mitla in the Central Valley of Oaxaca (2010年,世界文化遗产)
  16. 厄尔 比那喀提和德 阿尔塔 大沙漠生物圈保护区 El Pinacate and Gran Desierto de Altar Biosphere Reserve (2013年,世界自然遗产)
    33.腾布里克神父水道桥,十六世纪水利设施 Aqueduct of Padre Tembleque
    , Renaissance Hydraulic Complex in America (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
    34.Revillagigedo群岛(2016年,世界自然遗产)

(六)再写写在古巴旅行的TIPS

古巴 的治安非常好,虽然我到哈瓦纳的第一天就被老爷车司机骗了:把我们丢在海滨大道上,说只要走路5分钟就能回到我们上车的地点,司机驾车离开后,我才发现他把我们丢在离上车点超过5公里外、走路需要超过一个小时的地方。虽然被骗过一次,但当地人总的来说还是挺热情友好的。

古巴 - 特立尼达

1。时差

古巴 比 中国 慢13小时(夏令时慢12小时)

2。签证

持 中国 护照到 古巴 旅行不需要签证,但要购买Tourist card旅游卡。我是从 墨西哥城 直接飞 哈瓦那 ,需要在航空公司的柜台办理登机后购买旅游卡,根据不同航空公司这张旅行卡的价格浮动也很大,之前看到网上写有的人买的是25美金,有的人买的325比索,听过最夸张的是80美元,但我坐的interjet航空只收250比索/人(只收比索,不收美金),按当时的汇率,还不到80人民币。

3。入境

入境 古巴 前要认真填写旅行卡,不要填错,不然又要重新花钱买一张。入境 古巴 ,所有人提取行李后都要排队过机检查, 古巴 机场的工作人员工效率非常的慢,从下飞机到入境离开机场,需要接近一个小时,如果过程中什么状况的话,可能还要面对漫长的等待。
可能因为 美国 对 古巴 物资的封锁,每个 古巴 人都带着大量的行李,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从港澳回来的亲戚,也像这样带着大量的物资。我因为带着 古巴 禁止带入境的无人机,行李过机的时候非常担心会被查到,刚好我前面的那个 古巴 人的行李有问题,工作人员忙着去检查他的行李,我就这样蒙混过关,顺利入境 古巴 。

4。换钱与ATM提现

到了 古巴 信用卡基本上没有什么用,除了在哈瓦纳国营的雪茄店能刷卡外,好象就没有看到可以使用的地方。但虽然哈瓦纳国营的雪茄店能刷卡,但我们带的几张 中国 信用卡没有一张能正常使用,所以去 古巴 请带现金或者银联的错记卡。
现在哈瓦纳机场已经有自助兑换机,但我没有尝试,不知道具体的操作流程。
哈瓦纳机场有很多台ATM,有会英语的工作人员在指挥排队。提钱的时候只能一个人操作,记得找一个英语好的同伴排队取钱。
在 特立尼达 的ATM也顺利取过一次钱,在 古巴 两次取钱都没有遇到攻略里说ATM里面没有钱的情况发生,运气比较好。
在 特立尼达 的银行换过一次钱,带上护照到银行排队,手续比较简单。当然没有比对银行与ATM的汇率差,不知道哪种方式更划算。

5。货币

古巴 比索(CUC & CUP)有两套货币系统,分别是 古巴 比索CUP(Cuban Peso)和可兑换比索CUC(Cuban Convertible Peso)。
CUC俗称红比索,也叫可兑换比索,换汇和ATM取现时收到的都是CUC,是游客主要使用的货币,在游客消费的场所,例如酒店、民宿、主要接待游客的餐厅、出租车、纪念品商店等都使用CUC标价和支付。
CUP俗称土比索,是 古巴 人日常使用的货币,主要在当地人的餐厅、购买日用品和其他消费场所使用,游客一般比较少会接触到,但也可以拿CUC到政府开设的兑换所(CADECA / CASA DE CAMBIO)换成CUP,然后到当地人消费的地方使用,我们用CUP在当地人的菜场买过青菜和面包,超级便宜。
哈瓦纳的房东告诉我们,现在 古巴 本国的居民也使用CUC(CUC和CUP的汇率大约是1CUC=24~25CUP),现在基本上是两种货币混合使用。
提醒一下:如果是带着外币来 古巴 换钱,千万不要带美金,因为美金在 古巴 换汇需要强制收取10%的“手续费”(以前是20%,美古关系改善后下降了,也有可能在未来就取消),记得要带欧元过来兑换。

古巴 比索CUC & CUP(图片来源网络)

6。天气与穿着

古巴 的每年5月-10月是雨季, 11月至第二年4月为旱季, 12月至2月为旅行旺季。国庆假期的 古巴 ,除了很热就是很晒。因为第一天就是奥特蒂瓦坎晒伤了,来到 古巴 后不管多热,我都做好物理防晒,尽量不在太阳底下长时间停留。如果不怕晒黑的话可以像 古巴 的女生那样穿吊带热裤,清凉养眼。

7。关于旅行保险

我每次出去旅行前都会买一份旅行保险,但很多旅行保险都不包括 古巴 ,我在对比了不同保险的条款后,选择了最适合我这次旅行的人保全球旅行境外 申根 计: http://www.kaixinbao.com/lvyou-baoxian/303256.shtml?CPS&cpsUserCode=a103767&cpsUserSource=8_swpt 可微信支付,支付后保单会直接发送到所填写的邮箱内,然后打印出来带着可以啦!其相保障范围、理赔模式(网上理赔,款项直接打到帐号上,快捷方便),都是我选择这款保险的理由!

8。古巴的插头去电压

古巴 使用用的是两脚扁插,110W的电源

9。古巴的交通

A。哈瓦那机场到市区的交通

从 哈瓦那 机场到市区没有机场巴士,只能坐的士。可以坐4个人的的士是25CUC/车,如果坐6-8个人的车就是30CUC/车。

B。城市之间的交通

在 古巴 旅行,城市之间的交通方式除了Viazul和Cuba Conectando大巴和火车外,还可以拼车或者包车。巴士车票可以在线购买,旺季到 古巴 旅行,记得要提前购买车票,不然有可能会售罄。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在 古巴 没有坐火车,查攻略的时候了解到火车也是在 古巴 旅行比较理想的选择,从 哈瓦那 出发的火车全部都是晚上发车的夜班车,火车站离老城很近,走路也可以到。从老城搭乘人力车到火车站一般来说2CUC。但 古巴 火车没有卧铺,只有座位,所以只能靠着坐背睡觉。火车的车费比巴士便宜,如果在 古巴 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尝试坐一下火车。对了,买火车票需要提供护照哦。
如果时间不多,又买不到巴士票的时候拼车是最好的选择,可以通过民宿的房东帮忙联系拼车或者包车。提前两天告诉房东要去的城市和出发时间,房东会联系好司机。司机会在指定时间到民宿接人,然后再到别的民宿接人,直到把车都坐满。如果不想拼车,也可以直接包车,费用好象跟拼车差不多。我们四个人,为了节省时间选择了拼车与包车,比对巴士的价格如下:
哈瓦那 — 特立尼达 ,拼车30CUC/人,巴士2CUC/人
特立尼达 — 西恩富戈斯 — 哈瓦那 ,包车120CUC/车/4人,巴士票6CUC+20CUC/人
Viazul巴士的官网:
https://www.viazul.com//index.php/20/index.php

10。关于上网

写这部分攻略的时候必须夸一下 中国 移动,在本地人的手机卡都没有移动网络的国家, 中国 移动居然有网络漫游信号,虽然只有3G信号,但网速还不错,发朋友圈微博什么的没有任何问题。60元一天封顶任用,像我们这种四个人同行,一人网络漫游,然后分享热点给其它人,算下来就非常划算。
如果不是用 中国 移动(联通也可以在 古巴 漫游,但不封顶),想上网的话就需要购买WIFI CARD,然后到有公共网络的地方使用,只要看到一堆 古巴 人坐在一起玩手机,基本就是公共网络区域了。WIFI CARD的官方售价是1CUC/小时,需要在指定的电信店购买。如果私人小贩处购买,价格会略高一点。我在 Airbnb 上预订住宿时,专门找了号称有WIFI的民宿,但信号一直断断续续的,远不如 中国 移动的信号好。
提醒一下,在 古巴 用 中国 移动上网是不能用GOOGLE MAP的,如果需要手机导航,记得提前下好离线地图。我提前下了MAPS ME的离线地图,在 古巴 城市里导航非常靠谱。

古巴 WIFI CARD(图片来源网络) 古巴 WIFI CARD(图片来源网络)

11。关于语言

经常看我游记的话应该知道我是一个英语小白,而这次去的2个国家都是 西班牙 语国家,除了“Hola”外就一句都不懂。我旅行时习惯使用GOOGLE翻译和有道翻译,提前下好 西班牙 语的离线单词包,在没有网络的地方也可以正常使用,最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到这两个国家旅行还是问题不大的。

12。古巴世界遗产

A. 哈瓦那 老城及其防御工事 Old Havana and its Fortifications (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B. 特立尼达 和因赫尼奥斯山谷Trinidad and the Valley de los Ingenios (1988年,世界文化遗产)
C. 古巴圣地亚哥 的圣佩德罗·德拉罗卡城堡 San Pedro de la Roca Castle, Santiago de Cuba(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
D.格朗玛的德桑巴尔科国家公园 Desembarco del Granma National Park (1999年,世界自然遗产)
E. 比尼亚莱斯 山谷 Viñales Valley (1999年,世界文化遗产)
F. 古巴 东南第一座咖啡种植园考古风景区 Archaeological Landscape of the First Coffee Plantations in the South-East of Cuba (2000年,世界文化遗产)
G. 阿里 杰罗的洪堡国家公园 Alejandro de Humboldt National Park (2001年,世界自然遗产)
H. 西恩富戈斯 城区历史中心Urban Historic Centre of Cienfuegos (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
I. 卡马圭 历史中心 Historic Centre of Camagüey (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

(七)在墨西哥自驾

这几年出国旅行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我都选择自驾旅行,因为不需要迁就交通时间,自由度更高。这次在 墨西哥 的不同城市选择了自驾,分别是 墨西哥城 到奥特蒂瓦坎1天和 尤卡坦半岛 3天的两程自驾。
墨西哥 和 中国 一样是靠右行驶,路况总体来说还可以,但城市里和近城镇的路上经常会有超高超大的减速带,在这些地方开车要注意。 墨西哥 公路上的车不多,但有不少的大货客车,超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足够的车距。
记住不要超速!在 尤卡坦半岛 三天自驾遇过几次警察查速速,有不少本地车被扣查。我们一路上按限速开,没有超速,所以几次遇到警察都没有被拦停查车。
前面也讲了在加油站被工作人员坑过,所以在 墨西哥 自驾事事还多留心,毕竟安全是最重要的。

墨西哥城 到奥特蒂瓦坎

尤卡坦半岛

这几年出国自驾都会选择租租车这个 中国 最大的海外租车平台,租租车的售后服务非常到位,每次与当地租车公司有搞得不愉快和发生小意外,回来后租租车的客服都能顺利解决。优质的服务、顺畅的沟通,是我出国自驾一直选择租租车的原因。这几年出国自驾旅行都会选择在租租车这个 中国 最大的海外租车平台上租车,租租车是一个全中文租车平台,非常适合我这种英语小白。租租车的售后服务也值得点赞,每次与当地租车公司有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和发生小意外,回来后租租车的客服都能顺利解决。优质的服务、顺畅的沟通,是我出国自驾一直选择租租车的原因。

1。关于驾照

墨西哥 承认 中国 驾照,只要带上 中国 驾照和国际翻译件,就可以在 墨西哥 顺利提车。

2。关于提车

A。 墨西哥城 提车

墨西哥城 机场的租车公司基本上都集中在到达大厅,找到租车公司后,出示提车单、驾照+翻译件、护照、信用卡。租车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般会游说加买当地的保险,我说已经买过保险了,然后工作人员说,如果不加买保险,需要从信用卡冻结一大笔金额,不同车型冻结的金额不一同,我选择的车型需要20000多比索,还车后如果没有问题就会解冻这笔金额。办好手续后,租车公司会有工作人员开车把我们载到附近的停车场地取车,这时候要和工作人员一起检车,问清楚汽车要加什么油,是否需要满油还车,工作人员还有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如限速多少等等。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开车离开机场,开始自驾啦!对, 墨西哥城 的停车场比较大,提车的时候最好在手机地图上打个点,方便还车时候导航。
B。 坎昆 提车

在 坎昆 我选择了一家 墨西哥 本土的租车公司,租车单上写着租车公司的门店就在机场外面,步出机场没有看到有租车公司,反而看到不同租车公司的工作人员穿着各自制服举着公司的牌子在等候客人,因为之前在 北欧 遇到这样的操作,所以我顺利找到了我们的租车公司的工作人员。
然后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坐免费的接驳车到停车场,后面的手继和前面是一样的,就不重复写啦!

3。关于汽车保险

我在租租车平台租车的时候就买了超级全险,再次提醒所有要出国自驾的亲们,一定要买全险,这个非常重要!之前在 欧洲 自驾,刮花了一点点,维修费就要600欧,还好买了全险,回来后与租租车客服沟通,很快就完成理赔。

4。墨西哥交通

A。 墨西哥 车辆靠右行驶,与 中国 大陆相同。
B。通常情况下,如某车辆首先闪烁车灯,此时表示其拥有先行权,其他车辆必须及时让行。如对面来车闪烁车灯,是示意你的车辆减速让行。
C。居民区限速10公里,普通公路限速60~80公里,城市内高速公路限速90~100公里,城市外高速公路限速110公里。超速罚款680~2100披索不等,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D。 墨西哥 公路分为免费公路(Libre)、收费高速公路(Cuota)、收费支路(Bypass)三种。绝大部分收费公路只接受收费亭现金付费,费用额度受路段及时间段影响,一般为每公里1~2披索。
E。前排和后排人员都需要系安全带,否则会被罚款。
F。除 墨西哥城 外,其余地区红灯亮时,车辆禁止右转。
G。由于 墨西哥 野生动物较多,为免出现碰撞,请尽量避免夜间行车。
H。雨季期间, 墨西哥 普遍大雾弥漫且路面积水严重,行车时需注意路况。驾车者需要注意路面上不时会出现的坑槽和无标识的减速带。
I。请注意当地车辆换道行驶前不会提前打开信号灯示意。前方的车辆没有减速的意图,但会打开左转弯的信号灯,此时表示你的车辆可以超车。
J。一般情况下,请从车辆的左侧超车。如遇到缓慢行驶的车辆,它会借道在路肩上行驶,给你的车辆让道超车。
K。如遇紧急情况,可拨打紧急电话911。

5。停车

A。 墨西哥 市区的停车位非常有限,而且比较难找到。
B。 墨西哥 市区内停车费约每小时12~18披索,既有路边咪表收费亦有停车场。
C。某些旅游景点停车收费较便宜,或干脆免费。但会有当地人索取小费,一般准备好10~20披索即可。
D。违规停车罚款至少340披索。
E。在巴士站旁不得停车。

(八)美洲啊,我又来了

这是我第二次到美洲旅行,对上一次是2012年在 美国 西部用15天自驾了一圈。而这次是取道 美国 前往 墨西哥 和 古巴 ,也是一次15天的旅程,但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次旅行结合了飞机,自驾,巴士等多个交通方式。
2018年10月22日早上10点半从 香港 机场起飞,正式开始我为期半个月的 墨西哥 + 古巴 的旅行。经历了白天与黑夜,在近16个小时飞行后,于当地时间2018年10月22日下午2点半降落在 美国 纽约 的肯尼迪机场。
以前从 香港 机场飞为了容易倒时差,一般选择晚上的航班,这次因为将就转机的时间,所以选择了早上的航班。这么多年从 香港 飞,第一次拍到 香港 中环的高楼大厦,意外收获了这张相片。

在飞机上吃吃喝喝睡睡,然后看看书看看电影,长途飞行也感觉轻松。

打开机窗。晨曦初现,蓝色、粉红、紫色层层叠叠,好看!

再往前飞,太阳出来了,天空少了粉红与紫色,增添了温暖的橘色。

一路飞行,接近 纽约 的时候,飞机开始慢慢下降,透过云层看到了绿色的大地。 纽约 这座现代大都市市郊的绿化之茂密,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以为 纽约 是一座现代建筑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但窗弦外满眼绿意,让我有了到这座城市看看的念头。

飞机在 纽约 上空调了个头,准备下降。

虽然建筑密度很大,但绿化的密度更高。

所有从 美国 中转的航班都需要入境 美国 后再出境, 美国 又没有过境签一说,所以买从 美国 中转的机票,一定要有 美国 签证。从 美国 中转,可以两程的登机牌可以一办,入境不需要填入境表,但要填一张海关表。
虽然入境的人很多,但效率还算快。下了飞机跟着人流来到入境大厅排队,入境的时候会问几个简单的问题,然后按指纹,就可以顺利入境啦。入境后要去提取行李,然后跟着转机的指示牌走一小段路,会看到一个重新寄存行李的地方,把行李交给工作人员就可以。
纽约 肯尼迪机场的这个装置挺有意思的。

肯尼迪机场(JFK),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昂贵的机场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场之一。
肯尼迪机场是世界著名的民用机场,始建于1942年,1948年7月1日首次有商业航班,并于7月31日正式命名为“ 纽约 国际机场”。是世界主要航空枢纽,也 美国 最 大城 市 纽约 市的主要国际机场。

繁忙的肯尼迪了机场,停机坪上密密麻麻停满了刚下降或准备起飞的飞机。远外跑道上,飞机在频繁地起飞与降落。

夜了,起飞了,我要到 墨西哥 了。

(九)众神之都,奥特蒂瓦坎

在阿兹特克人中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黑夜,太阳还没升起,诸神降临这个叫做特奥蒂瓦坎的地方。”诸神小组有四名成员,他们是星空女神、星月女神、羽蛇神和雨神。

——摘自《探秘阿兹特克》

前面也说了做这次行程的时候,好友借了7本书给我,其中一本就是《探秘阿兹特克》,书里面描写特奥蒂瓦坎是诸神飞向宇宙后留给人间的城市,阿兹特克人发现它的时候已经是一片废墟了。阿兹特克人以为这是神话中古代诸神的墓地,所以起名为“众神之都”,他们敬畏这座城市,把那些金字塔分别命名为“ 太阳金字塔 ”“ 月亮金字塔 ”,并把城市中心的 通道 命名“亡灵大道”。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就被这座迷一样的城市所吸引,于是把特奥蒂瓦坎定为这个旅程的第一站。
因为没有倒过时差,这天一早就醒了,反正醒了那就出发去特奥蒂瓦坎吧!

还没到奥特蒂瓦坎就远远看到天空中飘着的热气球,如果想坐热气球从高空看奥特蒂瓦坎遗址,可以提前上网搜热气球公司预约,有不同的套餐,个人感觉包含 墨西哥城 接送和参观遗迹的行程,比较方便省心,重要的是省钱。往返 墨西哥城 、热气球、参观特奥蒂瓦坎遗迹的行程参考价2900比索/人,一般早上05:30出发,下午13:30返回 墨西哥城 。我因为没有计划乘坐热气球,所以我没有查具体的信息。

奥特蒂瓦坎是一个曾经存在于今日 墨西哥 境内的古代印地安文明,它不象其它古印地安文明般在谱系上的脉络比较分明,关于特奥蒂瓦坎人的起源,迄今为止仍是未理清的谜,也没有任何人能证实该文明曾拥有文字并且留下资料记载。今日我们之所以知悉这文明的存在,除了是因为他们遗留下了巨大的遗迹可供分析证明外,一些与他们同时期的其他周边文明在典籍或绘画中提到关于特奥蒂瓦坎人的事情。
目前的考古推测,特奥蒂瓦坎人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在前200年时出现在 墨西哥 中部高原,是一个在奥尔梅克文明灭亡之后才诞生,约与马雅文明同期的古印地安文明。奥特蒂瓦坎这座城市大约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末,但不能确定具体的建城日期,大约在公元150年左右建造完毕,是一座人口约在5万人左右的城市。堪称当时整个美洲地区最早存在的城市。在这段期间,他们兴建了一个以南北走向的“亡者大道”(特奥蒂瓦坎遗迹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初级规模城市,亡者大道两旁的建筑物主要是金字塔和庙宇为主,之后围绕着亡者大道两旁的主建筑又逐渐扩了建各种平民使用与居住的建筑物。
特奥蒂瓦坎约在公元450年达到顶峰,推测当时人口大约达到了12.5万人到20万人之间,影响力遍及整个中 北美洲 ,是 欧洲 人到达美洲之前全美洲规模最大的城市。拥有规划合理的城市布局、巨大的建筑、精致的壁画等文化成就。但在公元550年左右,特奥蒂瓦坎的居民人数突然急速下降,大约在公元650-750年之间,特奥蒂瓦坎被彻底遗弃,最后消失无踪。没有人知道特奥蒂瓦坎衰败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地下水位变化带来的水供应问题,加速了这座城市的衰退,直到被彻底遗弃。说到这个原因让我想起最近这期《晓说》里高晓松与马伯庸聊大唐盛世的长安城(今天的 西安 )里提到,汉朝的长安城(今天的 咸阳 )之所以被弃用,是因为在 中国 古代大规模城市的生活垃圾的处理没有现代的科学,在城市内打深井一直到地下河,然后生活垃圾往里面。城市居住的人口越多,生活垃圾对地下水源的污染就越严重,当这个城市的地下水污染到不适合饮用的时候,就只能废弃这座城市了。所以关于废弃拥有20万人口之众的奥特蒂瓦坎,有人提出地下水源这样的假设也不是没有道理。
特奥蒂瓦坎人并不是用这个名字称呼自己,特奥蒂瓦坎文明消亡后,这地区的后继文明托尔特克人用他们使用的纳瓦特语(Nahuatl,一种 墨西哥 中部的印地安原住民语言)用来称呼前人,意指“众神造人之地”。根据特奥蒂瓦坎人遗留下的艺术创作判断,他们崇拜一名为特拉 洛克 的神明,是特奥蒂瓦坎的守护神。特拉 洛克 有两种不同的形象,其中男性版的特拉 洛克 是掌管降雨的神明,而女性版的则为掌管河湖的水神。在特奥蒂瓦坎人的绘画中可以看到许多叼著滴血心脏的神兽,因此考古学家研判该文明与其他 墨西哥 其它古文明同样,有拿活人祭献的习俗,用这方法来祭祀安抚掌管大地的神明。

特奥蒂瓦坎遗迹占地约83平方公里,由于在 西班牙 人登陆 墨西哥 之前,这里早已废弃荒芜无人居住,所以在 西班牙 人征服 墨西哥 各民族,大肆破坏印地安原住民建筑物,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文化时,特奥蒂瓦坎反而躲过一劫安然存在到今日。如今特奥蒂瓦坎是古代 墨西哥 文明非常重要的一个象征,并于1987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清晨的奥特蒂瓦坎在旅行团的大部队到来前还没什么游客,只有一些本地人在摆卖富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其实有不少与阿兹特克文明有关。
阿兹特克人极其崇拜美洲豹(又称美洲虎),认为美洲豹是美洲丛林之王,“谨慎、聪明、高贵”,是一种强大的动物, 并把最悍勇的武士叫做“美洲豹战士”(Jaguar Warrior) 与雄鹰战士(Eagle Warrior)。阿兹特克的所有男孩都要接受军事训练,每一个健全的男性满20周岁就必须投入到对外的征战中。阿兹特克拥有一个职业军人阶层,由贵族和作战勇敢的平民组成,每个阿兹特克战士独自生擒四名俘虏并完成祭祀后,就能获封为美洲豹战士或雄鹰战士。美洲豹战士和雄鹰战士与贵族、祭司一样拥有独立的土地可以参加国王宴会。

头戴鹰头饰物,手持长矛的威武雄鹰战士。

太阳历石工艺品,这块太阳历石的真品收藏在 墨西哥城 的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内,我将会在行程的最后一天介绍。

墨西哥 作家、诺贝尔奖得主帕斯说过 “死亡是 墨西哥 人最钟爱的玩具之一,是 墨西哥 人永恒的爱。”亡灵文化是 墨西哥 人从阿兹特克人那里继承来的,每年的11月1日在 墨西哥城 会举行隆重的亡灵节,节日当天, 墨西哥城 的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意在与死去的亲人一起欢度节日。按照民间风俗,11月1日是“幼灵节”,2日是“成灵节”。所以在 墨西哥 境内的每个景点、每家工艺品店内都有亡灵文化的工艺品出售。

我在奥特蒂瓦坎爬的第一座金字塔是位于亡灵大道南端东侧的羽蛇神庙,这曾经是奥特蒂瓦坎内最雄伟的壮观的建筑。羽蛇神(纳瓦特尔语∶Ketsalkoatl, 西班牙 语∶Quetzalcóatl,英语∶Quetzalcoatl,feathered snake,plumed serpent)是一个在中部美洲文明中普遍信奉的神祇,一般被描绘为一条长满羽毛的蛇形象。最早见于奥尔梅克文明,后来被阿兹特克人称为魁札尔科亚特尔Ketsalkoatl,玛雅人称作库 库尔 坎Kukulcan

爬上羽蛇金字塔前的平台,眼前的这个场景好熟悉啊!对,曾出现在电影《寻梦环游记》里,男主角米格在灵界寻找曾曾曾祖父的时候,曾从一条布满羽蛇雕像有阶梯走下来。

奥特蒂瓦坎的羽蛇神庙原本应该有七面阶梯,现存四面,这四面阶梯一共雕有366个魁札尔科亚特尔Ketsalkoatl的头像,这些头像都是突出的圆形头颅,脖子上装饰着11片花瓣的花形装饰。旁边还有还有一些面貌奇特、长着4只眼睛和2只牙齿的雕像,可能是雨神或者火蛇神。
羽蛇神庙的西面的阶梯保存得十分完好,清晰地呈现出特奥蒂瓦坎的建筑特色。

羽蛇神庙的庙基上还刻着许多精美图案和象形文字,但到今天仍没有人能破译这些识象形文字的内容。

离开羽蛇神庙,我沿着亡灵大道走向 太阳金字塔 。奥特蒂瓦坎内的野花小草长得很讨人喜欢,我边走边拍。

不少游客爬上亡灵大道两旁的建筑上拍照留念。是的,这里的每一个座建筑都配得上伟大这个词,来到了又怎样不狠狠地拍拍拍呢?

