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首页
佛罗伦萨圣三一教堂|来看1485年的翡冷翠

圣三一教堂始建于11世纪,建筑风格最初是罗曼式,14世纪扩建时变更成哥特式,16世纪末,主立面又被改建成巴洛克风格。

圣三一教堂外观

教堂最初的罗曼式风格,还可以从保存至今的地下室和正门的内侧立面中见到。

教堂地下室

罗曼式正门遗留部分

14世纪的扩建在平面上并没有按照哥特风格典型的拉丁十字布局,而只是在原本矩形平面的基础上向外扩张。

教堂内景

位于后殿右侧的萨塞蒂礼拜堂,是如今人们来此参观的主要目的,这里的全部装饰画都是由多梅尼科·吉兰达约在1483~1485年间绘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组描绘圣方济各生平故事的壁画,画家将当时佛罗伦萨的地标建筑作为故事的背景,使今天的我们得以窥见15世纪时翡冷翠的城市风貌,画中人物也大多是当时社会名流的肖像。

萨塞蒂礼拜堂(Ghirlandaio,1483~1485年)

礼拜堂拱顶上描绘的是四位女先知。 注意到左边那个长方形的机器了吗,往里面投币就可以点亮礼拜堂的灯光,以便更清楚地欣赏画作。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很多教堂都会在其最著名作品的位置有这样的设置,如果你不了解一座教堂里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找找投币机就好了,当然还需要准备一些5毛和1块的硬币。

 

中央墙面

中央带有节庆色彩的祭坛画“牧羊人朝拜圣婴”,是吉兰达约最著名的作品,行进中的三王队列和朝拜圣婴的牧羊人散发着因耶稣降生而带来的欢快情绪,两侧壁画中的人物是这个礼拜堂的赞助人弗朗西斯科·萨塞蒂夫妇。

牧羊人朝拜圣婴(Ghirlandaio,1485年)

祭坛画上方“圣方济各复活斯比尼家小童”的奇迹,就发生在教堂外的圣三一广场上,画面左侧是斯比尼家族的住所,右侧就是圣三一教堂当年哥特风格外立面的样子,中央远处是圣三一桥。传说画面中央的那个紫衣小童从斯比尼宫楼上摔了下来,被正巧飞过的圣方济各复活。

圣方济各复活斯比尼家小童(Ghirlandaio,1483~1485年)

 

在这里,画家将自己的肖像放在了围观人群的最右侧,而画面最左侧穿着白色锦缎裙装的,是当时城中的著名美女乔瓦娜·阿尔比奇,她嫁给了辉煌者洛伦佐舅舅的儿子洛伦佐·托尔纳博尼,吉兰达约热衷于描绘乔瓦娜的美貌,在佛罗伦萨的新圣母大教堂里还会再次见到她。还记得在巴杰罗博物馆里看到过的那件由韦罗基奥制作的精美的墓碑浮雕吗?那就是描绘乔瓦娜的婆婆难产去世的场景。

最上方的尖拱中描绘的是圣方济各被教皇认可的场景,画面的背景切换到了市政广场,韦奇奥宫和当时还没有放置雕塑的佣兵凉廊清晰可见。

教皇认可圣方济各(Ghirlandaio,1483~1485年)

 

画面右侧的第三个人就是著名的辉煌者