太阳金字塔 位于亡灵大道的东侧,是特奥蒂瓦坎遗址中最大、最古老的建筑,高63米的 太阳金字塔 是世界上第三高的金字塔。正面有台阶可以直达顶端,是世界上唯一可攀爬到顶的金字塔。
太阳金字塔 的塔基长225米、宽222米、塔高63米,共5层,体积100万立方米,与 埃及 的胡夫金字塔大体相等。基本上是正方形,四面正好朝着东南 西北 四个方向。塔的四面,都是“金”字的等边三角形,底边与塔高之比,恰好等于圆周与半径之比。 太阳金字塔 的每面各有91级阶梯,四面的共364级,加上塔顶平台共356级,正好是一年的天数。塔身的九层阶梯又分为18部分,刚好是阿兹特克人一年的月数。这些数字与天文学的巧合还是否人为的呢?答案可能要等考古学家在未来有更多的发现才能揭开。
太阳金字塔 的内部用泥土和沙石堆建,金字塔的外表都镶嵌看巨大的石板,石板上雕刻着五彩缤纷的图案。 太阳金字塔 的顶上是一座太阳神庙,但已经被毁。据18世纪 西班牙 历史学家的考证,当初 太阳金字塔 顶的这座神庙金碧辉煌,高大的太阳神像面对东方站立在神坛的中央,胸前佩带着无数金银、宝石饰物。每当太阳升起,阳光射入庙堂落在太阳神上,闪射着耀眼的光芒,神圣的形象使人肃然起敬。太阳神庙当年是活人祭祀的场所, 祭祀太阳神。
太阳金字塔 的天文方位很是人惊骇:天狼星的光线,经过南边墙上的气流 通道 ,可以直射到长眠于上层厅堂中的死者的头部;而 北极 星的光线,经过北边墙上的气流 通道 ,可以直射到下层厅堂。而每年春秋分中午, 太阳金字塔 西面第1层总会出现一道逐渐明亮的的笔直阴影,光线变化时间一直为66.6秒,因此被称为永恒的时钟。考古学家还在金字塔内部发现了用石雕水管组成的排水系统,其建造之复杂精巧,建筑技术之高超震惊世人。
太阳金字塔 内有一条长约6米的人造隧道通往金字塔中心下方的“洞穴”,这个天然洞穴被认为是奇 科莫 兹托克(Chicomoztoc)的住所,在纳瓦特尔的传说中,这是人类起源的地方。传说归传说,但在 太阳金字塔 中包藏着众多至今难解的谜团,希望未来考古学家们能发现更多的线索,为世人解开更多关于奥特蒂瓦坎的迷团。

成年人站在 太阳金字塔 上都显得如此的渺小,可想而知 太阳金字塔 的体积有多么的庞大。

爬上 太阳金字塔 看亡灵大道上荒废的建筑和如鲫的游人。当年这条城市中轴线上,特奥蒂瓦坎人也否也是每天这样来往走动呢?

爬上 太阳金字塔 看亡灵大道最北端的 月亮金字塔 la Pirámide de La Luna是最理想角度,我爬到每一层都往 月亮金字塔 的方向拍一张图片,越往高处走视角越开阔。

有不少游人静静地坐在 太阳金字塔 上,看着远处的 月亮金字塔 发呆。

当年奥特蒂瓦坎的统治者同样站在这个位置上接受20万臣民们的仰望与朝拜。在这么伟大的建筑之上,我也不免俗套坐下来,对着 月亮金字塔 脑补奥特蒂瓦坎曾经的繁华昌盛场面。

月亮金字塔 la Pirámide de La Luna位于亡灵大道的最北端,外形与 太阳金字塔 相似,也分5层,不过规模要要小些,塔前的宽阔广场可容纳上万人。 月亮金字塔 比 太阳金字塔 晚建约200年,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
考古学家对 月亮金字塔 进行挖掘,经隧道进入金字塔内部,观察发现Teotihuacan 人对他们的建筑功绩喜新厌旧。几百年间,这座金字塔经历至少六次翻新,每一次 新建 筑都较前巨大,并覆盖于旧址之外。第一座金字塔以小块砖瓦于公元100年左右建成。最外一层则全部筑以巨石,与广场周围后来同一时期兴建的金字塔风格一致。
在 月亮金字塔 下,考古学家发现了5个墓葬遗址。在这些墓葬遗址里有身首工异处的尸体、代表神力的动物、制作精美的献祭品等,每座墓葬各不相同,但都为了同样的目的:献祭。

站在 太阳金字塔 的顶端看 月亮金字塔 ,能清晰地看到 月亮金字塔 前面那个由12个祭祀的平台组成的广场,中央的那个平台据传是宗教舞蹈的场地。这个优美的组合,诠释了奥特蒂瓦坎人对美的追求。

月亮金字塔 不能爬到最高的位置上,但爬上第二层平台看亡灵大道就已经足够震撼,想像当年20万人站在亡灵大道上,仰望奥特蒂瓦坎的统治者在这里祭祀月亮神的壮观场面,不禁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奥特蒂瓦坎整座城市以中央大道-“亡灵大道”为中心,呈现严谨的格状结构。但这条城市主道并非真正呈南北向,而是向南偏离了15.5度。这一点让学者们困惑不已,多年来也产生各种不同的解释。上世纪70年代早期, 美国 科盖特大学天文学家兼考古学家 安东 尼·亚凡尼提出,亡灵大道以西90度的一个点,是二十 八宿 之一的昴宿星团在特奥蒂瓦坎被发现时落下的位置,而这个星团与古中美洲历法有关联。现已退休的 美国 达特茅斯 学院教授文森·梅尔史东声称,亡灵大道以西90度的点所标示的,是太阳每年两次(4月30日与8月13日)从“ 太阳金字塔 ”正对面落下的地点。而8月13日就是古玛雅人所认为的“世界初始日”。关于特奥蒂瓦坎创建者以这种特殊方式制定方位的原因,未有确切解释。科学家备感困惑,也将继续寻找线索,解开这个城市的诸多谜团。

在这里看 太阳金字塔 也是约好的角度,所以大部分游人爬上来后也会静静地坐一会。

从 月亮金字塔 下来,走进了旁边的绿咬鹃蝴蝶宫殿。绿咬鹃蝴蝶宫是20世纪60年代由考古学家Jorge Acosta在原来的位置上重建的一座建筑,目的是让人们了解特奥蒂瓦坎建筑的结构。绿咬鹃蝴蝶宫殿里庭院的柱子上雕着绿咬鹃和蝴蝶杂交的形像:前胸有蝴蝶的格查尔,这种格查尔和蝴蝶的组合是与夜晚,死亡和黑暗社会有关。

绿咬鹃蝴蝶宫的屋顶上画满了几何图案来做装饰,每个柱子的顶上都有一个根据特奥蒂瓦坎描绘的年度雕文的城垛。

美洲虎宫Palacio de los Jaguares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在绿咬鹃蝴蝶宫殿的旁边,考古学家认为这里是奥物蒂瓦坎的统治者或大祭师居住的宫殿,美洲虎宫的名字来源于这里保存下来的壁画 ,壁画上的美洲 虎尾 巴上有一排贝壳,暗示与水有关。 美洲虎的头上有格查尔羽毛。 它的一条前腿中夹着一个海螺放在嘴边,似乎要吹,海螺里有水滴滴下。

羽毛贝壳神庙建于公元200至300年之间,它隐藏在绿咬鹃蝴蝶宫的下面,可以通过美洲虎宫的其中一个房间进入,进入羽毛贝壳神庙的门上的带着羽毛的蜗牛石浮雕,因而得名。羽毛贝壳神庙里面有一个布满壁画的平台 ,上面画有鸟类和各种符号。壁画上的山峰座落在水面之上;土地上长出黄色的鲜花,这些也许是玉米的花;绿色的鸟类被考古学家认为是长尾小鹦鹉。 墙上画有一朵绿色的花,有四个花瓣,也许是指Chicomotzoc的神话或 太阳金字塔 中出现的“七个洞穴的地方”。

从绿咬鹃蝴蝶宫殿出来,通过旁边的商业街,走去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El Museo de los Murales Teotihuacanos。奥特蒂瓦坎里面种满高大的仙人掌,嗯,仙人掌是 墨西哥 给我的第一印象,此时我正在亲身感受这个国家,了解这个国家,并慢慢喜欢上这个国家。

仙人掌下面还长得许多的龙舌兰,龙舌兰在古美洲是一种重要的家庭经济作物。那个时候龙舌兰具有很多重要用途:叶子是建屋顶的材料,也是纺织衣物的纤维;叶子含有维生素A和B,可以食用和做成饮料;龙舌兰的刺可以当针使用;在宗教忏悔的时候是刺伤身体的惩罚工具;茎部(当地人称为龙舌兰的心)长得像一棵巨大的凤梨,多汁而含有丰富的糖分,非常适合发酵酿酒。龙舌兰酿成的酒是一种烈酒,当时是宗教的麻醉饮料,祭师相信饮用后可以帮助他们与神明的沟通(我怎样觉得是喝醉后产生的幻觉呢?)。在举行活人祭祀前也会给被献祭者喝,让其失去知觉或者降低反抗能力,让仪式顺利举行。

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El Museo de los MuralesTeotihuacanos前的三角梅此时正绚烂绽放。 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于1997年由贝特里斯‧弗恩蒂博士(Beatriz de la Fuente)主持创立,2001年放开,2006年进行扩建,里面收藏了大量考古作品,如雕刻的石头,陶瓷,黑曜石,当然还有大量的壁画碎片。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向游客展示特奥蒂瓦坎古城的另一面,奥特蒂瓦坎古城的建筑上曾经布满壁画作为装饰。
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由9个主题室组成,分布在13个小房间内,在这个博物馆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方面的艺术,代表了不同时期的特奥蒂瓦坎艺术(建筑,雕塑和绘画)的完美融合;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宇宙观和时间在特奥蒂瓦坎文化中的重要性。

步进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迎面是贝特里斯‧弗恩蒂博士BeatrizRamírezdela Fuente (1929年2月6日 - 2005年6月20日)的介绍,贝特里斯‧弗恩蒂博士是 墨西哥 艺术史学家,她主要研究前 西班牙 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奥尔梅克文化和前 西班牙 时代壁画的专家。

壁画

石雕

彩陶

壁画

壁画

石雕

石雕

小陶人

美洲虎壁画

壁画

从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出来,沿着亡灵大道回到停车场取车离开奥特蒂瓦坎。本来计划接着去 墨西哥 国立大学,然而在中美洲飓风季节每天下午3点后如约到来的暴雨打乱了我的计划。本来只是暴雨也没有所谓,但这天的暴雨夹杂着食指大少的冰雹,没有方向地拍打在汽车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巨响。 墨西哥城 里的司机好象已经习惯这种突然而来的暴风雨,行使在穿城而过公路上的汽车纷纷放慢了车速,整齐地打着危险灯在暴雨中前行。
雨越下越大,与同伴商量过后决定放弃 墨西哥城 大学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嗯,留点遗憾吧,才有下次再来的借口。

(十)来到色彩古巴,来到哈瓦那

这天坐11:15的航班飞往这次行程的另一个国家: 古巴 。先到机场的租车公司把车还了,然后办理登机,再买 古巴 的旅行卡,关于旅行的购物前面在 古巴 的攻略部分已经写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这次行程出发前我一直纠结要不要带无人机,因为 古巴 是明令禁止无人机入境的,如果入境时被查到就要暂扣在机场,等出境的时候提前去取回,但手续之繁琐、 古巴 海关的工作效率之慢,经常要磨到请航空公司帮忙才能拿回无人机。但因为我的行程是从 墨西哥城 飞 哈瓦那 ,然后从 哈瓦那 飞 坎昆 自驾3天后到 瓜纳华托 ,然后再回 墨西哥城 ,所以我如果带上无人机就意味着我必须带入 古巴 国境。在咨询了几个曾经带无人机入境 古巴 的朋友后,我决定冒险闯一次关。行李入境过机的时候,不知道是否 古巴 人们的行李太多,刚好我前面的一个本地人的行李有问题,海关工作人员顾着让他开工箱检查,没有认真看我的行李,反正我就这样顺利入境了。我的运气比较好,这个国庆假期有听到 中国 背包客带去的无人机被扣了。所以大家想带无人机去 古巴 ,请三思啊!

无人机拍摄于 古巴 的 特立尼达 安康 沙滩

顺利入境 古巴 ,从 哈瓦那 机场打车到国会大厦附近的民宿。房东已经在等我们了,房东的英语很好,给我们介绍了他的房子后,又介绍了 哈瓦那 好玩的地方和附近有什么好吃餐厅。
哈瓦那 市(La Habana)是 古巴 共和 国的首都及最 大城 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距离 美国 的 佛罗里达 州的 基韦斯特 南部仅90多海里(144 km),扼守着 墨西哥 湾通往大西洋的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哈瓦那 地处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宜人,有“ 加勒比海 的明珠”之称。 哈瓦那 分为旧城和 新城 两部分,旧城是建筑艺术的博物馆,拥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至今还留有许多 西班牙 式的古老建筑,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哈瓦那 除了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外,还有另外一大特色:老爷车。 古巴 现在有产于上世纪50年代的 美国 品牌老爷车约7万辆,包括旁蒂克、 普利茅斯 、道奇和雪佛兰等品牌。那些穿梭在大街小巷里的老爷车,让人恍如进了时光隧道,闯进了旧时光的美好年华里。多年来 古巴 一直遭到 美国 的经济封锁,无法从 美国 进口新车,加上政府限制当地人购买新车,使得这些生产于半个世纪前的 美国 老爷车得以保留和使用至今,也让 古巴 这个 加勒 比岛国有了“ 美国 老爷车博物馆”的美喻。
而这些色彩绚丽的老爷车现在成了 哈瓦那 街头最靓丽的风景线,每个来 哈瓦那 旅行的游客都会租一台老爷车在城市里兜兜风,感受这份 加勒比海 浪漫的情怀。

帅气的老爷车司机

在 哈瓦那 街头,有许多这种写着TAXI的人力三轮车,如果想慢游 哈瓦那 又不想徒步这么辛苦话,人力三轮车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人力三轮车司机看到我地拍摄,对我摆想了POSE,我当然不客气地按下快门啦!

哈瓦那 街头偶然会有这种甜品店,买了一块尝了一口,嗯,有点太甜了。

喜欢这个已经久违的公共IC电话,这些都曾经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元素,但随着时代的快速跌荡,已经成为我们对旧生活回忆的一部分了。

哈瓦那 街头的色彩浓烈的涂鸦

哈瓦那 有不少这种骑楼,我小时候曾经在骑楼上居住过,那骑楼有着特殊的感情。18世纪下半叶, 英国 人来到 印度南部 的贝尼亚库普尔(Beniapukur),这里气候炎热, 英国 人极不适应。于是,他们在住宅前加了一个外廊以遮强光,造成较为凉爽的环境,这种办法很快被当地人效仿,很快成为当地的建筑特色。随着 英国 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 南亚 、 东南亚 、 东北 亚,鸦片战争后传入 香港 、 广州 ,然后再北上到 厦门 及西入 广西 。我之前一直以为骑楼建筑是欧陆建筑与 东南亚 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没想到在中美洲的 古巴 也有这种形式的建筑。

哈瓦纳老城里满眼都是这种煞色彩明快的 西班牙 风格的建筑

还有随处可见的老爷车

哈瓦那 海滨大道上一座富时代感的艺术装置

海滨大道上的莫罗三世城堡Castillo de los Tres Reyes del Morro

在海滨大道上找了一辆老爷车,用这种最接地气的方式去快速了解这座刚刚来到、但在情感上又很熟悉的城市。

经过 哈瓦那 大剧院,匆匆按了一下快门,老爷车就已经开走了

哈瓦那 的 中国 城,但这个 中国 城已经没有华人居住了,在 美国 刚刚经济封锁 古巴 的时候,这里的华人就纷纷选择离开。

古巴 地处热带,人们都习惯了短裤吊带

老爷车穿过 哈瓦那 老城,往革命广场开去。

革命广场建于1959年,是世界最大的广场之一,面积达72000平方米。原名“公民广场”, 古巴 革命胜利后更名为革命广场,周围是 古巴 很多重要的机关所在地。广场的正中央是17米高的何塞马丁 大理 石雕像(Menmorial Jose Marti) ,何塞马丁是 古巴 最著名的革命领袖和诗人,雕像后面是142米高的瞭望塔,这是 哈瓦那 最高的建筑。广场南侧是 古巴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Comite Central de Partido Comunista de Cuba) ,这里是 古巴 最高权力机构, 卡斯 特罗和劳尔办公的地方,广场北侧是 古巴 内务部(Ministerio del Interior) 和 古巴 通信部。内务部的外墙上有巨大的切格瓦拉像,以及切格瓦拉的名言“永远向胜利前进”(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通信部的墙上的头像是另一位革命司令卡米洛· 西恩富戈斯 ,他与 卡斯 特罗当年共同领导了 古巴 革命的胜利。革命广场周围的建筑还包括 古巴 国防部、 古巴 国家剧院和国家图书馆。
革命广场为许多政治游行的举办地,也是古共中央第一书记菲德尔· 卡斯 特罗及其他政治人物在 古巴 经常阅兵和发表讲话的地点。菲德尔· 卡斯 特罗曾多次在此对超过100万的 古巴 人发表讲话,他的演讲时间通常为每年的5月1日或7月26日( 古巴 革命节)。
上世纪60年代, 卡斯 特罗在革命广场演讲的盛况(图片来源网络)

革命广场中央的何塞·马蒂(José Julián Martí Pérez,1853—1895)雕像与瞭望塔。何塞·马蒂是 古巴 卓越的诗人、杰出的民族英雄、伟大的思想家。他从15岁起就参加反抗 西班牙 殖民统治的革命活动,42岁便牺牲在独立战争的战场上,他短暂的一生完全献给了争取祖国独立和拉美自由的事业。

這幢大厦是 古巴 邮电部,大楼外墙上的是卡米洛· 西恩富戈斯 (Camilo Cienfuegos)的巨幅壁画。卡米洛· 西恩富戈斯 (Camilo CIENFUEGOS Gorriarán,1932.2.6-1959.10.28), 古巴 民族英雄,革命家。1959年10月28日,这位 古巴 革命军领袖因飞机失事而失踪在茫茫大海中。

外墙上挂有巨大的切格瓦拉像的 古巴 内政部大楼。切·格瓦拉( 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本名埃内斯托·格瓦拉(Ernesto Guevara),昵称切(El Che或Che),出生于 阿根廷 。他是 古巴 革命的核心人物之一,社会主义 古巴 、 古巴 革命武装力量和 古巴 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及领导人,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家、军事理论家、政治家、医生、作家、游击队领袖。
1951年12月29日还是医学系学生的格瓦拉,骑着摩托车出发游历了整个 拉丁美洲 ,并因亲眼目睹了贫穷的无所不在而深感震撼。他在这些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使他断定各地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平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结果,唯一的补救方法便是进行世界革命。这个信仰激励他介入了在总统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统治下的社会改革;在 美国 中情局暗中策动下被推翻,结束了当时不同凡响的意识形态。后来,格瓦拉在 墨西哥城 先后结识了劳尔· 卡斯 特罗与菲德尔· 卡斯 特罗,加入他们的七二六运动,怀抱着推翻亲美的独裁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的理想、乘着 格拉玛 号登陆 古巴 。
格瓦拉不久便在起义者间展露头角,晋升为副指挥官,并在为期二年、 成功 推翻巴蒂斯塔政权的游击战役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在1959年 古巴 革命 成功 后,他被授予 古巴 公民身份,担任 古巴 政府高级领导人,格瓦拉在新政府担任了数个要角。包括再审革命法庭期间被列为战犯者的申诉与行刑队、以工业部长身份实施土地改革、担任国家银行行长及 古巴 军队教学主任之职,并以宣扬 古巴 社会主义的外交家之名横越地球。而格瓦拉所训练的民兵部队也在猪湾入侵击退了美军,并为 古巴 带来了苏联核武弹道导弹,其随后在1962年引发了 古巴 导弹危机。
格瓦拉还是文笔锋利、创作丰富的作家与日记作者,著有影响深远的军事理论著作《游击战》,及关于他年轻时漫游美洲的旅行日记《摩托日记》。
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 古巴 ,到刚果 (金)、 玻利维亚 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他离开 古巴 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主流看法称他是自愿离开 古巴 继续革命,也有观点认为他是被迫离开,因为 卡斯 特罗与切·格瓦拉在对中苏交恶的看法上存在分歧。总之,他离开职务后便依序前往 非洲 刚果- 金沙萨 及 玻利维亚 进行革命,前者最终失败,而格瓦拉到了 玻利维亚 后,被当地由 美国 中央情报局协助的军队逮捕,并遭处决。。切·格瓦拉死后,切·格瓦拉的肖像已成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时代》杂志将格瓦拉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

在革命广场上逗留了20分钟,再次坐上老爷车回到海滨大道上。西沉的太阳落在海平面之上,太阳散发出来的光芒映红了此时的天空也映红了 加勒比海 。

站在 加勒比海 边,对面如此美的日落,看着太阳慢慢落下,然后消失在水平线下。

日落是一个感受时间移动的美好过程,每次在旅行遇到日落,我都愿意安静地站着、看着。

海滨大道上有不少本地居民在看日落,他们有的是一家大少,有的是情侣,有的好友知已。能与自己最亲近的人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瞬间,幸福!

到过 古巴 的这天是中秋节,太阳下去后没多久,月亮从西边偷偷地爬了上来,好美!赶紧把相机放在海滨大道的堤岸上拍下2018年的中秋圆月。是的,这年中秋我在 古巴 ,我在 哈瓦那 。

(十一)特立尼达,充满西班牙风情的小镇

特立尼达 Trinidad,这座始建于16世纪初的小镇,因 西班牙 殖民时期的建筑而闻名于世,是 古巴 也是美洲至今保存最好的殖民建筑群。并在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把 特立尼达 定为我在 古巴 行程的第二站,并提前让 哈瓦那 的房东帮忙约好了拼车前往。

拼车的司机准时来到民宿接我们,然后再到老城的另两家民宿接人,直到把汽车所有的位置塞满后开离 哈瓦那 老城,驶上前往 特立尼达 的公路。

“ 古巴 ”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思为“肥沃之地”或“好地方”。离开 哈瓦那 后一马平川的土地上密布丰富的植被,不经意间在茂密的丛林中出现几条小村庄,笔直的公路上偶然开过几辆车,时而看到在表情淡定的村民在公路边等待过路顺风车,在 古巴 就是这样的慢条斯理、有条不絮。翻开打印出来的 古巴 资料:接近1.8公顷的人均生态足迹、78.3岁的预期寿命、99.9%的识字率,其人类发展指数多年来一直维持在高水平。2006年成为全球唯一符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国家,2014年 古巴 首次迈入极高人类发展指数行列。是的, 古巴 的确是个“好地方”。

在路上看到一辆 古巴 的短途巴士,是用货车改装的简易巴士。在车厢的两边各装了一排简易的板凳供乘客使用,如果板凳坐满了,乘客可以随意站在车厢里任意一个地方上,乘客可以随时上下。这次在 古巴 没有体验过这种巴士,有点小遗憾。

走了大约一半路程,司机在一家餐厅停下来让大家下车休息,可以在这里吃午饭和上洗上间,如果不在餐厅里吃饭,上洗手间就需要付费啦。餐厅的门口有一家卖手工艺品的小店,出售木雕手工工艺品为主。其中手工木雕的老爷车非常有 古巴 特色,是送伴手礼的首选。
这些木雕的老爷车上画有 古巴 的国旗,阳光透过树丛洒落在老爷车的国旗上,庄严神圣。

一些体积较大的木雕老爷车的车门、车头盖和后尾箱还能打开,非常逼真生动

手工木雕的三轮摩托车TAXI,也是另一种富有 古巴 特色的伴手礼。

小店还出售 古巴 特色的木雕小人偶

还有画有 古巴 国旗的木雕水杯

木雕手鼓

还有各种特色手串

包装精美的小瓶朗姆酒,也是送礼的不错选择。

古巴 被 美国 经济封锁这么多年,我以为 古巴 人们会憎恨 美国 ,没想到我坐的这车头挂着 美国 国旗的圣诞树图案。

特立尼达 成立于1514年12月23日, 西班牙 征服者迭戈· 贝拉 斯克斯·德奎利亚尔(Diego Velázquez de Cuéllar)将其命名为至圣 特立尼达 镇(Villa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特立尼达 Trinidad,在 西班牙 语里是“圣三一”的意思。 特立尼达 这座500年历史的古城面积只有几个街区,但 西班牙 殖民时期的建筑,浓郁的殖民氛围使这座小城市成为 古巴 最吸引人的旅游景点之一。
司机把我们直接送到民宿门口,拼车有好处是点对点,省了两边民宿到车站的交通。大爱在特立尼过住的这家民宿, 西班牙 特色的建筑、精致的装饰、干净的房间、丰富的早餐、舒适的共用空间,还有满满的人情味。

下午暴雨如期来到 特立尼达 ,房东说这个季节每天下午都会有一场暴雨,让我们喝喝茶,休息一会再出门。

果然大约半小时后雨势减弱,我按奈不住要探索 特立尼达 冲动,冒雨出门。

走在特立尼过街头,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对,太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面米格奔跑经过的那些小巷。

暴雨把 特立尼达 冲刷得干干净净的,暴雨过后人们也陆陆续续出门,街上的行人也慢慢从了起来。

马 约尔 广场Plaza Mayor是 特立尼达 老城的中心,在广场的阶梯上会坐很多人,他们都低头看着手机或电脑。前面攻略部分也讲在 古巴 上网要先买上网卡,然后到指定的区域连接网络。是的,马 约尔 广场Plaza Mayor就是 特立尼达 可以连接网络的地方。因为暴雨刚过,这时在马 约尔 广场Plaza Mayor上网的人并不多,黄昏时分这里会坐满上网的人们。

马 约尔 广场Plaza Mayor上有一个小集市,出售纪念品为主,价格比半路上的小店要略贵。

围绕着马 约尔 广场Plaza Mayor有很多博物馆,战争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la lucha contra bandidos、 特立尼达 市历史博物馆Museo Historico Municipal de Trinidad、罗曼蒂克博物馆Museo Romantico等等。我在特立尼过一个博物馆也没有进去, 特立尼达 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博物馆,我更喜欢用自己的双脚走过那些可爱的鹅卵石街道,流连在这些彩色房子前,钻进一条条迷人的小巷子里。

在 古巴 这个曾经被 西班牙 殖民的国家,马车经常是他们生活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现在在一些地方还能偶然见到。

在这么美丽的小镇生活的狗狗都幸福的

古老的建筑,闲亭漫步的本地人,勾勒出 特立尼达 的美好

黄昏时分,爬上一家餐厅的二楼,在阳台放了一会无人机。但风太大了,没飞多高就屏幕里出现在大风警告,只好匆匆拍了几张就把无人机收了回来。
从高空可以看到 特立尼达 位于群山之中,在特立尼过附近的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里有70座炼糖厂,这些炼糖厂提醒世人,糖曾经占 古巴 经济的重要地位。

从高空看 特立尼达 颜色之绚丽浓郁,给每个来到这里的游人予深刻的印象。

这个角度的 特立尼达 红色的瓦顶、光滑的鹅卵石街道,越看越爱。

太阳下山前,天边堆起了厚厚的云层,我知道这天的日落有戏了。于是有餐厅的阳台上支起脚架,慢慢拍摄此时此刻的 特立尼达 。

太阳下山后,天边泛起了美丽的红霞

红霞退后,天完全黑下来了。

街灯打在光滑的鹅卵石上,反射出来的是厚重的历史沧桑。

特立尼达 的白天很美, 特立尼达 的夜晚更美,在 特立尼达 白天适合走街串巷感受这城小镇的生活气息,晚上可以找个餐厅点杯咖啡或喝杯小酒。在 特立尼达 浪费时间没有负罪感,因为这里值得。
晚安! 特立尼达 。

(十二)在特立尼达看海

在 特立尼达 位于勒加比海畔,离城市十几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很漂亮的海难: 安康 海滩。从想着早上天气好,就从 特立尼达 打车过来沙滩,不过这里跟 坎昆 的海滩是完全没得比,如果行程里有去 坎昆 的话,可以不来这里。
我们来得比较早,刚到的时候沙滩上只有我们几个游客,还有一些在沙滩上经常水上项目的工作人员在做工作准备。

沙滩上的两只乌鸦看到我们几个 中国 人,很是好奇地看着我们。

这个沙滩虽然海滩虽然没有太多惊喜,但人少安静,舒服。

草顶的太阳伞、沙滩躺椅、蓝天、白云,此时的我愿意静静地享受这份美妙的慢时光。

感觉在沙滩上看帅哥是我这些年旅行的保留项目,这个沙滩虽然人少,但还是有帅哥的。

经过我的面前还与我打招呼

在沙滩上呆了半个小时,感觉这时候的风小了,我又按耐不住拿出无人机。从空中看 安康 海滩原来是淡淡的粉红色。

从无人机的视角看这片沙滩,真的美太多了。嗯,同样的事物,换个角度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我让同伴们躺在沙滩上给我当模特,哈哈哈,辛苦她们啦,要知道 加勒比海 畔的太阳可是火辣辣的啊!

飞完一块电池,换电池后换个方向再拍摄,不过此时不断收大风警告,不敢飞太高,再匆匆拍了几张就收起了无人机。

(十三)特立尼达,色彩堆砌起的生活

色彩斑斓的殖民建筑、光滑的鹅卵石街道、来来往往的马车构成了 特立尼达 独色的生活。是的, 特立尼达 是一座用色彩堆砌起生活的城市,走在城市里的鹅卵石街道上,目之所及无不是饱和丰满的色彩。在这里最适合的旅行方式是抛开地图,随心所欲地走走拍拍,累了就走进一家餐厅点上一杯MOJITO,或品一杯香浓的咖啡。

走在 特立尼达 的大街小巷中,如同穿越了几个世纪,仿佛500年来时间从来没有在这里流逝。

街上的店铺前三三两两聚着闲话家长的当地居民

下雨了,街上的行人匆忙躲避。

在 古巴 只要看到有这个象锚的标志的房子,就是民宿啦,随时可以敲门进去投宿。

雨后,刷洗干净的房子,色彩更是清爽。

扯开云层投射下来的阳光,把蓝色的窗框映得更是层次分明。

特立尼达 遇到的当地居民,感觉他们没什么生活压力,每天悠悠闲闲的。

孩子们放学了聚在一起玩耍,好象没有像 中国 的孩子放学后不是做作业就是赶培训班。

下雨了,店主把挂在外面的衣服暂时收到店里面

停雨了,太阳出来了,她探头出来看阳光,我把她定格在这美好的光线下。

在 古巴 ,切格瓦拉无处不在,我到过的三个城市都能见到他的肖像。

在等待客人的餐厅服务员

除了炎热的中午,在特立尼过的街道上总能看到这样或站着、或坐着的人们

看到这家店,想起小时候我生活的那个小镇的合作商店,感觉和这里差不多。

我住的民宿附近有一家国营面包店,每天早上本地民们会来这里抢购面包。每盘面包出炉端上来,排前面的人会每人抢几条拿在手上,然后付钱,再用随身带着的 布袋 认真装好带回家。忘记了面包多少钱一条,只记得很便宜。

清晨的 特立尼达 街道上的行很多,感觉这时候所有的 特立尼达 的人们都涌了上街,行色匆匆中开始新一天的生活。我一边跟他们SAY:“HOLA”一边拍摄他们。
喜欢用我的双脚,用我的镜头去探索 特立尼达 ,用这样的方式去感受我看到的这座城市。

在一场暴雨前,我躲进了一家餐厅,与同伴喝着MOJITO,聊着各自的生活与以前的旅行。。。。。。旅行中,给自己留出一个停下来的时间,发发呆。这次停下来的时候,我留在了 特立尼达 ,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这个特色的 西班牙 殖民小镇。

坐着坐着,餐厅里忽然响起了热情欢快音乐,有一个组合开始了演奏,我拿起相机拍下又酷又帅气的他们。拉美人天生拥有出色的表演天份,他们跟随着强劲的音乐又唱又跳,把餐厅的气氛带到了高潮。

雨停了,雨水冲刷干净鹅卵石倒影着天空上美丽的红霞,让 特立尼达 的色彩更是丰富。

在特立尼过呆了一天半,越呆越喜欢这个小镇。嗯,喜欢一个地方有时候只需要一眼,有时候是因为深入的了解后的依依不舍吧。
游记写到这里,翻看着在 特立尼达 拍摄的每一张相片,怀念在这里渡过30多小时里的美好时光!

(十四)你好!西恩富戈斯

前一天在 特立尼达 闲逛的时候,跟一个只会 西班牙 语的的士司机用简单的英语单词和手语,约好了这天包他的车从 特立尼达 到 西恩富戈斯 然后再回到 哈瓦那 。这天起来,天气好好,拿起无人机,跑到民宿的阳台上飞了一把。拍下最后的、美丽的的 特立尼达 。

收起无人机,吃过早餐后,的士司机已经来到民宿接我们了,与民宿老板合照告别后,前往我在 古巴 到达的第三座城市: 西恩富戈斯 。

在 古巴 太阳从跃出地平线开始温度就随之上升,强烈的阳光能把人烤干,在公路上看到前车 皮卡 后斗里坐着两个曝晒在太阳下的人们,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在 古巴 的公路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如人力三轮车。

如马车

前面写 哈瓦那 革命广场的时候,有写到 古巴 邮电部大楼外墙上挂的肖像是 古巴 其中一位革命的先锋卡米洛· 西恩富戈斯 ,所以记往了这座建于1819年 西班牙 殖民时期的城市,它 古巴 海岸南部的城市,是 西恩富戈斯 省的首府。 西恩富戈斯 还是 古巴 主要港口之一,是砂糖、咖啡和烟草的贸易中心。
西恩富戈斯 拥有着与 古巴 其他地方很不一样的历史,它是一座有趣的城市。整个城市的街道向南北延伸着,街道笔直宽阔,被认为是19世纪早期, 拉丁美洲 殖民拓展的第一个、也是最杰出的典型城市,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现代化、卫生和秩序的新观念。所以在2005年 西恩富戈斯 古城Urban Historic Centre of Cienfuegos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来到 西恩富戈斯 第一眼看到的不是 西恩富戈斯 ,而是切格瓦拉。 前面写 哈瓦那 革命广场的时候,有写到 古巴 邮电部大楼外墙上挂的肖像是 古巴 其中一位革命的先锋卡米洛· 西恩富戈斯 ,所以记往了这座建于1819年 西班牙 殖民时期的城市,它 古巴 海岸南部的城市,是 西恩富戈斯 省的首府。 西恩富戈斯 还是 古巴 主要港口之一,是砂糖、咖啡和烟草的贸易中心。
西恩富戈斯 拥有着与 古巴 其他地方很不一样的历史,它是一座有趣的城市。整个城市的街道向南北延伸着,街道笔直宽阔,被认为是19世纪早期, 拉丁美洲 殖民拓展的第一个、也是最杰出的典型城市,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现代化、卫生和秩序的新观念。所以在2005年 西恩富戈斯 古城Urban Historic Centre of Cienfuegos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来到 西恩富戈斯 第一眼看到的不是 西恩富戈斯 ,而是切格瓦拉。

老爷车在 西恩富戈斯 也是随处可见

司机在城市中心的何塞马蒂公园放下我们,与司机约好时间后,我开始步行逛这座由 法国 人与 西班牙 人一起打造的 拉丁美洲 现代城市。 西恩富戈斯 和 特立尼达 是完全两种风格的城市, 特立尼达 有一种藏在山中遗世独立的的超然脱俗感觉,而 西恩富戈斯 则有 欧洲 城市的气势不凡,文艺高雅之感。

何塞马蒂公园中心立着何塞马蒂的雕像

何塞马蒂公园里还有其它的雕像,但我不知道是谁,有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哦。

何塞马蒂公园南侧的市政厅大楼

西恩富戈斯 天主教大教堂

离开何塞马蒂公园,我一头钻进了 西恩富戈斯 那些保护完好、色彩丰富的 西班牙 殖民风格的建筑群里。边走边与当地的人们SAY:“HOLA”

在 西恩富戈斯 遇到两家理发店,很像我生活的那座城市20多30年前的理发店:简易的工作台,墙上张贴着大量的海报,没有空调。这些都挡不住爱美人们的光顾,两家理发店里都坐满客人,理发师和客人们聊着笑着,巧手之下,一个个好看的发型产生了,客人满意地道谢然后离去。

路边的休息的本地居民

在某条小巷里,这两只刚出的小猫在东张西望,是要等待它们妈妈回不吗?

一扇美丽的窗花

走走逛逛,走进了一座免费的艺术馆,里面展览着一批印象画,还有一些殖民时期的老相片。

相片中左边的是凯旋门Arco de Triunfo,是为庆祝 古巴 独立而建。

费雷尔宫Mirador Palacio Ferrer,喜欢这粉嫩的蓝

西恩富戈斯 的窗 花都 要搞得这么别出心裁。

找洗手间走进了一家 西班牙 风格的高级酒店。从洗手间出来走错了方向,走进了一座蓝色的庭院里。庭院中心停用的喷水 池上 摆着一圈向日蔡,开始以为是装饰用的假花,走近才知道是真花。 欧洲 人爱用鲜花装点日常工作的习惯,随着长期的殖民统治也殖入了 西恩富戈斯 人的生活里。

在 西恩富戈斯 有大量三轮摩托车改装的TAXE,其中有一辆的前车胎上插着一支 古巴 国旗。

他们前面走过,三轮摩托车TAXE齐整地排列着,我冲他们举了举手中的相机,他们给我竖起了大指控。

我被这张画吸引了,看了她好久。然后举起相机拍,后面的那男人对我摆手,好吧,也一起拍了吧。

一个餐厅门口有一个乐队在表演,欢快的音乐,动听的声线,融洽的气氛,如果不是赶时间,我会坐下来点一杯咖啡慢慢欣赏。

阳光下的 西恩富戈斯 ,一切都是美好的遇见。

城市的边缘是港口,通向码头的栈道尽头一艘游艇正在驶离码头

在栈道上吹了会 加勒比海 的海风,看了看手表才知道已经快到司机约定的时间,我用2个小时匆匆来过 西恩富戈斯 这座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小镇,时间虽然短,但我记住了她的美。

(十五)哈瓦那的一天

这天是在 古巴 的最后一天,我把这完整的一天留给了 哈瓦那 。这天,我从 哈瓦那 国会大厦Capitolio Nacional de Cuba开始,慢慢去认识 哈瓦那 这座 古巴 的首都、 西班牙 新世界殖民地里最重要的港口。
哈瓦那 (La Habana)在当地人的习惯中一般特指城市里于 西班牙 殖民时期所建的部分,即 哈瓦那 旧城(La Habana Vieja)以及后来建造的中 哈瓦那 (Centro Habana)。 西班牙 腓力二世国王在1592年授予 哈瓦那 城市的封号, 1634年由皇家颁给 哈瓦那 “通往新世界的钥匙和西 印度 群岛的堡垒”的封号,证明其重要的地位,而这个封号一直铭刻在 哈瓦那 的盾章上。1553年 古巴 政府所在地从岛上最东面的圣地亚哥迁到了 哈瓦那 ,从而使 哈瓦那 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首都(de facto capital)。
哈瓦那 国会大厦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建成于1929年,国会大厦建成的时候是 古巴 政权处于 美国 权力控制之下,是由 美国 主建筑师仿 美国 华盛顿 国会大厦所建成,是 古巴 最具特点的建筑,是 哈瓦那 重要的地标,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国会宫殿之一。国会大厦自落成起,它便成为 古巴 众参两院所在地。不过,在1959年 卡斯 特罗革命之后, 古巴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里从此被改成了 古巴 科学院,成为一个陈列与展示类的博物馆。据说国会大厦里有一尊Statusof Public( 共和 女神)铜像,高度在世界室内塑像中排列第三, 哈瓦那 的地理原点就在铜像前,是镶嵌在 大理 石星星中的一颗24克拉复制钻石,但原钻现已丢失。

这天的行程之所以从国会大厦开始,是因为始建于1845年的帕塔加斯雪茄烟制作工厂营业部在国会大厦广场的边上。帕塔加斯雪茄烟工厂是 哈瓦那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雪茄烟工厂,是一个叫哈依梅·帕塔加斯的人所创立,这里原有将近400名工人,每天12小时轮班工作, 主要生产Cohiba(柯西巴)和Monte Cristo(基督山)两个品牌的雪茄。现在雪茄厂已经搬迁了,只剩下售烟的营业部。现在如果想参观了解 古巴 雪茄的制作过程,要到3公里外的新工厂啦。

这是烟厂以前的制作车间,这里还保留着160多年前的原来的模样。门口有工作人员守着,工作人员会阻止游客进去拍照参观。

我来到的时候守门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去哪里了,我就走进去拍了这张难得的相片。

买完雪茄后,我开始了暴走 哈瓦那 的一天。1838年4月15日正式开幕的 哈瓦那 大剧院,也是 哈瓦那 一座著名的地标,到现在这里经常还在芭蕾舞表演,而且水平非常高,门票价格很亲民,有时间可以来感受一下。

在 哈瓦那 大剧院对面的广场边上有定时开出的 哈瓦那 观光巴士,如果不坐老爷车的话,可以选择坐观光巴士熟悉 哈瓦那 这座城市。

哈瓦那 大剧院上飘动着 古巴 的国旗

Paseo del Prado是分隔 哈瓦那 老城区和中区的一条林荫大道,Paseo大道上停着非常多色彩绚丽、款式各异的老爷车,可以选一台自己喜欢去游 哈瓦那 ,超拉风!

美国 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在 古巴 首都 哈瓦那 居住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 del Medio。 My Daiquiri in El Floridita。”(我的Daiquiri在小 佛罗里达 餐馆,我的Mojito在五分钱酒馆。)是的, 哈瓦那 有两家因为海明威而著名的小酒馆,分别是Bodeguita和La Floridita。去到Bodeguita的时候,里面密密麻麻塞满了海明威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们,连门口都站满了在留影的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打消了我进去喝一杯Mojito的念头,继续去寻找海明威另一家最爱的酒馆:Floridita。

La Floridita的热闹程度和 La Bodeguita不相伯仲,门口也站满了前来膜拜海明威的游客。穿过门口密集的游客,我走进了La Floridita。La Floridita里面的空间非常大,餐馆分里外两层,外面是热闹的带驻唱乐队的酒足饭饱吧,里面是清静高雅的餐厅。

不知道是否我来的时间不对,相对外面热闹的酒吧,La Floridita的餐厅里面只有一桌客人在用餐,不过没有客人也好,我就可以 大方 地拍一张相片。不知道以前海明威是坐有哪个位置上喝Daiquiri呢?

在热闹的La Floridita酒吧里,我竟然找到了一张空的桌子,然后点了海明威最爱的Daiquiri。举起酒杯,轻轻泯了一口,Daiquiri浓郁热情的酒精充满了我的口腔,整个人的精神为之一震,怪不得海明威这么喜欢喝这里的Daiquiri。
到 哈瓦那 找一家小酒馆喝一杯Daiquiri或Mojito,是到 古巴 旅行其中一件必做的事情。

离开热闹的La Floridity酒馆,我往老城里四个广场之一的教堂广场走去。跟着手机GPS的提示,我穿过了一条条小巷子,在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巷子里,能近距离观察 哈瓦那 人们的生活细节。为了拍摄这些细节我放慢了行走速度,慢慢拍摄。

在一条巷子里遇见一只小狗,它态度认真地端坐在小巷中心。我蹲下来拍摄它时,它一动不动地配合我,直到我拍完了,它才趴了一下来休息。

哈瓦那 是一座能HODL得住任何颜色的城市,粉嫩的紫色在这里没有任何违和感。

鹅黄色和粉蓝色的小清新配搭,也很舒服。

充满殖民色彩的巴 洛克 式建筑,在 哈瓦那 老城随处可见

小巷里停着许多等客的人力三轮出租车,在不有客人的时候,司机们聚在一起聊天

走进了一家国营商店,里面出售的货物并不丰富,但这里的陈设让我找回了小时候逛镇上国营商店的感觉。

哈瓦那 老城是一座满布涂鸦的古城,走在老城的每个角落,几乎都能看到形形式式的涂鸦。

哈瓦那 的涂鸦用色大胆丰富,对很我这个好色之徒的胃口,举着相机拍了一路,生怕遗漏了任何一幅涂鸦。

为这些富 古巴 特色的艺术品,我一次次地按下快门。

在画着好看涂鸦的小巷里走着拍着,忽然闯进了一个开阔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座建筑恢弘的大教堂。嗯,我来到了老城里的教学广场。

哈瓦那 教堂广场建于十七世纪末,广场的北面就是修建于1748年的 哈瓦那 圣 哥伦布 教堂(Catedral de San Cristobal de la Habana),也叫 哈瓦那 大教堂,是一幢巴 洛克 风格的建筑。这座 古巴 最大的教堂,是为了纪念 哥伦布 而建,教堂里曾经摆放 哥伦布 的骸骨。
在 古巴 80%的国民信奉天主教,连革命领袖 卡斯 特罗也接受过洗礼。1998年, 罗马 教皇保罗二世访问 古巴 时, 卡斯 特罗亲自到机场迎接。教皇保罗二世在 古巴 会见完 卡斯 特罗后,就是在这座 哈瓦那 大教堂进行了中美洲访问的最后一场弥撒。因为这场弥撒,使得 哈瓦那 大教堂成为众多天主教信徒祈祷的圣地。据说, 美国 和 古巴 恢复邦交的牵线人就是现任教皇,不知道传闻是真是假,但从 古巴 境内存在的众多天主教堂可以看出,天主教在这个国家地位之重要。

走进 哈瓦那 大教堂,教堂内没有华丽的装饰,但无损它高贵的气质。

走进 哈瓦那 大教堂,教堂内没有华丽的装饰,但无损它高贵的气质。

教堂广场上的回廊上有一个铜雕像,不知道是 古巴 的哪位重要人物呢?

离开了教堂广场,在GPS的指引下,往 老广场 走去,在一家小店的门口看到一幅鲨鱼牙。

还遇到一群打扮成小丑模样的艺人往教堂广场方向走去,不知道是否到那边做街头艺术表演呢?

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 哈瓦那 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巷子。

这些看上去普通的巷子里经常会出现一座座华丽的巴 洛克 式建筑

经过一座教堂,当时忘记查是什么教堂了,里面的华丽的装饰把 哈瓦那 大教堂也比了下去。

哈瓦那 的 老广场 Plaza Vieja修建于 西班牙 殖民时期的16世纪,那个时候的 哈瓦那 老城里有另一个广场,就是现在的武器广场,所以那时候的这个 新建 的广场叫“新广场Plaza Nueva (New Square)”。后来这里成为一个露天集市,广场也改名集市广场Plaza del Mercado (Market Square),成为 哈瓦那 的商业中心。18世纪, 哈瓦那 又建了新的集市广场,为了区别广场再次改名。
在16世纪上半叶这里曾作为阅兵场,当时的行政长官准备将把这里用作军队操练之用,但这个决定遭到市民的反对,市民认为政府无权随意占用这个大众休闲娱乐的场所。经过协商,政府在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附近为市民另外建造了一个休闲广场,那个广场被称为新广场,这个阅兵场就叫做“ 老广场 ”。
老广场 曾经是 哈瓦那 最繁华、最喧嚣的地方,那时候所有的节日庆典都在这里举行,也是 哈瓦那 老城重要的贸易中心。在 西班牙 殖民时期,由于蔗糖业与烟草业的发展,促使奴隶买卖兴极一时, 老广场 也成为了买卖奴隶的地方。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被贩卖到 古巴 的 非洲 奴隶突破了60万。现在在 古巴 白人占72.8%,黑人占12.7%,印欧、黑白混血种人占14%,其他人种占0.5%。
自从18世纪起, 老广场 周边成为富商显贵的居住之所。但随着经济发展, 哈瓦那 老城的经济中心转移, 老广场 周边旧建筑慢慢被人们所忽视并日益破败。但 哈瓦那 老城正在进行振兴计划,现在 老广场 的原貌已经得到恢复,周边建筑也在逐渐修缮。焕然一新的建筑外墙,颜色鲜艳,使得 老广场 又有了几分 欧洲 城市的感觉。

在 老广场 遇到几辆马车,游客坐在上面慢慢悠悠地在老城里转,用这种慢速度去认识 哈瓦那 老城,好有穿越感啊。

离开 老广场 ,我来到了武器广场。武器广场建于1519年,是 哈瓦那 最古老的广场。在 西班牙 殖民政府统治的383年中,这里一直是政府大楼所在地,也是 哈瓦那 的市中心。武器广场的西边是 哈瓦那 总督府 Palacio de los Capitanes Generales 。总督府建成于1776年,是 哈瓦那 最具代表的巴 洛克 的建筑之一。1902年, 古巴 共和 国在此宣告成立,总督府作为总统府一直使用到1920年。广场 东北 侧是皇家力量城堡Castillo de la Real Fuerza,它是 哈瓦那 的第一所要塞。广场东侧是一座小殿堂El Templete,这座1827年建成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小房子是为了纪念 哈瓦那 建城以及1519年在 哈瓦那 举行的第一次弥撒而建设的,因此它旁边的木棉树被 古巴 人视为神树,每年11月中旬都有大量群众来此祈福。他们会绕树三圈,许下愿望,并掷下一枚硬币。据说这样愿望在来年就会实现。

广场东侧的小殿堂

广场 东北 侧的皇家力量城堡

武器广场上的旧火车头

在武器广场遇到几个穿着传统服饰的 古巴 女人,她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华丽繁复。

离开武器广场,我再次来到 哈瓦那 的海滨大道上,我想再次在海滨大道上看一次美丽的日落。海滨大道上的海神波塞冬雕像

停靠在海滨大道边上的小船,小船旁边的海面上飘着油渍,当地人说,两年前沿海滨大道的海水还是非常的干净,当地居民在这里游泳。但现在水质正在慢慢被污染,我在 哈瓦那 头尾三次,一次也没有看到有人在海滨大道下海畅游。

莫罗三世城堡是 哈瓦那 象征和地标性建筑景点,现在莫罗三世堡垒是一个博物馆,讲了大航海时代 古巴 被 西班牙 殖民者发现的历史以及当时印第安居民的生活状况。莫罗三世城堡晚上9:00有一场“ El Cañonazo de las 9”炮火活动,演员身着18世纪 西班牙 军服做表演。
我没有上岛去莫罗三世城堡,只有在海滨大道上换着角度拍摄它。

哈瓦那 人们虽然已经不下海畅游,但在海边钓鱼的习惯还是保留着,我几次从海滨大道走过,都有许多人在钓鱼,收获都还不错。

还有带只狗狗一起来钓鱼的。

太阳快下山了,我沿着海滨大道往民宿方向走去,边走边记录此时的光影变化。

准备钓鱼的情侣

太阳下山后,泛起了满天的红霞

某一座建筑上挂着 古巴 革命三巨头的头像

此时的红霞美到词穷

一个 古巴 人们在红霞下叫我拍摄他

能与知己好友一起看日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红霞慢慢退去,蓝色的天空慢慢包围着大地,包围着大海。

城市的灯光高起来后,再次映亮了海滨大道边上的海面。我站在海滨大道上看着华灯初上的 哈瓦那 ,想起在 特立尼达 安静的夜,相对此时哈那瓦繁华的夜,我更怀念在安静的 特立尼达 ,我感觉在那里我的心更踏实。

(十六)图卢姆,悬崖上的玛雅遗址

离开 古巴 ,重新回到 墨西哥 。落地 坎昆 机场后发现机场的所有ATM都取不了现金,计算了一下手上的现金,勉强能支撑到去这天的目的地图鲁姆,于是决定先提车,然后再一路找可以取钱或者换钱的地方。
从 坎昆 到 图卢姆 ,途中我们去了天然井Cenote Nicte-Ha,这次行程中去了三个天然井,后面集中写一下,现在先写 图卢姆 吧。到来到 图卢姆 已经是黄昏时分,到预订的民宿入住后,到超市买菜和找ATM取钱,结果还是没取到钱,还好这里超市可以刷卡,不然这晚连买食物的现金也没有了。

住的民宿离 图卢姆 玛雅遗址Tulum Archaeological Site十五分钟的车程,我们踩着景点开门的时间来到了售票处。
Tulum(发音: too-LOOM)的意思是墙,指 图卢姆 是一个有围墙的城市,这里是马雅人建造的最后一个城市。以前马雅人称 图卢姆 为 “Zama”意思是“日出之城”,从这裡可以看到太阳从 加勒比海 上升起。 图卢姆 的一边是濒临 加勒比海 的陡峭悬崖,另一边是3。3米高的围墙。 图卢姆 是唯一一个建在海边的玛雅古迹,也是玛雅文化里最后的城邦。
图卢姆 这个前 哥伦布 时期的玛雅城市,在当时是通往重镇 科巴 的主要贸易港口。 图卢姆 在十三至十五世纪时达到鼎盛,并且幸运地存在到 墨西哥 被 西班牙 人征服七十年后的约十七世纪初。 西班牙 人到达 图卢姆 时,这里还是一座正常动作的城市,导致 图卢姆 消亡的原因正是 西班牙 殖民者从旧世界带来的疾病。前面也写到玛雅人对 西班牙 人带来的疾病没有免疫力,所以玛雅人一旦遇到这些疾病就大批大批地死亡,生存下来的玛雅人为了躲避疾病纷纷放弃城邦,重新回到丛林生活。
从售票处沿着 通道 往里走就看到一条石头磊起来的围墙,从门洞穿着3。3米高的围墙,眼前阔然开朗,一座完整的玛雅城邦屹立在 加勒比海 畔。

图卢姆 修建的时候已经是玛雅文明开始衰落的时代,所以这座城邦的规模远没有其它的玛雅遗址壮观。古城内现在保存着超过60座的神殿、宫殿及柱楼等石头建筑群,但 石柱 遗址仅存十数根,大部分建筑的屋顶及屋梁已经毁坏塌下来了,不过还有不少的建筑上雕刻着图案花纹。

穿过遗址的中心部分,就是 加勒比海 了。 图卢姆 遗址内的沙滩现在都不让下去了,这里的沙滩是海龟的产卵地,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原因而封闭了呢?

这里看到的 加勒比海 很美很美,想想当年 图卢姆 的玛雅人好幸福啊,这里三面有坚实的城墙保护,另一侧的海岸线有天然的礁石保护,抵抗外敌入侵。然后白天可以站在这里看美丽的 加勒比海 ,晚上坐在海边看着银河从海上升起,这里就是真正的星辰与大海啊!

卡斯 蒂约Castillo大神殿,是 图卢姆 最著名的建筑,从这个角度看 卡斯 蒂约Castillo大神殿的确壮观。 卡斯 蒂约Castillo大神殿,是 图卢姆 最著名的建筑,从这个角度看 卡斯 蒂约Castillo大神殿的确壮观。

卡斯 蒂约Castillo大神殿虽然不算高大,但因其是唯一面对美丽 加勒比海 的大神庙,所以每天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来膜拜它。

图卢姆 玛雅遗址下面的这片 白沙 滩好美,可惜现在不能下去漫步了。

现在 图卢姆 玛雅遗址的主人是这些蜥蜴,在遗址内经常遇到它们。每次见到淡定它们,我都忍不住要拍下来。

(十七)科巴,隐藏在热带丛林里的玛雅遗址

开车离开 图卢姆 ,1小时后就来到了 科巴 玛雅遗址。 科巴 ( 西班牙 语:Cobá)原名为Co-Bah,意思为丰富的水资源。 科巴 位于热带雨林深处,由5个泻湖环绕着,这里是 尤卡坦半岛 最大的商业城市,中心地区与周边散落的建筑由放射状的道路连通,这些道路最远甚至延伸至 加勒比海 长达100公里以上。
据推测 科巴 的鼎盛期约有居民五万或者更多,那时候的 科巴 的建筑覆盖了约80平方千米。根据7世纪的玛雅文字记录, 科巴 的主要建筑多修建于公元500-900年间古典的时期中后期,但是 科巴 在此后一直有新的建筑被建起,而古老的建筑也一直被修复,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到14世纪 西班牙 人到来之前。现在的 科巴 遗址只挖掘了十分之一的地方,不同建筑之间距离较远,有部分的景点之间有收费的人力三轮车摆渡,大部分景点需要步行到达,建议来这里的悠穿舒适的鞋子,带上足够的水,帽子,太阳镜,防晒霜以及驱蚊剂。
在 科巴 遗址内,我第一次见到了玛雅人的足球场,在公元前1400年前,足球竞技的比赛风靡着整个玛雅地区。关于这种疯狂的竞技比赛,我会在后面 奇琴伊察 部分再写,因为那里有一个玛雅地区最壮观的足球场。

这个石圈就是 龙门 ,是的,你没听错,要把球顶进这个石圈就算得分。所以玛雅人的足球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的竞技比赛,关于比赛规则后面再详细写。

科巴 遗址内的非常多的石建筑

这是其中一座比较重要的金字塔,是一座祈雨用的金字塔。不能攀爬,只能在底下拍摄

科巴 遗址内的重要建筑有高达42米的“大金字塔”Nohoch Mul,这是玛雅文明中最高的建筑。要爬到Nohoch Mul金字塔的顶端,需要在金字塔陡峭的斜坡上攀爬110级台阶,而台阶上唯一的辅助工具便是固定在顶端的一根绳索,所以来爬这座金字塔一定要分外小心谨慎。

这110级台阶虽然爬得有点累,但爬累了的游客们坐下来休息的时候,也不忘摆拍各种POSE

随着慢慢爬升,底下的人也得越来越小,但景色也越来越壮观。

爬到Nohoch Mul金字塔的顶端,脚下是延绵到天边的热带丛林。只有经过努力的攀爬,才能看到这震撼的风景。

脚底下一些矮小的金字塔隐藏在远处的丛林里, 科巴 遗址只发掘了十分之一,这片丛林之下,还下埋藏着多少 科巴 玛雅的秘密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考古学家可以解开这里更多的迷团。

坐在Nohoch Mul大金字塔之端,看着眼前的这片丛林,第一次感受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气。脑补当年统治者或者大祭师站在这里对着脚下的臣民发号施令,底下万民齐声附和壮大的场面。如果到来到 科巴 ,Nohoch Mul金字塔一定要爬上去!一定要爬上去!一定要爬上去!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在 科巴 的丛林之巅,我也摆拍了一张

Nohoch Mul大金字塔上还有一些玛雅图案的石雕,虽然不知道这些图案所代表的寓意,但能这么近距离与这些千年前的符号对话,攀爬再辛苦也值得了。

(十八)奇琴伊察的库库尔坎金字塔

玛雅文明主要集中在现在的 墨西哥 尤卡坦半岛 , 奇琴伊察 是 墨西哥 玛雅古迹中最著名的一个,其建造时间大约在公元435到455年间。在公元1000年左右,中部及地部的玛雅城邦相继衰败时, 奇琴伊察 不但屹立不倒,发展与影响力达到了顶峰,政治力量的不断壮大,形成了玛雅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奇琴伊察 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所以每个来 墨西哥 的游客一定会到访的玛雅遗址。 奇琴伊察 “Chich’en Itza”的意思是“在伊察(人)水井口”。这个名称通用在前 哥伦布 时期, 奇琴伊察 在古代的史料中也被称为Uucyabnal,即“7个伟大的统治者”。 奇琴伊察 是一座建造在 尤卡坦半岛 的非凡石 头城 ,。遗址中最古老的建筑和金字塔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由托尔泰克人和玛雅人建造。

我前一晚住在 奇琴伊察 景区3公里处的一家酒店,一早就到景点售票处等待,所以我们是这天第一批进入 奇琴伊察 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游客。
清晨的 奇琴伊察 游客不多,在太阳的光线还没变烈前,我来到了 奇琴伊察 最著名的 库库尔坎金字塔 (Kukulcan Pyramid)前。 库 库尔 坎在玛雅文化中是羽蛇神的意思,被誉为是太阳的化身,即太阳神。羽蛇神主宰晨星、发明了书籍、立法,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玉米,还代表着死亡和重生,也是祭司们的保护神。羽蛇神与雨季同来,而雨季又与玛雅人种玉米的时间相重合,因而羽蛇神又成为玛雅农人最为崇敬的神明。在玛雅人眼中羽蛇神与犬神有同样高的地位。

库库尔坎金字塔 有4面,代表一年四季;每一面各有台阶94级,共364级台阶,加上塔顶的神殿共365级,象征一年365天;每一个露台都被一分为二,于是得到18,象征玛雅历法的18个月;露台共有52块石板,代表太阳历和宗教日历交汇时间的52年周期;4个边缘分别代表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
在金字塔的北边那面的台阶两边围栏底下雕有两个蛇头,每年的春分、秋分两天的太阳落时分,阳光透过金字塔的边上的缺角,落在台阶两边的围栏上,形成的一串等边三角形阴影与底下的蛇头连接在一起,成为一条动感强烈、栩栩如生的飞蛇,这种神奇的景观被称为“光影蛇形”。春分那天飞蛇由上至下游动,仿佛从神庙中往下爬动;秋分那天飞蛇从下往上游动,感觉飞蛇要爬回神庙,每年有无数的游客为一睹这建筑与天文结合的奇观,会在春分、秋分这两天来到 奇琴伊察 观看飞蛇重现。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段这个奇观的视频,其光影的精准,可以称为奇迹。因为那段视频带给我的震撼,萌发了我到 奇琴伊察 来看 库库尔坎金字塔 的念头,才有了这 墨西哥 的旅程。
库库尔坎金字塔 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就是站在金字塔前用力拍手,会人金字 塔里 传回鸟叫的声音,在 奇琴伊察 的足球场中间拍手,也会有回声,这个后面写足球场的时候再细细介绍。
从这些建筑细节能知道,当时的玛雅人已经拥有精湛的建筑技艺、丰富的天文知识与几何知识,并把这些技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修建出了 库库尔坎金字塔 这样伟大的建筑,让今天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都由衷地赞叹。

库库尔坎金字塔 是 奇琴伊察 最高的建筑,总高30米。9层渐次减小的四方塔身共高24米,顶部为高6米的方形神庙。神庙中的红色美洲豹石雕周身镶有玉石碎片等饰物,庙内两根圆柱上的羽蛇神浮雕的风格显示这时期的玛雅文化受到一些托尔特克文化的影响。

库库尔坎金字塔 的东面与北面是已经进行修复,而南面和西面侧保留着重新发现时的原貌。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修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游人直观地认识金字塔当年的模样,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还能看到金字塔的原本状态。这天我在不同的时间,围着 库库尔坎金字塔 转了好多圈,每次从修复面转到原貌面时,都出现古老与现代对话的感觉,每转一圈都有一种穿越的错觉。

相比已经修复的那两面,我更喜欢原貌的这边,它更能呈现 库库尔坎金字塔 见证 奇琴伊察 千年来由繁荣、鼎盛到衰落、荒废的沧桑变化。嗯,是的, 库库尔坎金字塔 是玛雅文明兴衰的参与者,是历史交替的见证者。

古代中美洲城市中,在旧金字塔之上加盖更大更雄伟的金字塔是一种惯例, 库库尔坎金字塔 正是其实例之一。考古学家在金字塔北面阶梯上发现的一个入口通往一个隧道,人们在隧道内可以沿着掩盖在金字塔内部的老金字塔的台阶向上攀登,直到顶端,并能见到刻在石头中,漆成红色镶着玉点的羽蛇神王的美洲虎王冠。内部老金字塔的设计据说是按照月亮历而来,而外面的新金字塔则是太阳历。

库库尔坎金字塔 顶上的神庙,当年的统治者正是站在这上面进行祭拜仪式与接受万民敬仰。

这天,我在 奇琴伊察 里呆了几个小时,从太阳初升到正午猛烈阳光下,再到风雨欲来前的 库库尔坎金字塔 我都看到了,也拍了下来,下面的发的相片只是记录我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不同角度所看到的 库库尔坎金字塔 。

春分与秋分的当天,太阳光就是透过 库库尔坎金字塔 边的这些层层渐收的平台边角,把阴影投射在有雨蛇神像的台阶的栏杆上,形成“光影蛇形”的奇观。

库库尔坎金字塔 的西面

从足球场拍摄的 库库尔坎金字塔

风雨欲来的 库库尔坎金字塔

(十九)奇琴伊察,玛雅人最伟大的城邦

公元十到十一世纪,来自 墨西哥 高原的托尔特克人(Toltec)沿着 乌苏 马辛 塔河 (Rio Usumacinta)入侵 尤卡坦半岛 的城邦,很快佔领了整个 尤卡坦半岛 。托尔特克人选择了玛雅人建於九世纪的 奇琴伊察 作为在 尤卡坦半岛 的据点,並且在此 大兴 土木,并运用了大量托尔特克建筑手法与图案,以替玛雅文明的元素。托尔特克人在此活跃了两百年多年,1221年左右,玛雅人发动起义,推翻了 奇琴伊察 的统治。玛雅人各个城邦的首领商议建立一个政治中心,命名为“玛雅潘”,意为“玛雅人的标准”。

奇琴伊察 是一座伟大的城邦,它里面名气最大的建筑非 库库尔坎金字塔 莫属,但除 库库尔坎金字塔 以外的其它建筑都非常宏伟,巧夺天工。

武士神庙 Temple of the Warriors是一座托尔特克人修建的伟大建筑。方形的顶端有着大型的雕刻和石刻,这是传统玛雅建筑所没有的,专家相信这是托尔特克人统治带来的 新建 筑风格,武士神殿的上层有一座著名的查克莫天使Chac Mool(现收藏在 墨西哥城 的 墨西哥 国立人类学博物馆),这座查克莫天使是大量同时期的查克莫天使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现在研究古代托尔特克人文化的重要史料。
走到 武士神庙 时,太阳已经发出它能把人拷干的威力,因为之前在奥特蒂瓦坎晒伤过,所以我没有勇气在烈日下走到可以正面拍 武士神庙 全景的位置去拍摄,只躲在树荫底下从侧面拍下壮观的神庙。

从网上搜了一张从高位拍摄的 武士神庙 全景图,从这全角度看之座伟大的建筑,惊叹托尔特克人建筑技艺之高超。

武士神庙 周围密密麻麻立着 石柱 群,每根柱子的每一面上都刻满着从老鹰、美洲豹、战士、花草植物等繁複的图案,托尔特克工匠当年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与心血才雕刻出这个巨大的 石柱 建筑群。

石柱 上的武士雕像

离开 武士神庙 ,沿着旁边的 通道 走,就是千柱广场了。

千柱广场是一个边长150米的方形广场,上面密布着过千根 石柱 。据说方形柱子代象征是将军,圆形柱子象征是武士,传说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一名战死的勇士。最初千柱广场的柱子上有屋顶及雕刻修饰,但屋顶是用什么材料修建已无法得知,可能是模板或茅草。据考证,千柱广场是一个大集市,从千柱广场的规模可以想像当年的 奇琴伊察 居民人口之多,城市是何其的繁 荣昌 盛。

千柱广场一些偏避的地方,没有修复的 石柱 只剩断岩残垣,倍感荒凉。

离开千柱广场,我来到了 奇琴伊察 的一口天然井,这里除了是水源外,还是一个祭祀场所。前面我有提过,天然井cenote是玛雅人的主要是水源,在 奇琴伊察 有三个天然井,提供 奇琴伊察 居民的饮用水。其中两个存在至今,其中一个就是著名的 献祭之井 Cenote of Sacrifice。
通过一条两边布满出售旅游纪念品小摊的林荫小道,我来到了击 献祭之井 Cenote of Sacrifice前。在直径大约60米,深35米的 献祭之井 井口有一座祭祀雨神恰克的的神庙,每年春天祭司在神庙求雨祭祀后,会把供品玉石、金饰、花瓶、和翡翠碗等等投天然井内。如果遇到大旱之时还会举行活人祭祀,先挑选妙龄少女,在祭祀当天献祭的少女先沐浴装扮,由祭司主持举行祭祀后,少女就会被投进祭井献给雨神恰克。

透过井口四周生长的茂密植物,看到天然进内浑浊的绿色井水,不其然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奇琴伊察 的 献祭之井 Cenote of Sacrifice是一个令人敬畏的自然奇观,1877年, 美国 探险家爱德华•H• 汤普森 使用当时笨重的潜水装备,多次潜下了 献祭之井 进行打捞,从井底臭气熏天的淤泥里,挖出大量祭祀给雨神恰克的精贵供品,但也打捞出来一些少女骸骨,这一些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古老传说里关于活人祭祀的真实性。

我离开令人生畏的 献祭之井 后,来到 奇琴伊察 的足球场地。在中美洲各文明遗址里几乎都少不了球场,从奥尔梅克文明到玛雅文明和托尔特克文明无一例外。比赛所用的球是硬胶球,队员可以用手以外的身体任何一个部位(一般使用肘、腰及膝)传球,球不能落地,并要把球送进对方的石环之内,这点规定是不是觉得跟足球有点像?

在 奇琴伊察 遗址内的7个球场,其中在 库库尔坎金字塔 西北 面的球场最具代表性。这个球场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场,长166米,宽68米。球场的东西两面建有高大的石墙,比赛的时候观众站在石墙上为两边的队员打气。

石环这么小,还这么高,不知道当时的玛雅人要练习多长时间才能掌握把球送出石环的技能。

石墙的底部有关于球赛的雕刻,有激烈比赛的场景,也有不同球员的形象,其中有一幅的内容是一个球员被斩首献祭给神,他的鲜血喷涌而出。 奇琴伊察 的玛雅人与托尔特克人都相信如果能把自己奉献给神灵,上一件无比光荣的事,这样做之后他们就能得到更好的来生。
据考古推测在球赛获胜一方的队长将会把头颅奉献给神灵,在那时候时候,能在比赛获胜后把头颅献给神,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是整个家族的荣光。
下图这幅雕刻记录着 奇琴伊察 当时球赛规则的血腥。中间低下位置的圆圈是一个蹴球,球里有一个头颅,传说当时使用的球里面包着一个头骨,这个传说是否属实,现今还没有具体的证据。蹴球的右边是一个跪着的人,他的头颅已经被砍下,鲜血喷涌而出,旁边有一个祭司提着他的头颅。

在球场的北面是一座神庙,比赛结束后祭司就会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砍下获胜方队长的头颅。然后祭司把头颅提到球场后面的骷髅台前,交给石雕工匠,工匠把献祭者的头颅雕刻下来后镶砌在骷髅台上,宣示其功迹,让后人敬仰。

骷髅台呈大写的T字型,横的边长60米,竖的长12米。这面刻的骷髅每个都不同,有胖有瘦。站在骷髅台前,我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在天文、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在当时已是高度主文明的程度玛雅与托尔特克,很难想像在宗教上却是如此的血腥。

骷髅台旁边就是“老奇琴”,老奇琴是 奇琴伊察 南面的一组建筑,包括最早的神庙Initial Series Group、阳具崇拜神庙Phallic Temple、巨龟平台Platform of the Great Turtle、猫头鹰神庙Temple of the Owls和猴神庙Temple of the Monkeys等等。当时跟着一个 台湾 团的导游蹭了一下讲解,但介绍得比较简单,现在已经分不清在老奇琴里拍的相片具体是哪座神庙。

雨蛇头装饰在 奇琴伊察 内无处不在。

这2张好象是在猴神庙Temple of the Monkeys拍摄的

在 奇琴伊察 内的很多座已经风化了的查克莫天使。查克莫天使是一种独特的中美洲人物造像形式,雕像头部向侧面旋转90度,以手肘支撑上半身,于胸前放置一个碗或盘子状的容器。查克莫天使雕像各体之间有较大差异,有些头部转向左侧,有些转向右侧,有些头部上仰,还有一些头部是可以转动的。雕像姿势可能平躺,可能侧卧,有些腹部低于胸部和膝盖,有些侧持平。查克莫天使常被置于矩形基座上,与献祭石和献祭王座起来。大部分的查克穆尔雕像是不带有复杂装饰的,但是也有一些用鹿角作了丰富的装饰。 奇琴伊察 和 图拉 (Tula)的查克穆尔是士兵样貌的年轻人的造型,但是米却肯州的雕像造型是满脸皱纹的老男人,并且表现了勃起的阴茎。
查克莫天使喻意水,经常和雨神特拉 洛克 联系在一起,传说他有联通现实与神界的能力,就象神与人之间的使者。查克莫天使是死去的武士的象征,他胸前有一个碗形容器,这个容器被称为cuauhxicalli,是用专门用来盛放人类心脏祭品,表示手持供品献给诸神的活人祭品。查克莫天使的雕像最早出现于大约公元9世纪的 墨西哥 谷和 尤卡坦半岛 的北部。

鹰 和美 洲虎平台 Plataforma de las Águilas y los jaguares / Platform of the Eagles and Jaguars在骷髅平台的旁边,这里被认为关押作献祭品的俘虏。
鹰 和美 洲虎平台上有很多雕刻,刻着鹰 和美 洲虎抓着人的心脏,还有围绕着的响尾蛇。

下面这张雕刻描写了迷信的玛雅人在出征前,会让祭司作法请来雨蛇神助他们旗开得胜。武士身上飞出数条蛇,代表雨蛇会帮他们迷幻敌军,让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俘虏敌人(玛雅人、托尔特克人、阿兹特克人在战争中并不以杀敌多为荣,都以能俘虏多少敌人为荣),得到战争胜利。

响尾蛇雕刻

一些雕刻上还残留着色彩,向游人展示在那个年代,这个平台曾经色彩绚丽

球场的东南角就是美洲虎和盾牌神殿Templo de los jaguares y escudos

美洲虎和盾牌神殿底下的 石柱 上雕刻着响尾蛇,残留的部分的石板上雕刻着美洲虎。

埋藏在地下千年的美洲虎王座已经失去了上面的红漆,镶嵌在上面的玉石也不见了踪影。在美洲虎王座后面残破并已经褪色的壁画上描绘了一场战争。

壁画中刻着许多穿着整齐的武士,身穿盔甲,头上的头盔上插落代表地位的羽毛,手持武器,形像逼真,栩栩如生。

在 奇琴伊察 内的一些固定位置上有不少出售富有当特色的工艺品与旅游纪念品的小摊,其中用黑曜石做成的小匕首非常有特色,如果不是担心后面还有几程飞机,怕会有损坏( 墨西哥 的小摊主并会从游客的角度去考虑包装,他们很多时候只会用一张薄薄的纸简单包一下),也担心入境 中国 的时候被查扣,所以忍住没有跺手。

富当地特色的冰霜贴,但做工真很粗糙,不忍下手。

墨西哥 是世界是产银最多的国家,有“ 白银 之国”美誉,所以在 奇琴伊察 内有很多卖的银饰的小摊。因为来之前一个生活在 墨西哥城 微信好友提醒我,在 墨西哥 买银器要会看成色与手工,才能买到性价比高的特色银饰。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在世界各地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首饰,我都会觉得它们来自 中国 ,产自 义乌 。

美洲虎勇士与神鹰勇士

离开 奇琴伊察 时在景区门口看到晚上灯光秀的广告,用灯光重现雨蛇神出现的“光影蛇形”应该挺值得一看的,可能我来的这晚灯光秀表演暂停,可能这是留给我下次再来的借口吧。
再见 奇琴伊察 ,一座神奇的古城,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一个值得花时间慢慢看慢慢逛的景点。

(二十)天然井,玛雅人的生活水源

离开 奇琴伊察 ,来到5公里外的IK KIL天然井Cenote IK KIL,其实这是我这个行程中到达的第三个天然井。IK KIL天然井的设施很完善,有餐厅与度假屋,景观也很漂亮,但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因为这里失去了它原本作为玛雅人水源的功能,已经完完全全是一个旅行景点。

CENOTE 是 西班牙 语 “天然井”的意思,玛雅人称之为“圣井”。 尤卡坦半岛 主要由石灰岩和珊瑚岩构成,在千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岩层被地下水溶蚀成大大小小的空洞,形成了无数的溶洞与地下河。当海平面的深度与地下水位相当,这些溶洞就会充满 淡水 形成一个个清澈蓝色的水池。
这些溶洞的顶部岩层在不断被溶蚀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薄,溶洞顶部坍塌后让这些黑暗的溶洞透进了光亮,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美丽天然井。这些天然井也就是 尤卡坦半岛 上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所以倍受生活在这里的玛雅人和托尔特克人的崇拜。

IK KIL天然井深约28米,天坑口宽大约26米。天然井内直径约60米,最深的位置约40米。坐井口往下看像一块蓝宝石色的镶嵌在天坑底部,清澈湛蓝,非常漂亮。

天然井是玛雅人的生活水源,现在还是一些玛雅部落的饮用水,所以进去游泳之前一定在先淋浴,然后穿过沿溶洞地形修建的阶梯走到天然井的底部。

我带着Gopro运动相机跳进了IK KIL天然井,从底部往上天空拍摄,从井口垂下来的藤蔓给这个已经很商业化的天然井增添了几份秘密气氛,不知道当年玛雅是否扯着这些藤蔓从井口进入这IK KIL天然井探秘呢?

游到IK KIL天然井井口的中心位置,仰望天空,非常震撼。

从这个角度拍摄的藤蔓从井口往四周扩散,带来吏震撼的视觉冲击。

前面说了IK KIL天然井是我到达的第三个天然井,而我第一个去的天然井是离 图卢姆 附25公里的Nicte-Ha天然井Cenote Nicte-Ha。这是一个还没有很正式开始的天然井,虽然也需要门票,但里面除了修建了一些简易的洗手间和更衣室外,就是一些小卖部和出租浮潜装备的店。对,这里还可以洞潜,我到达的时间有点晚,到达的时候看到一个潜水的队伍刚刚回来在收拾潜水装备。
Nicte-Ha天然井内有两处天然井,其中一处是可以沿着洞穴原生态的地形慢慢游一圈,当然最好的租上浮潜的用具潜一圈,这样可以看清楚底下复杂有趣的地形和那些陪伴左右的小鱼儿。
从天然井里往外拍,就能看清楚洞外的一切还保留着本来原生态的面貌。在里面畅游,感觉自己看到的一切就是当年玛雅人所见。

Nicte-Ha天然井内除了用木板搭了一个小平台方便上下水,其它没有任何改变,因为没有加装电灯,这里4点半就一定要上岸,不然在漆黑洞内有机能有危险。

我去的第2个天然井是从 科巴 去 奇琴伊察 路上的 Xkeken天然井Cenote Xkeken。Xkeken天然井比Nicte-Ha天然井的设施稍为完善一些,但没有IK KIL天然井的商业,但Xkeken天然井是我去过的3个天然井里最喜欢的一个。
沿着昏暗的阶梯走进Xkeken天然井内,感觉眼前的所见太熟悉了,这里太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面男主角米格在灵界里被扔进去的天然井,也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井口里面一个大面积的天然井,然后在井口下面有一堆浮出水面的岩石,米格被扔进天然井后,就是在一堆浮出水面的岩石上与他父亲相认的。那场景与这里真的太像了。

从网上搜了一张 美国 国家地理的Xkeken天然井的相片,是不是很有感觉? 尤卡坦半岛 上的非常多天然井,前面到2个是我做行程的时候就决定要去,我喜欢这种原生态的天然井,在这里能感受到玛雅人生活的点滴气息。
到 尤卡坦半岛 旅行,一定要到天然井去看看这些玛雅人的生活水源,在里面畅游是一种很棒的体验哦,记得不要错过。

(二十一)在坎昆遇见最美的加勒比海

离开IK KIL天然井没多久,暴雨再次如期而至,伴随着我们走了100多公里,一直快到 坎昆 我们才冲出雨云,再次走进阳光明媚中。
来到 坎昆 顺利找到预订的民宿,民宿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推荐了 坎昆 最漂亮的海滩:Playa ballena。在夕阳的伴随下,我们来驱车来到了Playa ballena海滩。

发一张 坎昆 的地图,Playa ballena海滩在地图的海豚海滩附近。 坎昆 可以玩的地方非常的多,除了不同位置的海滩,还有各种水上项目,还有玛雅博物馆。因为 坎昆 是一座旅游城市,所以这里还有不少大型的SHOPING MALL,各种一线的奢侈品牌应人尽有,可以在这里尽情买买买。我因为没有去逛这些名店,所以不知道具体价格。

来到Playa ballena海滩停好车后,穿过停车场看到Playa ballena海滩时不禁由心地赞美:在这里看到的 加勒比海 真美。

蓝色的天空、湛蓝的海水、被晚霞映红了的沙滩、呢喃细语的情侣,此时此刻的Playa ballena海滩是浪漫的,是多情的。

站在海滩上,面前的 加勒比海 倒影着天上的晚霞,给忧郁湛蓝的海水加了一丝温暖,让 加勒比海 变得容易亲近。

我走下海滩,让 加勒比海 的海水冲刷着我的双脚,不能下海畅游,用这种方式去亲近 加勒比海 也很舒适。

一对情侣牵着手面着 加勒比海 ,他们是在海誓山盟么?每次看到这种浪漫的画面我都会拍下来,然后发到网上去虐单身狗。哈哈哈。。。。。。是的,我也是单身狗,但我拍多了,已经免疫啦!

在Playa ballena海滩看着天上的光影变化,从红霞满天到慢慢散去,我用相机记录下这天我所看到的 加勒比海 。

红霞为Playa ballena海滩渡上华贵的金色,但并不会觉得俗气,因为 坎昆 的勒加比海HOLD得住这份尊贵。

喜欢站在这里看 加勒比海 的潮涨潮退,看 加勒比海 的波涛汹涌,看 加勒比海 的去卷云舒。。。。。。喜欢此时 加勒比海 的浪漫气息。。。。。。喜欢这里所有的一切一切一切。

直到天完全黑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Playa ballena海滩。。。。。。。在写这段游记的时候,在 加勒比海 看日落的一个个画面再次清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加勒比海 的日落是一份值好好珍藏的记忆。

第二天当飞机飞离 坎昆 时,我从空中拍下了 坎昆 加勒比海 绵长的海岸线,希望有一天我会再来到这里看海,重温这份美好的浪漫。

(二十二)瓜纳华托的日与夜

从 坎昆 飞 瓜纳华托 只要1个半小时,这天不知道有什么重要人物到访 瓜纳华托 ,机场上戒备森严。在机场的控制 塔下 停着一架军用直升飞机,旁边整齐地停了一溜商务车。因为要给这个重要人物让路,我们的行李等了很久才拿到,再打车到离机场35公里外的 瓜纳华托 ,已经比原计划晚了一个多小时。

瓜纳华托 在1554年建城,于1741年设立为城市。 西班牙 语“Guanajuato”自 墨西哥 土著族群 塔拉斯 坎语的“Quanaxhuato”或“Kuanasiutu”,意思是“Hill of Frogs”(像青蛙的岩石),在当地的宗教里,青蛙代表上帝的智慧。
瓜纳华托 是 墨西哥 历史上一个 白银 开采基地,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银矿中心之一。14世纪在这里发现了银矿和金矿,16世纪初期,大批的 西班牙 人来到这里开采银矿,人口的快速聚集使得 瓜纳华托 成为一座繁荣 富裕 的城市。在长达两个世纪的开采,在 瓜纳华托 及附近的地区挖出了世界40%的 白银 。
瓜纳华托 是 墨西哥 最具殖民文化特点的城市之一,大量殖民时期的建筑,设计精巧的广场,分布在城市各处的博物馆,城市之下的隧道交通网络,充满阴森怪异的mummy文化。魅力十足的 瓜纳华托 老城区和周边的矿区,在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瓜纳华托 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市,城内南侧的山坡上的皮毕拉纪念碑Estatua del Pipila是鸟瞰 瓜纳华托 全景的好地方。沿着上山的小路拾级而上,小路两边满是 西班牙 建筑风格的彩色房子,红的、黄的、橙的、蓝的,丰富的色彩充斥着每个经过的游客的眼睛。

色彩明快的可爱信箱

简单的几笔涂鸦都能让我这它们按下快门。

我无数次幻想,如果我能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我会把它刷成什么颜色呢?蓝色?白色?黄色?我在 瓜纳华托 努力寻找着那些我喜欢的色彩配搭。

没看懂这是煤气表还是水表,在紫色的烘托下,它们都显得这么的浪漫。

黄色是我喜欢的颜色

皮毕拉纪念碑是纪念 墨西哥 独立战争中英勇杀敌的民族英雄皮毕拉。 墨西哥 距离 欧洲 较近,是重要的银矿产地,殖民统治势力比较强。1810年,当拿破仑占领 西班牙 全境的消息传来以后, 墨西哥 的土生白人中间也产生了争取自治和独立的运动。1810年9月16日,在伊达尔哥的领导下, 多洛 雷斯爆发了人民起义。1810年9月28日皮毕拉点燃了 瓜纳华托 Alhondiga监狱的大门,从而使得伊达尔戈军队在独立战争中取得了第一场胜利。现在每年的9月16日, 瓜纳华托 的人民都会聚集在已成为纪念独立战争主题博物馆的Alhóndiga庆祝 墨西哥 独立。
皮毕拉纪念碑是皮毕拉手持火炬站在城市顶端的形象,纪念碑底座上刻有“仍有许多谷仓(Alhóndiga源于阿拉伯语,“粮仓,谷仓”的意思)待我辈点燃”的碑文。

从皮毕拉纪念碑前的平台看 瓜纳华托 老城,这些色彩明丽的建筑给每个游客予深刻的印象。说明一下, 瓜纳华托 是一座需要亲自来到现场去感受去体验的城市,相片并不能完全呈现它的所有美好。

瓜纳华托 的标志性建筑-圣母大教堂

瓜纳华托 有着浓浓的mummy(木乃伊)文化,在毕拉皮纪念碑平台上有一个打扮成mummy的表演者在这里专门与游客合照,我刚上平台的时候被这个打扮恐怖的mummy吓了一跳。

游客与他合照后,都会在他手持的武器中部的盒子里投入硬币,以表心意。

在毕拉皮纪念碑平台上等待日落,看着太阳渐渐西沉,光线从城市的一边慢慢退到城市的另一边,直到整个城市淹没在阴影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的色温越来越高,变成我喜欢的蓝色调,然后城市的灯光慢慢亮起来,让冷冷的蓝调又充满了温暖幸福感。

从皮毕拉纪念碑平台拍到 瓜纳华托 大学与它旁边的 瓜纳华托 圣母大教堂。

来到 瓜纳华托 这座色彩之城,我也来一张到此一游的纪念照。

亮灯后的 瓜纳华托 给游客展现了它静谧之美的另一面,此时的 瓜纳华托 有着与白天完全不一样的魅力,你喜欢 瓜纳华托 的哪一种美呢?

夜色下的 瓜纳华托 圣母大教堂

我更喜欢晚上的 瓜纳华托 ,夜里的它更能彰显这座城市的mummy(木乃伊)文化魅力。晚上走在 瓜纳华托 的街头,总会在想转角那里会不会有一个mummy(木乃伊)坐着呢?如果我遇见了mummy(木乃伊),我是应该落荒而逃呢?还是坐下来聆听他细细讲述 瓜纳华托 的前世今生呢?
这晚我转悠在 瓜纳华托 的大街小巷,感受这座古老银都今天的生活气息,现在的 瓜纳华托 除了林立的古老建筑外,它其实是一座热情而、充满诗意的活力之城。

(二十三)最爱光影之下的瓜纳华托

瓜纳华托 是 墨西哥 我最喜欢的一座城市,虽然很多人说它已经很商业化、说它只是颜色漂亮,那又怎样?我喜欢就行,不需要任何理由。
清晨的 瓜纳华托 少了游客的打扰,剩下脚步匆匆的本地居民。此时光影之下的 瓜纳华托 城市轮廓层次分明,阳光正慢慢地把 瓜纳华托 从前一天的夜里唤醒。清晨的 瓜纳华托 更有魅力,阳光给这座城市渡上一层华贵的气质。

阳光斜斜地洒落到坐在长椅上吸烟的女人身上,马上让她被艺术气息包围着。

晨曦中,行色匆匆的 瓜纳华托 市民们

头顶货物的他,从太阳下匆匆走过

瓜纳华托 最大的骄傲也许就是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这个 墨西哥 近代国宝级的艺术家和壁画大师。1886年迭戈·里维拉出生于 瓜纳华托 ,他从小就表现出对画画的热爱,从手指能抓住笔时开始,就在墙上、门上、家具上、地上画画。10岁就进入 墨西哥城 的圣卡 罗斯 学院学习绘画,1907年游学 欧洲 ,到 马德里 和 巴黎 学习绘画艺术,受 意大利 古代湿壁画启发和高更、塞尚及立方主义的影响。1922年回国并参加 墨西哥 共产党,与画家西盖 罗斯 、奥 罗斯 科一起开展壁画运动,宣传 墨西哥 民主革命,影响较大。
在 墨西哥城 国家宫内有一幅迭戈·里维拉缩创造的最大型的壁画《 墨西哥 的历史》,这幅超巨型的壁画将 墨西哥 自阿兹特克时代直至1910年大革命的全部历史凝结在一起,堪称里维拉艺术生涯的最高杰作。
瓜纳华托 的这座不起眼的红色小房子就是迭戈·里维拉大师的故居,不知道这里面是否还有迭戈·里维拉童年时所画下的画作呢?

来到迭戈·里维拉的故居门前,我也要沾沾它的艺术气质。

瓜纳华托 城内的迭戈·里维拉铜像

来到 瓜纳华托 大学附近,遇见许多脚步匆忙的大学生赶着去上学。他们蓬勃的朝气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年轻的生命力,此时的 瓜纳华托 处处洋溢着热情与活力。

墨西哥 国旗飘扬在 瓜纳华托 的蓝天白去之下

联合广场(Union Garden)则是 瓜纳华托 市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外面一圈的树木生长在一起,然后被修剪成整齐的方型包围着广场,非常特别。
联合广场上白天街头绘画、行为艺术,晚上有本地居民自发组成的乐队做音乐表演。广场周围有许多酒吧和餐馆,可以在这附近找一家餐厅吃饭,感受一下广场的气氛。

在 瓜纳华托 的一条小巷子里看到一个卖 墨西哥 饼的小摊档,有不同的馅料可以选择,味道正宗,别具风味,价格便宜,我们这天的早餐就是在这里解决的。

买了饼就这样在路边一坐,边聊天边吃早餐,如果再多一杯咖啡就完美了。

吃过早餐,我继续在 瓜纳华托 老城闲荡,寻找地下坑道公路网Subterranean Streets。

吃过早餐,我继续在 瓜纳华托 老城闲荡,寻找地下坑道公路网Subterranean Streets。

闲逛中来到了 瓜纳华托 圣母大教堂,圣母大教堂建1671年至1696年,这座艳黄色的红顶教堂是 瓜纳华托 最耀眼的建筑。教堂内有一座1000年多历史的雕像,是由当时保护这座城市不受阿拉伯人入侵的 西班牙 国王查理一世所捐赠。

瓜纳华托 圣母大教堂前小花园中的雕像。

终于在某一座雕像的旁边,我找到了地下坑道公路网Subterranean Streets入口,于是开始探索 瓜纳华托 的地下。

瓜纳华托 建城之初是沿着 瓜纳华托 河建造,但由于经常洪水泛滥,政府提高城市建筑物高度以解决洪水问题。到20世纪中叶,工程师修建了大坝把 瓜纳华托 河道改至地下溶洞里。并把当年 西班牙 人为了采矿修建的矿井坑道改建成了地下公路,并铺设了照明系统供汽车行驶。
这个地下道路网络至今仍是 瓜纳华托 主要的汽车行驶公路,也是这座城市的最大特点之一。整个城市的地下密布着迷宫一样的地下坑道,把 瓜纳华托 小镇分成山上、山下和地下三个地界,有了这三层的勾勒,让 瓜纳华托 变得更立体。

走进地下公路,这里是一个完整的交通体系:有巴士站、有停车场、有休息区,路面上的行人可以从连接地面的 通道 来到地下的巴士站坐车。
地下坑道内的休息区

行走在地下坑道的汽车

地下坑道是 瓜纳华托 居民出行的捷径

在地下坑道溜狗的 瓜纳华托 市民

从地下坑道上来,我来到了华雷斯剧院(Teatro Juárez),这是 墨西哥 最美的剧院之一,也是 瓜纳华托 的地标性建筑。它以 墨西哥 首位总统贝尼托华雷斯的名字冠名,华雷斯剧院从1872年开始修筑,历时11年于1903年完工,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
华雷斯剧院的门廊为 罗马 式建筑,宽阔的阶梯两旁有两只古铜 狮子 对峙,仿佛在守卫着歌剧院的大门。剧院顶上立着6个造型生动的天使雕像,她们是华雷斯剧院的守护天使。

在华雷斯剧院旁边的建筑就是上皮毕拉纪念碑的缆车站。

在老城内走走着,来到了Iglesia de San Francisco,这座教堂的外墙是可爱的粉红色。

这天的中午我就要离开 瓜纳华托 ,趁还有时间,趁光线正好,我漫无目的地走在 瓜纳华托 的大街小巷里。一次次地按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不同角度的 瓜纳华托 。

在 瓜纳华托 不时会遇到 瓜纳华托 大学的学生在采风,他们认真地一笔一笔画下美丽的 瓜纳华托

瓜纳华托 的每一条小巷都漂亮到让我不舍得离开,但回国的机票已经订好,对这里所有的喜爱只能用相机记录下来。

如果上帝真的有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版,那一定是落在了 瓜纳华托

亡灵文化的涂雅

瓜纳华托 城内有许多这种小公园,供市民聚脚闲聊

一个爱狗的帅哥带着他的四只爱狗出来散步晒太阳,好有爱的画面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的开头,就是用这样的剪纸带出电影故事的前因。走到这里看见这些剪纸,再次把我带入《寻梦环游记》的电影场景中,而这部电影里的亡灵世界正是以 瓜纳华托 为原型所绘制。

在 瓜纳华托 还有一个超级浪漫的地方:接吻小巷。据说住在接吻小巷中两个家庭的年轻人深深相爱了,左侧阳台里住着家庭 富裕 的 西班牙 人安娜,右边住着的 卡洛 斯则是在巴伦西亚附近的矿上工作的贫穷矿工。一天晚上,他俩在两个阳台之间的狭窄 通道 里接吻,被安娜的父亲发现了,安娜父亲非常生气并恐吓他们,如果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他就要杀了安娜。
第二天晚上,这对情侣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接吻,安娜的父亲冲上阳台将匕首刺入了女儿身体, 卡洛 斯在挺身而出保护安娜的过程中从石梯滚了下来,倒在第三个台阶上摔断了脖子。
如今蜂拥而至的情侣们都必须在第三个台阶上接吻,据说 卡洛 斯的灵魂会在此守护着他们的爱情,让他们的爱情 天长 地久。但如果情侣们来到这里没有接吻,将会有 7 年厄运的诅咒。如果情侣们接吻了,就能得到 15 年的祝福。

现在接吻小巷里有一家小礼品店,就是当年安娜的卧室。情侣们来到这里会锁上一把写着名字、留言和日期的小锁在阳台的金属栏杆上,留下爱的印记。

从这个角度看接吻巷,真的可以在房子的阳台上接吻

离开接吻巷,结束了我在 瓜纳华托 的闲逛。坐上前往 墨西哥城 的巴士,重新回到 墨西哥城 。

(二十四)印象墨西哥城

我在前面说过, 墨西哥 是多个美洲文明的发源地,而今日的 墨西哥城 是16世纪 西班牙 人打败其中一支美洲印地安文明——阿兹特克帝国后,将其帝国的首都特诺奇提特兰夷为平地后,再在废墟上重 新建 立而起的城市,也是 西班牙 人在新大陆上建立的国家——新 西班牙 的首都。

特诺奇提特兰原来是特斯科科湖(Texcoco)中心的一个小岛,在阿兹特克人的创世传说中阿兹特克人来自一个“阿兹特兰”的地方,阿兹特兰是北方的传说之地。有一天阿兹特克人受到太阳神维齐洛波奇特利的指引,要去一个鹰衔着蛇停在仙人掌上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于是虔诚的阿兹特克人开始了几个世纪的艰苦飘零生活。直到1323年他们在特斯科科湖发现了一只衔着蛇停在仙人掌上的老鹰,这就是太阳神维齐洛波奇特利给他们寻找建城地点的记号。于是阿兹特克人就在湖心的一个沼泽岛上建立起特诺奇蒂特兰城,1325年特诺奇蒂特兰城正式建城,1376年, 阿卡 马皮奇特利被选为特诺奇蒂特兰的首个领袖,称为大特拉托阿尼,这也是墨西加统治王朝的开端。
西班牙 人在征服此地后,变本加厉地填 平湖 面大部分区域,今日的 墨西哥城 绝大部分的市区都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填土之上,就算没有遇到地震之类的天灾, 墨西哥城 的很多建筑正面临地基下沉的危机。
墨西哥城 平均海拔超过2,240米,是世界 上海 拔最高的首都。 墨西哥城 位于 墨西哥 谷盆地的中央,因此存在空气不易流通扩散的缺点。加上其又是世界上仅次于 东京 的人口最多首都,人口密集以及大量使用老旧的汽车设计,造成 墨西哥城 的空气污染严重。从 瓜纳华托 重新回到 墨西哥城 ,浑浊的空气让我开始咳嗽不停。

到宪法广场附近的酒店放下行李后,我用徒步的方式去熟悉这座高原上的大都市。一路往宪法广场走,马路上行人摩肩接踵,拥有1300多万人口的 墨西哥城 ,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
墨西哥城 之所以人口一直在膨胀,因为这座城市是侨 民和 移民的大型社区的发源地,移民大多来自北美的 美国 、 加拿大 和 南美洲 的 阿根廷 、 哥伦比亚 ,也有 巴西 、 智利 、 乌拉圭 和 委内瑞拉 的移民,中美洲和 加勒 比地区的 古巴 、 萨尔瓦多 、 欧洲 的 西班牙 、 德国 、 瑞士 , 中东 的 埃及 、 黎巴嫩 、 叙利亚 ,最近亚太地区的 中国 大陆、 台湾 、 日本 、 韩国 的移民也在增加。 墨西哥城 是 美国 以外最大的 美国 人聚居地,目前估计约有60万 美国 人生活在 墨西哥城 。

马路边上店铺的卷闸门上画满了不同主题的涂鸦,文艺的、唯美的、亡灵文化的,这些涂鸦告诉我们 墨西哥城 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在这里可以容纳来自不同文明、不同宗教的文化。

第一次知道亡灵文化的绘画可以这么美

来到宪法广场上,最注目的是广场上那面巨大的 墨西哥 国旗,还有国旗前的 墨西哥城 缩写CDMX字母。

墨西哥城 的宪法广场Plaza de la Constitucin是 墨西哥 最大的广场,俗称索 卡洛 Zócalo,意思为底座,因为曾计划在此建造大型独立纪念碑,只完成了底座部分而得名。
宪法广场是 墨西哥城 的心脏地带,南北宽220米,东西长240米,世界上第三大广场,仅次于 北京 天安门广场和 莫斯科 红场。自阿兹特克时代起,这里就是 墨西哥 人聚集的地方,历史上的墨西卡仪(Mexica)、总督宣誓就职、宣布王室文告、阅兵仪式和独立仪式,大型宗教活动如圣周和耶稣圣体节,接待外国元首,国家庆典和全国性抗议活动,都在此举行。
宪法广场中央树有巨大的 墨西哥 国旗,四周则是包括国家宫、最高法院和大教堂在内的重要建筑。每逢重大节日,那些装扮得绚丽多彩的印第安艺人和身着印第安传统服装的摊贩会聚在这里,热闹非繁。

每天早晚的6点,宪法广场上有隆重的升旗降旗仪式。

穿过宪法广场,来到广场另一边的 墨西哥城 主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la Asuncion de Maria前,这座大教堂是美洲最大和最古老的天主教主教座堂,被喻为殖民时期建筑的一颗明珠,它历经3个世纪才完工,集中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元素, 比如 文艺复兴式、巴 洛克 式和新古典主义。
西班牙 人在征服特诺奇提特兰后,在1524年到1531年之间在摧毁的阿兹特克大神庙的废墟上,利用从大神庙上拆下来的石材建起了一座教堂,教堂建成后即被赋予了主教座位,成为了美洲大陆的第一座主座教堂。 西班牙 当局
为了彰显天主教的威望与更好地统治 墨西哥 人,在1573年下令拆除原来的主座教堂,重 新建 造一座更宏伟的新教堂,直到1813年才正式完工,座就是今天的 墨西哥城 主座教堂了。 墨西哥城 主教座堂长110米,宽54米,由2个钟塔(内有25口钟)、1个中央穹顶、3个大门、5个中殿、51个拱顶和40个塔器组成。主座堂内有16座礼拜堂,其中的14座对公众开放,这些礼拜堂各自有华丽的祭坛、绘画和雕塑。主座堂还拥有2台18世纪的巨大管风琴与及两个华丽盛大的祭坛、一个圣器收藏室以及一个唱诗班。这一串的数字,用实力彰显 墨西哥城 主教座堂的崇高地位。

主教堂旁边的这座建筑被称为会幕(Tabernacle),会幕最早源自于《圣经》出 埃及 记的记载,是最早的宗教场所。 墨西哥城 主教堂的会幕建造于1749年到1760年的巴 洛克 时期,呈现明显的巴 洛克 风格,最早被用作存放主教的衣物和档案的场所,后来被用作登记教区居 民和 接收圣餐。
我着迷于眼前会幕上的那些精美雕刻,举起相机拍摄的时候,从会幕里走出来四个帅哥,他们冲着我的镜头展露热情真诚的笑容,我怎么能不拍下来啊。

墨西哥城 主座堂内可以拍摄,但不可以用闪光灯。我来的这天是周日教堂内的教徒比较多,在每个祭坛前都有虔诚的教徒在默默祈祷。

主座堂内有不少描写圣经故事的壁画与浮雕,值得慢慢欣赏。

墨西哥城 的地铁站非常有特色,某些地铁站画满不同主题的壁画,因为在 墨西哥城 我到过的地铁站并不多,我相信如果认真寻找,还能拍到更多有特色的地铁壁画。

(二十五)阿兹特克文明的大神庙

在 墨西哥城 主座堂旁边有一处废墟遗址,就是阿兹特克文明最重要的考古遗址:大神庙Templo Mayor。大神庙坐落在是阿兹特克人心目中的世界中心,也是当年特诺奇提特兰的城市中心位置。
大神庙遗址作为 墨西哥城 历史中心的一部分,在1987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大神庙外围的墙上挂有一些关于这个巨大遗址在考古过程的重大发现图文介绍,其中有重达12吨的大地女神特拉尔特库特利(Tlaltecuhtli)的发现与发掘的介绍。从这些考古介绍前走过,就能来到大神庙遗址博物馆。

阿兹特克帝国是中美洲Mesoamerica最后一个文明,当年帝国的首都特诺奇提特兰Tenochtitlan的大神庙是阿兹特克人最重要的祭祀神庙。大神庙里供有许多阿兹特克人的神祗,但主要供奉战神维齐洛波奇特利和雨神特拉 洛克 ,在大神庙的最上面建有战神和雨神的两座祭坛。
阿兹特克人的金字塔神庙的其中一个特点,是较晚期的建筑物会加建在较新的建筑特上面,感觉要为旧建筑物上加上保护套。大神庙也没有例外,金字塔神庙的从里至外一共有6层,而整座大神庙前后曾有过11次的扩建。大神庙最早一层(最里面的一层)建于公元1325年左右,最新的一层(最外面的一层)建于1519年 西班牙 人到达的时期。大神庙不是一座单一的建筑物,而是一个由78座大大小小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在这78座建筑里,大神庙是最雄伟壮观的一座。
大神庙的第一层始建于1325年,可能是为特诺奇蒂特兰城奠基而建筑的,落成于1390年。第二层大约建于1390年,是保存最好的一层,但塔顶原有的神庙现已不存在,在这以后的每一位国王都在前一位国王所建的神庙上再增建一层,以表他们对神的虔诚。第三层台子大约建于1437年,通向维特兹洛波奇特利神殿的台阶上有8个真人大小的石像。第四层台子的浮雕极为精美细致,其雕刻板上所载年代为1454年和1469年。这层台子装饰着巨大的石蛇和火盆。第五层神庙已经所剩无几。第六层的神庙及大厅的一侧还残留着一些 大理 石地板。第七层神庙除了地基痕迹外,已经没有留下任何大神庙的遗迹。
大神庙破落的遗址后是地位崇高的 墨西哥城 主座堂,游人走在遗址内有一种历史穿越的感觉。600多年前,大神庙是阿兹特克人、是特诺奇提特兰城内最重要的建筑。时而世易,眼前所见仿佛只需一步就能穿越600年,从阿兹特克文明跨到 西班牙 殖民时期。

​大神庙内比人还要高的龙舌兰

从大神庙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都移进了旁边的博物馆内,工作人员会在原地摆上仿制品,让游客能直观地看到这里当年的模样。

阿兹特克人在修建上一层庙宇时,在石雕和台阶间的空隙处填满了石泥,以防被上面那层建的筑物压碎下面原来的建筑。

大神庙里面的彩色查克莫天使

这里还遗存着一些彩色壁画

无处不在的雨蛇神

这些好象是大神庙遗址第四层的彩色浮雕,这些浮雕描述祭师们在祭祀

这幅彩色浮雕上有蛇和太阳

大神庙遗址内的骷髅平台,这个是仿制品,真品展览在旁边的博物馆。关于骷髅平台的出处,在写玛雅遗址 奇琴伊察 的时候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1978年,一个电工在这里偶然发现了这块生约8吨的月亮女神Coyolxauhqui石盘,引发了 墨西哥 政府要揭开特诺奇提特兰这个迷团的决心,开启了在这里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在考古发掘之前,他们拆除了 墨西哥城 中心5000平方米范围内的7座建筑物。终于在1982年,这座雄伟的塔形建筑大神庙终于出现在世人面前。

大神庙遗址的模型

彩陶

神鹰石雕

特诺奇提特兰是在特斯科科湖中心的一个小岛上,不知道这些贝壳是否与当年的地理位置有关呢?

月亮女神Coyolxauhqui圆形石盘,可以说是大神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月亮女神石盘直径3.5公尺,重8吨,以浮雕的方式刻画出月亮女神被肢解的形态。
月亮女神是大地之神Coatlicue的女儿,月亮女神Coyolxauhqui因不满母亲不可思异的怀孕,让她与姐姐觉得羞耻,拥有强大魔法的月亮女神联合她的姐姐一起攻击母亲大地女神,想除掉其腹中胎儿。但大地女神怀的这胎是Huitzilopochtli,也就是阿兹特克传说中的太阳神和战神。虽然太阳神Huitzilopochtli只有三个月,他为了保护母亲,趁月亮女神清除神庙里其它的人时,在天空中飘落蜂鸟羽毛的那一刻,离开母亲的肚子,身披战甲率领其它的400名(在中美洲400这个数字代表“无数”的概念)兄弟姐妹一起将月亮女神杀死并肢解。太阳神Huitzilopochtli担心母亲会想念Coyolxauhqui,于是把她的头砍下来抛向天空,变成月亮,好让母亲可以在夜里抬头看得见她。

石盘以浮雕方式将传说故事里月亮女神被肢解后的形象生动地雕刻了下来。她头上插有羽毛,脸上戴着金铃,四肢戴有蛇形镯子,腰上系骷髅配饰,赤裸着身体,这是一个叛逆者与失败者形像。这个阿兹特克传说给祭司们提供了处理背叛者的合理佐证。
这块石头发掘的位置正是大神庙顶部太阳神Huitzilopochtli神殿阶梯的下方,当年在献祭的活人在太阳神Huitzilopochtli神殿被挖出心脏祭祀后,血淋淋的尸体从神殿上直接推下来,沿着阶梯滚下来,然后横七竖八地躺在月亮女神的石盘上。站在这些石盘前,想想当年的情景,不禁头皮发麻。

月亮女神腰上的骷髅装饰腰带

想看月亮女神的全貌,要多走一层从上往下看,就能看清楚每个细节。

“特克帕特尔”刀,用以这屠宰牲口的圣刀,牙齿和眼睛是用贝壳抽打磨而成,眼睛的瞳仁是黑曜石。

面具,一般是陪葬用

这个可能是阿兹特克人的骨灰罐

玉石是阿兹特克人最喜欢的一个种装饰品,因为阿兹特克人所处的特诺奇提特兰并不产玉石,玉石都是外来品,所以玉石在阿兹特克是非常珍贵的材料,只有皇家贵族才能使用。

黄金饰物

雨神造型的陶香炉

心脏悬空挂着的陶像

神鹰武士的陶像

彩陶香炉

查克莫天使

响尾蛇石雕

蛇形石雕

蛇头石雕

海螺做的号角

彩陶罐

(二十六)一次看完墨西哥的博物馆

如果说大神庙Templo Mayor博物馆是了解阿兹特克文明最好选择的话,那么 墨西哥 人类学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ía是了解 墨西哥 历史的不二之选。
墨西哥 人类学博物馆是 拉丁美洲 最大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的建立始于阿兹特克人的崇拜物“太阳历石”的发现与保存。1520年 西班牙 人在蹂躏阿兹特克人首都时,将“太阳历石”埋于地下,直到1790年被发现,并把它从地下挖掘出来,当作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存和研究, 墨西哥 博物馆便由此展开。1865年,在 法国 拿破仑三世的援助下,统治 墨西哥 的马克西米里安·约瑟夫皇帝指定在隔摩涅达大道上与今日的国家宫殿北侧相对的建筑物为国立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藏品的不断丰富,原有的旧馆已经不能满足储存藏品的需要,于是在罗培斯·马特奥斯任 墨西哥 总统时,设计建造了这座人类学博物馆,于1964年9月落成向民众开放。
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历石”。这块阿兹特克文明的太阳历石的直径达3.6米,厚度20厘米,总重量大约有24.59吨。这块太阳历石被叫作阿兹特克历主要是因为它是从前面写到的阿兹特克大庙里出土的,1790年修整宪法广场时发现这块了这块保存完好、巨大的太阳历石。

站在太阳历法石前的我,显得好娇小。

墨西哥 人类学博物馆位于 墨西哥城 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内,从地铁出来还要走一段距离,大约十分钟的步行时间,可以滴一辆摩拜过去。
当看到路口的这座发现于 墨西哥 州寇阿特林昌的雨神特拉 洛克 石雕,就可以转进去了, 墨西哥 人类学博物馆就在这石雕的后面。这座高8米、重168吨的巨型石雕,不知道是怎样从发现地搬到来这里的呢?

博物馆的正面是 墨西哥 国徽的浮雕,旁边立着一支巨大的 墨西哥 国旗,从正门进去就是售票厅了。

穿过售票厅,就是博物馆的露天广场,广场中央立着一根图腾大铜柱,柱上有一个巨大蘑菇形的伞顶,顶上蓄着的水向四周喷洒,像一个“雨泉”,寓意古代生活在 墨西哥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的水渴望和水在推动 墨西哥 文化中的作用。不过这个雨泉并不是每天都开,我来的这天就没有开。

人类学博物馆的一楼有12个展馆,展出人类学、 墨西哥 文化起源以及 欧洲 人来此之前 墨西哥 各族居民文化和生活的实物。系统地介绍特奥蒂华坎、托尔特克、墨西卡、 瓦哈卡 、 墨西哥 湾、玛雅、北部和西部8种 墨西哥 印第安文化,在这里走一圈,能好好认识4000年来古印第安各族的文明遗产。
这些展品中有:大约3500-4000年前 墨西哥 中南 部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定居村落模型和以陶器、陶俑、碑石为主的初期宗教文化艺术品;2300-3200年前奥尔梅克文化的象征作品——巨石头像,其中有出自圣罗林索遗址的高2.28米、重30吨、玄武岩质、鼻低唇厚、具有 非洲 人特征的巨石头像;2000年前 墨西哥城 北50千米的特奥蒂瓦坎遗址模型,其中有 太阳金字塔 、 月亮金字塔 、雨蛇神殿以及其他宗教建筑;150-900年间古典玛雅文化的石碑、石雕、石像、壁画、陶俑、陶器以及按照实体大小复原的宽4米、长9米、高7米的帕兰凯王墓及其精美的墓盖浮雕、翡翠面具及豪华的饰物;阿兹特克文化象征的“太阳历石”等等。
因为露天广场的两边摆满了小摊,挡了后面展馆的入口,以至我并没有按顺序参观这些馆。我进入的第一个展厅是玛雅厅,并没有去起源厅,但我在出发前看过相关的书,知道美洲原住民与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美洲原住民的祖先大部分通过现在的白令海峡,当时的白令桥(后来海水上涨,淹没了白令桥变成了今天的白令海峡)从 亚洲 迁徙到美洲的,也有很少一部分从 非洲 和澳洲跨过太平洋过去的。

我走进的的第一展馆是玛雅馆,这个展馆的展品都是玛雅人最重要的艺术与考古遗产。玛雅文明从前古典时期一直延续到后古典时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1521年),玛雅人居住的范围很广,从 墨西哥 东南部的 尤卡坦半岛 和恰帕斯以及中美洲的 萨尔瓦多 、 哥斯达黎加 一带。所以玛雅文明保留了不少精美的雕刻,在博物馆的玛雅厅里有着大量的石雕。
在玛雅厅,我终于看到了前面写 奇琴伊察 时的 武士神庙 部分提到的查克莫天使Chac Mool,这座查克莫天使Chac Mool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查克莫天使雕像里最完整的一座。

这幅雕刻上中间圆圈(玛雅人的足球)两边的两位勇士可能是两位足球队队长,他们头戴精美的装饰,身穿护具,仿佛马上就要开始一场精彩的球赛。
石雕的左中右上方刻的是玛雅文字,应该是记录着这块石碑的内容,可惜到现在玛雅文字还没有完全译解,因此还不能确定这些文字的具体内容。

蓝色的彩陶在历千年还色彩鲜丽,是因为在那个年代采用的染料都是价值不非的矿物颜料,这种蓝色有可能自来绿松石。

羽蛇石雕

这座来自 帕伦克 的 石柱 上面雕刻着玛雅太阳神和大量的象征符号。

这也是一个鼻子上翘的雨蛇神形象,鼻子上翘的雨蛇神寓意祈祷。

玛雅厅的院子里修建了一座几座玛雅神庙的复制品,这座羽蛇神的神庙。

院子里还有一些石雕,端坐在最上的面是不是 帕伦克 玛雅城邦的帕卡尔二世国王?

玛雅壁画复制品,壁画的内容是关于战争,头带美洲虎头饰的美洲虎武士走在战队的前面。

国王或是首领接受献贡

这是一个彩色储物罐,表现一位祭司双手托着一个心脏。

圆盘

美洲虎头像,古典时期晚期,出土于 恰帕斯州 的托尼那灰墁,是神庙的外墙装饰品

玛雅和 中国 一样有自己的纸与书。玛雅的纸是用一种当地的无花果的树心嫩皮制成,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玛雅人先把树皮捣成纸浆,然后混进另一种树的树胶,压平晒干后成为硬纸板,再在这硬纸板上涂抹一层石灰,把灰面擦拭得平滑而光亮后,一张可以写字作画的纸就制成了。把这些硬纸板折叠成册,就是玛雅人的书了。
玛雅人的纸和书在古典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从不断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玛雅人用纸写信和书是比较常见的,但由于玛雅的文字复杂深奥,加上纸张又非常昂贵,所以写信与书一般只有皇权贵族才可以享受的特权。
因为玛雅人所处的热带雨林气候对纸板表面的石灰层严重破坏,所以今天还能看到的玛雅书信极少。

石盘,内容是足球比赛中用跨部顶球的队员

从这块石碑的雕像的装饰看来应该是一位首领,头戴华丽的羽毛,身上佩戴繁琐的饰物,手上戴有手镯,脚上也有华丽的装饰与穿着鞋子。在那个时代,有只有国王才能穿鞋子。石碑的一圈雕刻满玛雅文字,应该是介绍这首领的生平与丰功伟绩。

这个石碑上雕刻着玛雅文字,玛雅文字是美洲玛雅文明创造的一种文字,玛雅文字是少数迄今为止尚未被全部破译的古代文字之一。玛雅文字非常奇妙,它既有象形,也有会意与形声,是一种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玛雅雕刻文字既代表一个整体概念,又有各自独特的发音。

这幅浮雕,刻着可能是两个勇士在对阵,右边的勇士手持的武器上有神祗的化身,喻意神灵后助他战胜对手,神祗化身的武器前还有一只小鸟,小鸟也是吉祥之物。

这幅浮雕上,一个武士手提一个头颅,他的脚下躺着一具没有头颅的尸体,远处还有仆人提着雨蛇神造型的桥子。

这块浮雕上刻着一位首领接受献贡贡品,贡品是一个美洲虎头。

古典晚期的人像罐。对于玛雅人,贝壳是水的象征,是生命和生长的象征,由于贝壳与子宫很象,贝壳也就成了生长与复活的标志。从贝壳里露出来的这个人,具有老者的特征,可能代表的是保护世界的神灵N,也叫做帕瓦通神。

这座立像的两只手中应该拿着武器或者旗杆,现在已经丢失。它胸前刻有一只兔子

雨神陶像

这座石碑上雕刻着一位在用植物刺穿自己的舌头放血献祭的祭司

动物形斧头,这类典礼仪式用斧头。一般是人或动物的轮廓造型,被当作牺牲品的象征。在庆典仪式的球赛结束时,用来斩下一名队员的头颅献给神灵。

飞禽造型石斧

人像造型石斧

棕榈,古典期的石雕。棕榈是与赛球有着紧密关系的“戈果、斧头、棕榈”雕刻组里的一个部分,是典礼仪式的用具。棕榈的特点是形状长,在其中一面雕刻有人像,人像周围刻有不同象征意义的图案。

不同造型的陶俑

这座石雕上的人像特征接近 非洲 人的大鼻子,厚嘴唇

这个陶俑面目狰狞,看着很恐怖

有没有觉得这座石雕里的人物手提着的手袋与今天的女生用的手袋很象?

玉石在 墨西哥 各文明中都是极其名贵,只有首领、贵族与大祭司们才享用。

奥尔梅克的巨型人像,奥尔梅克人的面部特征象 非洲 人。奥尔梅克文明比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还有更早,也是一个已经消失了的美洲古文明。奥尔梅克的巨石人像最大的重约25吨,其形象可能是首领或武士。

美洲虎石雕,牙齿与眼睛是贝壳,眼珠子是黑曜石

彩陶

草鞋

彩陶-锅

彩陶-锅

雨蛇神石雕

木雕

木雕

人骨做的乐器,笛子

人骨做的乐器,笛子

不同造型的采陶,有锅,有壶

金饰

古典期的美洲虎瓮,出土于 瓦哈卡 州的阿宗帕

在阿尔万山发现的一个萨波特克陶制人形随葬品,头戴着美州虎形象的夸张头饰。

祭司陶像,左手上提着一个头颅

女神像,古典期的神瓮,出土于 瓦哈卡 州的蒙特阿尔万

美洲虎

美洲虎后面是一个巨大圆盘,圆盘后面就是太阳历石

太阳历石是 墨西哥 人类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块直径3.6米,重24吨的太阳石以轮盘的样子纪录了整个世界的纪年,阿兹特克人认为世界曾经历过四个太阳,相继被风神、虎神、水神、火神所毁灭,他们所在的文明是第五个太阳,也就是太阳神托纳提乌Tonatyw,即石盘中央的太阳。阿兹特克人相信托纳堤乌需要用活人当祭品,所以太阳因石上刻着他伸出长长的舌头,像一把利剑用来剖开献祭者的胸膛。在太阳神的左右有两个半圆形,里面是鹰爪和献祭的心脏。4个轮回的外围是20个象形符号,代表阿兹特克人的20个日子。太阳历石的外围刻着的三角形代表太阳的光芒,光芒之间刻有宝石和鲜花等,代表对托纳提乌太阳神的礼赞。
太阳历是阿兹特克人使用的一种历法,又称季节历。太阳历法的一年有18个月,每月20日,年末5日为凶日,故一年总共365天。太阳历主要用在农业与节日节庆上,如雨季与旱季大约出现的时间和几乎所有的节庆活动都是按照太阳历来庆祝的。阿兹特克人还有另一套历法──神圣历,神圣历的一年只有260天。两套历法搭配使用,形成52年的周期。每52年,阿兹特克人会举行一次新火典礼。
太阳历石是阿兹特克人奉献给太阳神的一块纪念碑,它本来装饰在诺提特兰大神殿的墙上。 西班牙 殖民者破坏了大神殿,但太阳历石却奇迹地留存了下来。

一面骷髅墙

传说这是 墨西哥 末代皇帝的羽冠,是用翠鸟羽毛和黄金打造,非常华丽

歌舞音乐保护神Xochiplli坐的用鲜花与蝴蝶做成的宝座上。

大地女神Coatlicue,她的外形的主要特色是:双蛇组成的头部、和断手和人心穿成的项链。在墨西卡厅里的这座大地女神石雕高350cm;宽130cm;厚130cm,是 墨西哥 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阿兹特克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遗存之一,更是美洲文明最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它是一件享誉世界的石刻杰作,它的珍贵不仅在于其繁复的雕刻与庞大的体积,更在于Coatlicue女神在印第安神话中的重要地位。
大地女神Coatlicue是印第安神话中一切生命的母亲,包括太阳、月亮与星星等众神,因此她又被称作“众神之母”。与其他文明神话中的母亲之神不同的是,这位母亲神不仅生育了众神与万物的同时,她还吞噬一切生命、摧毁万物。她因此也常常被描绘成一个以骷髅为饰物,人心、人血披满身的恶魔女神像。
传说创世之初,女神被砍头献祭。她的头被砍断后,喷出来的鲜血凝聚成为两条巨蛇。蛇神信仰是印第安文明中最基本的信仰,此处隐喻了女神为大地之母。女神裸露而下垂的乳房象征了她大地之母的身份。女神胸前以人的断手、心脏以及头骨串成的项链表现了她的贪婪、嗜血与残酷。同时也暗含着残暴的活人牺牲祭祀仪式。以蛇交织而成的短裙。腰部是以两条蛇身系成的腰带,腰带中间装饰以人的头骨做的腰带结。女神的脚是一双凶猛的美洲豹爪,隐喻了她吞噬生灵的无情与残酷。

从大地女神的背部可以更加清楚地看明整个雕塑的结构:头、上部、腰、下部、足。

在中美洲文明中,蛇一直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它代表富饶、大自然的力量与死亡。

玉米是 墨西哥 的主要食物,所以它在 墨西哥 的各文明的雕刻中都会出现

衣着华丽的祭司,彩陶

这位祭司,头戴华丽的羽毛,手上拿着两根玉米

这位祭司的手里各拿着两根玉米

这位祭司的头饰非常夸张,头饰的造型象是雨神,手上拿着法器,身上还插着玉米

羽蛇石雕

羽蛇头像

月亮女神被太阳神砍下头颅的形象,闪长岩石雕

一个衣着豪华的查克莫天使

墨西卡厅的这些大圆盘的侧面一圈,雕刻着好战的阿兹特克人的辉煌战争史。

​人物的雕刻非常精,脸部的生动的表情与身上服饰的展现都十分精彩

这块石碑的内容就是关于阿兹特克人建城特诺奇提特兰的传说,去一个鹰衔着蛇停在仙人掌上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这张画再现了阿兹特克人修建神庙的场景

张大嘴巴的羽毛神,吐出一个骷髅头骨

小型的男像柱石雕,是用颜色各异的石头雕刻而成,这是一个高举双手的武士。

佩戴玉石对于阿兹特克人是尊贵和身份地位的象征,他们除了佩戴在身上,还会把玉石镶嵌到牙齿上,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黑曜石,是 墨西哥 的国石。阿兹特克人最精锐的美洲虎武士和神鹰武士配的宝刀就是用黑曜石制造的,当时的阿兹特克人还不懂得冶铁,所以他们为勇士们打造了一种可怕的武器—“马夸威特”。“马夸威特”的刃部用黑曜石制成。黑曜石的硬度很高,在青铜武器和铁制武器出现之前,曾被很多民族当做箭头或者矛头来使用。而“马夸威特”就是一种黑曜石砍刀,它的威力相当惊人,当年 西班牙 殖民者曾经说过:阿兹特克的武士们双手握着的“马夸威特”只要轻轻一挥,就能将马头砍掉。不过, “马夸威特”很重,使用起来非常消耗体力。一般阿兹特克的武士们在阵前挥舞它战斗十几分钟,就得到阵后歇上一阵子。

在特奥蒂华坎厅内有还原了一座彩色的雨蛇神庙,其雕刻之精美、色彩运用之到位,让每位来到现场有游人都为之惊叹。

女神查尔楚特立魁的巨型石雕像

在特奥蒂华坎的 太阳金字塔 内发现的太阳之死石盘,骷髅的头装饰代表太阳之死。

鱼形陶罐,表现了鱼是 墨西哥 盆地湖泊地带的典型物种。

这个碗内雕刻有两条鱼,说明了捕鱼对玛雅人的意义,它不仅可以维持生命,还具有宗教内涵。

(二十七)写写中美洲的几大古文明

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本来不想写中美洲的几大古文明,因为有点复杂,怕大家会觉得无聊。但在写大神庙和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的时候,觉得还是要写写这几大文明,这样看的人思路会更清晰。从网上整理了从史前到 墨西哥 独立的粗略历史,并加了一些图片,希望大家看的时候不会觉得太无聊。如果对历史这块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啊!

史前时期
墨西哥 最早的人类活动曾经被认为是在距今40000年前,来源于在今天 墨西哥 中部的 墨西哥 山谷中发现的人类足印,这是早期学者比较公认的年份数字。但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出现后,这个说法变得不大可靠,还需待更多的考古证据去证实。而比较确切的证据是同样位于 墨西哥 山谷中的一处距今23000年的篝火遗址,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在 墨西哥 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而第一批在今天 墨西哥 定居的人类,则要追溯到约10000年前了。距今10000年到5000年之间的这段时间, 墨西哥 的原住民们不断选择性地种植农作物和改良农作物,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生产力,为后来文明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奥尔梅克(Olmec)文明时期:
奥尔梅克文明是目前已知 墨西哥 第一个文明时期,也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美洲文明,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 墨西哥 中部的原 住民文明开始萌芽并蓬勃发展,并日渐趋同,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在 墨西哥 中部出现了具备较完整形态的奥尔梅克文明,后来逐步扩展到 墨西哥 西部和 墨西哥 南部。奥尔梅克文明为整个美洲日后的文明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包括金字塔的建筑形态,活人献祭的宗教仪式,羽蛇神的崇拜,数学的概念,橡皮球赛的宗教及娱乐活动等等,都能在后面各个美洲文明中找到影子,因此奥尔梅克文明也被认为是美洲文明之母。

奥尔梅克文明的巨头石雕

玛雅(Maya)文明时期:
玛雅文明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由于过于的辉煌、世界末日传说、以及从多求解的谜团,让玛雅文明几乎成为了中美洲早期文明的代言词,你可能不知道中 北美洲 有哪些国家,但一定听说过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囊括的地域非常广阔,包括 墨西哥 东南部,以及 萨尔瓦多 西部的大片地区。考古学家把玛雅文明长达四千年的时间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

红色地区是玛雅文明的存续地区

前古典期(公元前2600年/1500年(待定)至约公元250年)是玛雅文明的萌芽和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的玛雅文明还没有展现出我们今天熟知的形态,而是处于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前古典期的开端据有非常大的争议,这个争议包括了以什么标志作为文明的开端和如何测定正确的年份。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从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1500年都有,大多数以某个被认为是玛雅人建造的定居点为标志。从年份上可以看出来,玛雅的前古典期和奥尔梅克文明的大部分时期是重合的,一个在今天 墨西哥 中北部,一个在今天 墨西哥 南部和东南部地带,前古典期的玛雅人吸收了不少奥尔梅克文明的文化特点并加以发展,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玛雅文明,以及出现了许多早期的玛雅城邦。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节点是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出现了早期的玛雅文字,并在公元200年左右在玛雅地区发展成了统一的玛雅文字,值得一提的是,玛雅文字是前 哥伦布 时期整个美洲大陆唯一已知有完整体系的文字系统。在公元一世纪末期,大规模的早期玛雅城邦被遗弃,原因仍是未解之谜,以早期玛雅城邦被大规模废弃为标志,前古典期结束。

玛雅文字石雕,拍摄于 墨西哥城 国立人类学博物馆

古典期(约公元250年至公元909年)是玛雅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时期,这一时期玛雅地区的文化科技趋向一致,达到了顶峰,留下了无数让现代人惊叹的奇迹和谜题。古典期的玛雅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和皇朝,而是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独立城邦,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城邦人数到达5-12万人,城邦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络,各个城邦之间的关系在附庸、联盟、敌对之间不断变化。
这个时期的玛雅城邦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来自北面的特奥蒂瓦坎文明,当时玛雅的最 大城 邦蒂卡尔就饱受特奥蒂瓦坎人的侵扰,后来其他城邦逐渐强大,到了古典期的中期,约在公元400-500年之间,蒂卡尔、拉克穆尔(Calakmul或Kalakmul)、 帕伦克 (Palenque)、科潘(Copan)等都成为了玛雅文明的主角,从已破译的玛雅古迹中找到了一些零星的记载,也均留下了令人惊叹的遗址。古典期的玛雅城邦的社会组织基础是统治者个人的仪式和权威,而并非权力中心对于物资的分配与控制,导致了城邦应对外敌、天灾的时候变得十分脆弱,也导致了古典期后期大小城邦的崩溃,部分城邦的通知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精英集团的掌权。在公元800-900年之间,玛雅 中南 部的城邦遭到大规模的废弃,玛雅文明急剧衰落,人口往北部迁移。随着公元909年,玛雅文明最后一块长计历石碑在托尼那(Tonina)埋下,标志着古典期的结束。

玛雅文明最大的城邦- 奇琴伊察

后古典期(公元909年至公元1511年)的玛雅文明失去了古典期的辉煌,没有再在原本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反而逐渐融合了北面来自 墨西哥 中部地区的文明,城邦的实力也大大削弱。后古典期的玛雅人把城 邦都 建造在了 墨西哥 东南部,尤其集中在永久性的水源附近。著名的 奇琴伊察 在古典期后期和后古典期的早期兴起,后来约在987年被北方来的托尔特克王国与来自其他城邦的玛雅人联合占领,建造了一个混合玛雅特色和托尔特克特色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看见的 奇琴伊察 遗址。 奇琴伊察 在1221年因为战争而衰落,玛雅的文化中心迁移至了玛雅潘,在1448年左右同样因为战争被遗弃,此后余下的玛雅城邦陷入了长期的内乱当中。1517年到1519年之间,来自 西班牙 的探险队先后三次与玛雅人发生了冲突,拉开了 西班牙 侵略的序幕。 西班牙 人在1521年征服了 墨西哥 中部的阿兹特克王国后,大规模入侵玛雅地区,原本就松散脆弱的玛雅城邦无力招架,逐个被击破。在 西班牙 人征服玛雅的过程中,以迭戈德兰达主教为首的一些狂热宗教分子大肆焚烧玛雅文字书写的典籍,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最后历经数千年的玛雅文明,仅余三本古籍存世,而在 西班牙 殖民之后,玛雅人的本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玛雅文字的书写和发音已经失传,令今天考古工作者破译玛雅文字和认识玛雅文明难上加难。直到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Nojpetén被 西班牙 人征服,标志着玛雅的彻底灭亡。
在“2012年世界末日”流行的期间,网络上流传着许多为玛雅人添油加醋的东西,例如说玛雅人一夜之间全消失,这是对玛雅城邦被遗弃的错误解读,玛雅人只是在短时间内遗弃了一个城邦迁移到其他地区,并没有消失,直到 西班牙 人登陆的时候,玛雅人都在这片土地上好好地生活着。

最后一批玛雅城邦之一的 图卢姆

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文明
前面说了在今天 墨西哥 中部的奥尔梅克文明,然后说了在今天 墨西哥 东南部的玛雅文明,玛雅文明从年份来说主要在奥尔梅克文明之后,然而在出现奥尔梅克文明的 墨西哥 中部地区,在东南部玛雅文明兴盛的同时,也孕育了数个辉煌的文明和玛雅文明交相辉映。玛雅文明,曾经被冠以“神秘”、“不解之谜”,其实在考古角度来说,玛雅文明的很多信息已经被破解和分析, “2012年世界末日”流行的期间更是为玛雅文明平添了很多不真实的信息,真实的玛雅文明并没有那么神秘。相反,在玛雅文明前古典期晚期, 墨西哥 中部地带诞生了一个存续的时间并不长的特奥蒂瓦坎文明,因没有留下可靠的文献记载,也没有留下文明的延续,在目前已知的历史上,就像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一样,仅仅留下了一座极其壮观的城邦遗迹。特奥蒂瓦坎文明的未解之谜,事实上比玛雅文明还要多得多。
特奥蒂瓦坎文明从何时开始,特奥蒂瓦坎人从哪里来,是属于什么族群,至今仍没有一个相对可靠的说法,根据对特奥蒂瓦坎遗迹的年份测定,推测特奥蒂瓦坎人在公元前300-公元前200年之间聚集并建造特奥蒂瓦坎遗迹。今天壮观的特奥蒂瓦坎遗迹大约在公元150年左右建造完毕,据估算当时的人口约在5万人左右。特奥蒂瓦坎约在公元450年达到顶峰,推测当时人口大约达到了12.5万人到20万人之间,影响力遍及整个中 北美洲 ,是 欧洲 人到达美洲之前全美洲规模最大的城市。直到公元550年左右,特奥蒂瓦坎的居民人数突然急速下降,原因未明,如同很多中 北美洲 的城市遗迹一样,在短时间内被废弃。大约在公元650-750年之间,特奥蒂瓦坎被彻底遗弃,并没有找到人口集体迁移的可靠证据,可能是分散成各个小组群融入到其他美洲部落中去,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特奥蒂瓦坎留下的谜团如此之多,所幸今天还有一座巨大的遗迹可以提供一些蛛丝马迹。特奥蒂瓦坎建造了许多阶梯式的金字塔,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用于祭祀神明。而特奥蒂瓦坎同样崇拜源自奥尔梅克文明时期的羽蛇神,这个信仰同样带到了玛雅人处,羽蛇神成为贯穿了 墨西哥 这片土地上多个不同时期文化的信仰。而特奥蒂瓦坎这个名字也并非他们自己取的,而是源自于后继者的托尔特克人,“特奥蒂瓦坎”意为“众神诞生之地(或众神造人之地)”,他们认为神明就是从特奥蒂瓦坎人建造的这些金字塔中诞生(或神明在这里创造人类)的,而真正的特奥蒂瓦坎人是怎样称呼自己的,目前尚不得知。

特奥蒂瓦坎文明的特奥蒂瓦坎 城邦里的亡灵大道

托尔特克(Toltec)文明
托尔特克文明存在于特奥蒂瓦坎文明之后,阿兹特克文明之前。与特奥蒂瓦坎文明相似的,托尔特克文明也是缺乏相应的史料记载,仅零星地存在于后来的阿兹特克人的叙述历史中,从遗迹上获取的信息也是相当有限。目前比较认可的是,托尔特克人兴起于特奥蒂瓦坎人口锐减的时期(约公元550年),其后逐渐吸收了特奥蒂瓦坎的文化,并在特奥蒂瓦坎附近建造了数个城市,其中包括了著名的 图拉 (Tula)。城市之间各自为政,时而互相争斗,时而向外扩张,其中公元987年,托尔特克人的一支与玛雅人的一支洗劫并征服了 奇琴伊察 ,成立了新的政权。不少学者认为,托尔特克人的时代,为 墨西哥 的土地上带来了崇尚征战和向外侵略的风气。
有不少学者认为托尔特克人就是特奥蒂瓦坎人的延续,也有认为是外来的部族,均缺少有力的证据。此外,对于托尔特克人的社会形态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托尔特克人实际上建立了统一的帝国,也有一部分学者坚持他们只是一个个松散的城邦。总之托尔特克人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直到12世纪,受到外族的侵扰,托尔特克人由盛转衰,直至政权被灭亡。

阿兹特克(Aztec)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是 欧洲 人侵略美洲大陆前,在今天 墨西哥 地区最后一个具有统治地位的文明,对今天 墨西哥 人的影响非常深远。大约在公元13世纪时,各种在 墨西哥 山谷附近,说纳尔瓦特语的游牧民族开始陆续进入 墨西哥 中部地带,这些民族之间具备相近的信仰、文化和习性,在他们的经典或是传说中,他们都来自同一个故乡——阿兹特兰(Aztlan)。关于阿兹特兰是否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尚待考究,但这些坚信自己来自于阿兹特兰的游牧民族,都被称作阿兹特克人。
关于阿兹特克人离开阿兹特兰进入 墨西哥 谷地的绘画,来自于阿兹特克人于1530年所作的波杜里尼手抄本(Codex Boturini)
阿兹特克人的其中一支,自称墨西卡(Mexica)人,他们的名字成为了日后 墨西哥 的来源。他们约在1250年到达 墨西哥 中部,此时其余阿兹特克人已经来到并选择了合适的定居点,墨西卡人是最晚到达的一支游牧民族。墨西卡人最初人数并不占优势,他们选择和当时托尔特克人的后人 库尔 华坎人(Culhuacan)交涉,并表示愿意作为 库尔 华坎人的雇佣兵,以换取一个合适的定居点, 库尔 华坎人同意了这一提案并把查普特佩克(Chapoltepēc,今 墨西哥城 内)赐予了墨西卡人。墨西卡人作为 库尔 华坎人的雇佣兵赢得了许多战争,势力也在增强, 库尔 华坎人为了彻底控制墨西卡人,派遣了一名公主担任墨西卡人的统治者。墨西卡人不服从,宣称根据神谕,把这名 库尔 华坎公主献祭了, 库尔 华坎旋即派遣军队攻击并驱逐墨西卡人。
墨西卡人离开了查普特佩克,在附近的特斯科科湖徘徊,在墨西卡人的传说中,如果看见雄鹰叼着蛇栖息在一颗从湖中的岩石长出来的仙人掌上,那里就是族人定居的地方(后来这个图案被用在 墨西哥 的国旗和国徽上)。他们在特斯科科湖中心的一座小岛中看到了这个景象,便定居于此,在1325年建立了特诺奇提特兰(Tenochtitlan),并逐渐壮大。特诺奇提特兰本来是特斯科科湖的一个小岛屿,墨西卡人填湖扩建,建造了非常壮观的水上城市,以至于后来 西班牙 人到来之后把这里称作 墨西哥 的 威尼斯 。在 西班牙 人占领后,为了解决每年的洪水问题,建造了人工排水系统,排空了特斯科科湖的湖水,并在湖床上填土扩建城市,成为了今天的 墨西哥城 。
墨西卡人建立特诺奇提特兰后, 墨西哥 中部地区陷入了各个阿兹特克人城邦的乱战当中,骁勇善战的墨西卡人在漫长的战争中占据了上风,与特斯科科(Texcoco)和特拉科潘(Tlacopan)结盟扫清了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们,并在1430年签署三联盟条约,阿兹特克帝国就此诞生,成为了中 北美洲 最强大的政权。虽说是三联盟状态,但实际上的掌权者是墨西卡人的特诺奇提特兰,墨西卡人的领导者下令焚烧了部分对自己族人有负面描述的书籍,并大量修改了阿兹特克人的典籍,把墨西卡人置于一个更重要的位置。墨西卡人同样采取了玛雅人的历法体系,著名的太阳历石碑就是他们雕刻的。
及后的阿兹特克帝国开始对外扩张,版图从 墨西哥 湾到达太平洋海岸,影响力遍及整个中北美,奠定了今天 墨西哥 的很多文化的基础,与同时期的玛雅文明(后古典期)成为了中北美两大文明区域。可惜留给阿兹特克帝国的时间不多,很快 欧洲 人便用武力敲开了美洲的大门,1521年 西班牙 人依靠强大的火力以及传染病攻陷了特诺奇提特兰,阿兹特克人的刀剑在 欧洲 人的枪炮前不堪一击,从这一年开始 墨西哥 进入了殖民时期。

阿兹特克文明的太阳历石,拍摄于 墨西哥城 国立人类学博物馆

写完美洲的几大古文明,再写写 西班牙 人到来后的 墨西哥 :
西班牙 殖民时期
航海家 哥伦布 发现了美洲大陆后,激起了 欧洲 人对这片神秘的原始土地的觊觎。最早一批登陆 墨西哥 的来自1511年一艘遇难的 西班牙 探险船的幸存者。几年后,1517年一支 西班牙 探险队专门为探索 墨西哥 而来,他们在南部的 尤卡坦半岛 登陆,遭遇玛雅人并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最终铩羽而归,但换来的是 西班牙 人对于这片神秘的土地、神秘的文明和财宝的渴求。到了1519年, 西班牙 征服者埃尔南· 科尔特 斯(Hernán Cortés)率领探险队抵达 墨西哥 湾维 拉克鲁斯 (Veracruz )建立了第一个 西班牙 人定居点,开始了对 墨西哥 的入侵。

埃尔南· 科尔特 斯在 墨西哥 的侵略线路

阿兹特克人的传说之中,有一个关于海上民族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批从海上来到的白皮肤的民族,教会了阿兹特克人的先祖们知识,帮助他们建造神庙,并且许诺日后会再次到来。埃尔南· 科尔特 斯利用了部分阿兹特克人的这一信仰,凭借自身白皮肤的优势,取得了一些城邦部族的信任,协助对阿兹特克帝国发动战争,并在1521年轻松攻陷了阿兹特克帝国首都特诺奇提特兰。 西班牙 侵略者轻易灭亡了阿兹特克帝国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取得了部分阿兹特克人的支持,二是火力上的压倒性优势,三是 西班牙 侵略者带来了 欧洲 大陆的天花病毒,一直与世隔绝的美洲人在天花面前不堪一击。

描绘 西班牙 殖民者奴役 墨西哥 人赚取钱财的绘画——迭戈里维拉绘

在 西班牙 殖民期间,约有70万 西班牙 人移居 墨西哥 ,部分 西班牙 人与原住民结合诞生混血后代,总的来说当时的殖民地大致分成四个阶层。第一阶层是出生在 西班牙 的 西班牙 人,大多数是被 西班牙 王室指派到 墨西哥 担任要职的人;第二阶层称为creoles,是出生在 墨西哥 的 西班牙 人,他们大多数是一些土地的领主和商人,也有部分在政府担任较低的职位,地位不如第一阶层;第三阶层被称为mestizos,意为混血者,即 西班牙 人和原住民混血的后代,受到纯种 西班牙 人的歧视,社会地位较低,主要从事社会上一些基础的工作;第四阶层则是美洲原住民,大部分被奴役做苦工,几乎在社会上没有权力可言。除此以外,还有少量通过奴隶贸易被卖到 墨西哥 的 非洲 黑人,他们地位与美洲原住民相当,都从事着苦力的工作。

墨西哥 独立:
在 西班牙 殖民期间,殖民地的实权和主要利益都掌握在第一阶层,即由本国派遣的 西班牙 人统治阶层的手中,受过教育的第二阶层( 墨西哥 生 西班牙 人)和第三阶层( 西班牙 人与美洲原住民混血)与第一阶层的矛盾日渐增加。18世纪末期的 法国 大革命和19世纪初期拿破仑征服 欧洲 的事件进一步激发了土生群体的独立诉求。米克尔·伊达尔哥·科斯蒂亚(Miguel Hidalgo y Costilla)是一名土生 西班牙 人,他在 墨西哥 的一个小镇 多洛 雷斯担任神父,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对社会地位低下的混血族群和被奴役的原住民深感同情。伊达尔哥参加了一个由土生 西班牙 人组织的反抗运动,密谋在1810年12月举事,不料走漏了风声, 西班牙 殖民政府追捕参与者。得知消息的伊达尔哥觉得与其逃跑,不如奋起反抗,于是在1810年9月16日,在 多洛 雷斯的教堂敲响钟声,召集当地群众,发表了激动人心的动员,号召所有土生白人、混血人、原 住民 联合起来,赶走殖民者,夺回属于自己的土地,拉开了 墨西哥 独立战争的序幕,这就是著名的“ 多洛 雷斯的呐喊”。9月16日被定位了 墨西哥 的独立日/国庆日,而伊达尔哥也被称为 墨西哥 独立运动之父。

描绘 西班牙 殖民者奴役 墨西哥 人赚取钱财的绘画——迭戈里维拉绘

在 西班牙 殖民期间,约有70万 西班牙 人移居 墨西哥 ,部分 西班牙 人与原住民结合诞生混血后代,总的来说当时的殖民地大致分成四个阶层。第一阶层是出生在 西班牙 的 西班牙 人,大多数是被 西班牙 王室指派到 墨西哥 担任要职的人;第二阶层称为creoles,是出生在 墨西哥 的 西班牙 人,他们大多数是一些土地的领主和商人,也有部分在政府担任较低的职位,地位不如第一阶层;第三阶层被称为mestizos,意为混血者,即 西班牙 人和原住民混血的后代,受到纯种 西班牙 人的歧视,社会地位较低,主要从事社会上一些基础的工作;第四阶层则是美洲原住民,大部分被奴役做苦工,几乎在社会上没有权力可言。除此以外,还有少量通过奴隶贸易被卖到 墨西哥 的 非洲 黑人,他们地位与美洲原住民相当,都从事着苦力的工作。

墨西哥 独立:
在 西班牙 殖民期间,殖民地的实权和主要利益都掌握在第一阶层,即由本国派遣的 西班牙 人统治阶层的手中,受过教育的第二阶层( 墨西哥 生 西班牙 人)和第三阶层( 西班牙 人与美洲原住民混血)与第一阶层的矛盾日渐增加。18世纪末期的 法国 大革命和19世纪初期拿破仑征服 欧洲 的事件进一步激发了土生群体的独立诉求。米克尔·伊达尔哥·科斯蒂亚(Miguel Hidalgo y Costilla)是一名土生 西班牙 人,他在 墨西哥 的一个小镇 多洛 雷斯担任神父,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对社会地位低下的混血族群和被奴役的原住民深感同情。伊达尔哥参加了一个由土生 西班牙 人组织的反抗运动,密谋在1810年12月举事,不料走漏了风声, 西班牙 殖民政府追捕参与者。得知消息的伊达尔哥觉得与其逃跑,不如奋起反抗,于是在1810年9月16日,在 多洛 雷斯的教堂敲响钟声,召集当地群众,发表了激动人心的动员,号召所有土生白人、混血人、原 住民 联合起来,赶走殖民者,夺回属于自己的土地,拉开了 墨西哥 独立战争的序幕,这就是著名的“ 多洛 雷斯的呐喊”。9月16日被定位了 墨西哥 的独立日/国庆日,而伊达尔哥也被称为 墨西哥 独立运动之父。

“ 多洛 雷斯的呐喊”绘画

起义军起初一路凯歌,得到了土生群体和土著的支持,队伍迅速壮大,一度拥有8万人的部队,进逼 墨西哥城 。但伊达尔哥缺乏军事领导能力,错误指挥部队导致起义军被殖民政府击溃,加上缺乏经验和组织的起义军内部开始出现分歧,最终伊达尔哥于1811年被俘处决。他的学生兼战友莫瑞洛斯接管了起义军,以迂回的方式继续与殖民者抗争,取得了 墨西哥 南部地区的控制权,并在1813年9月召集控制区内的知识分子阶层举行国民议会,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同年11月签署了 墨西哥 的《独立宣言》,宣告 墨西哥 独立。但1814年 西班牙 的斐 迪南 七世复位后, 西班牙 方面增加了对 墨西哥 殖民者的支援,部分起义军的土生白人害怕殖民者的力量而叛变,莫瑞洛斯于1815年战败牺牲,剩余的起义军转入地下开展游击战。
1815年至1820年间,起义军的游击战并没有太大成效,本身已经接近崩溃边缘,但1820年 西班牙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极大地动摇了 墨西哥 的殖民者,他们担心本国爆发的革命会掀起 墨西哥 新一轮的独立运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倒不如主动加入独立运动取得主导权。时任南方战区总指挥伊 图尔 维德加入了独立的行列,与起义军结盟,于1821年2月24日提出了“伊瓜拉计划”,声称将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保持天主教地位、促进国内各个阶层平等团结等承诺,取得了 墨西哥 各个阶层的支持,对抗殖民政府。同年8月24日,伊 图尔 维德与殖民地总督签署了 科尔多瓦 协定 , 墨西哥 正式独立。

(二十八)玛雅的艺术

古美洲文明独自发展在那片孤独的大陆,在认识玛雅艺术成就时,不能单从玛雅文明自身的发展来进行归结。奥尔梅克文明对玛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玛雅的宗教信仰、玛雅人对碧玉的热爱皆与其有着渊源。绿玉因为其绿色象征着生命和繁衍,在玛雅装饰饰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稀有的绿玉矿只产于玛雅东南部,贸易使绿玉缺制品在玛雅地区得以流传。奥尔梅克文明通过运销玉石的商路传入玛雅,促进了玛雅文化的发展。玛雅辉煌的文明成就也大量为后来崛起的阿兹特克文明所用。

玉石面具,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玉石镶嵌,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玛雅艺术家精于“夸张”的表现手法,无论在绘画,石雕还是陶器上,夸张之法随处可见。其人物造型,人部比例普遍偏大,动势也显夸张。在长期的艺术创造过程中,玛雅艺术已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审美体系。真实的再现已非艺术表现的目的,而对造型对象的特征塑造才是玛雅艺术家的追求。玛雅文明承继着奥尔梅克文明对人体变形的热衷,奥尔梅克人眼中的人体美具有美洲虎梨形颅,弓形背的特征,而玛雅人也热衷于用夹板将颅骨变形着前额后斜,鼻梁高耸,以体现高贵的血统,这种变形都将视线聚焦在人物最具特征的要素——头部。玛雅艺术家已懂得何以谓特征,在行夸张之法时常常将头部作为表现的重点。
玛雅艺术家对形体特征的把握还体现在人体动态上。艺术家善于摄取表现力的态势,并适度夸张,强化表现,这在一些宗教表现无关的艺术创作中尤为明显。宗教艺术都泛滥着庄严的色彩,玛雅艺术家在炽烈的诸神信仰中,仍以锐敏的目光观察着人的世界。表现着生命的张力,并将其拓展到对神灵的理解中。
玛雅艺术家对繁复的细节表现的着偏执的喜好,艺术家们竭尽所能表现着人物、场景以及饰物的详尽。这种细节的表现并非无序的堆砌,玛雅艺术家懂得在不同载体上进行形体的聚散和疏密分割,他们将元素分解和重构,按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形体的认识进行再现。
图文并茂是玛雅艺术的一大特征。文字与图像一样被作为构成元素出现在艺术品上,在陶器、石雕、饰品、抄本乃至建筑装饰上,皆可看到大量在构成中并不孤立的象形文字符号。文字除了语言的表达,也是重要的构成元素。

陶器
玛雅地区各处均发现有大量造型精美、绘技精妙的陶制器物。玛雅人制作陶器主要用作饮食器物、乐器、祭祀器物及殡葬品。初期露天烧制的陶器较为粗笨,材料以黑陶为主。饰纹简朴。古典时期,玛雅的制陶技术达到了鼎盛,器物表现有主题多宗教祭祀、宫廷生活、战争、贸易有关。后古典早期,人们以高温在密封的窖里烧制陶器,此时的的陶器有了真正意义上的eese釉。后古典期晚期的陶器常常给有绘有这时期特有的“玛雅蓝”,陶器的颜色更为丰富。
在烘托神像和人物时,玛雅陶器常常会结合容器造型表现场景的建筑,匠心独具。许多柱形器皿的顶部被处理成玛雅建筑的屋顶,以此通过建筑的局部烘托出陶绘人物所处的周边环境。一些器皿还结合了塑的浅浮雕手法,以突出屋檐的体积,强化建筑的表现。
玛雅陶器兼顾了器物的实用性功能与造型的艺术表现。一些陶制乐器和哨嘴因势就形,隐匿在器物造型不显眼的之处,既保证了器物的实用性,又不影响器物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玛雅艺术家深知特征取舍之妙,在一些塑形器物上尤为明显,所取之形常常只考虑特征的重素,而非面面俱到。如将动物的身体部分弱化在器物主体部分,而将造型特征明显的头部等要素强化表现。另一些元素则以描绘或刻绘表现。

古典晚期的人像罐。对于玛雅人,贝壳是水的象征,是生命和生长的象征,由于贝壳与子宫很象,贝壳也就成了生长与复活的标志。从贝壳里露出来的这个人,具有老者的特征,可能代表的是保护世界的神灵N,也叫做帕瓦通神。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三脚陶器,盛食物或饮料用。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彩色储物陶罐,表现一位祭司双手托着一个心脏。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彩陶,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古典期的美洲虎瓮,出土于 瓦哈卡 州的阿宗帕。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美洲虎头陶像,古典时期晚期,出土于 恰帕斯州 的托尼那灰墁,是神庙的外墙装饰品。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石雕
公元前1000——500年,在 墨西哥 湾沿海岸的拉文塔等地,奥尔梅克文明创造了许多巨石头像雕刻。这些巨石头像手法极为写实,其对人体头部结构和解剖的理解可与公元前5世纪的 希腊 雕刻媲美,这种对人物头部头部结构的精确理解在后来的科潘与奎瑞瓜瑞再度浮现。不知何种原因,奥尔梅克巨石头像的风格在晚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头像不再表现戴头盔的人物,而是表现神情庄重的闭目头像,手法也更为写意,或许这直接影响到玛雅浮雕表现风格的走向。 美洲虎头陶像,古典时期晚期,出土于 恰帕斯州 的托尼那灰墁,是神庙的外墙装饰品。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石雕
公元前1000——500年,在 墨西哥 湾沿海岸的拉文塔等地,奥尔梅克文明创造了许多巨石头像雕刻。这些巨石头像手法极为写实,其对人体头部结构和解剖的理解可与公元前5世纪的 希腊 雕刻媲美,这种对人物头部头部结构的精确理解在后来的科潘与奎瑞瓜瑞再度浮现。不知何种原因,奥尔梅克巨石头像的风格在晚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头像不再表现戴头盔的人物,而是表现神情庄重的闭目头像,手法也更为写意,或许这直接影响到玛雅浮雕表现风格的走向。

奥尔梅克文明的巨石头像,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奥尔梅克文明的巨石头像,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发现于 奇琴伊察 玛雅遗址的石雕查克莫天使雕像,现收藏于 墨西哥城 国立类学博物馆

玛雅石雕的其中一个特色是图文并茂,除了雕刻了精美的图像,还会在雕像刻上所雕人特的生平与功绩。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玛雅石雕,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玛雅圆周盘石雕,内容于关玛雅人最喜欢的竞技运动球赛。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石球,拍摄于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二十九)结束

旧世界最漫长的夜
旧时光最远的边界
天一亮就苍老的街
来不及看残生了却

耳机里传来了《昨天涯——献给 布宜诺斯艾利斯 》里我最喜欢的几句歌词,翻看这次 墨西哥 & 古巴 行的一张张相片。在 墨西哥 & 古巴 的15天,是我在旧时光最远的边界里的旅行,感受着旧世界里最漫长的夜,触摸天一亮就苍老的街。相机记录下来的张张影像碎片,这些每一个瞬间拼凑起来就是我这次旅程的全部。
墨西哥 这片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的土地上,除了拥有奥美梅克、玛雅、托尔特克、阿兹特克几大璀璨辉煌的中美洲古文明,这里还有美丽的 加勒比海 海、绚丽的高原草甸、色彩堆砌起来的的 西班牙 殖民小镇,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气质,能给我新鲜刺激的感觉。每次在清晨醒来的时候,我都会在想,今天我又将会遇到什么新奇好玩的呢?因为,在 墨西哥 惊喜就在下一秒。

古巴 ,一个让我忘记了时光流逝的国家。站在街头,那些从我身边飞驰而去的老爷车,彰显着 古巴 曾经的繁 荣昌 盛;走在 古巴 那些色彩绚丽的大街小巷里,我爱上了这里梦幻的一切和闲暇的生活;这里还有最好喝的朗姆酒和世界上最好的雪茄,和让我怀念的热情的、窝心的人们,对了,圣诞节还收到 特立尼达 民宿房东发来的祝福。
每次写游记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去结束一篇游记,好象还有很多话语没讲完、许多碎片记忆要写下来、还有很多人文关怀没呈现。。。。。。记得旅行结束回到家的那天,我在放下行李的一刻才仿然醒悟:这个美好的旅程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心还在路上。
回家,是为更好的出发。行走,是自我认知的一次次重新架构。远行,与世界对话。

展开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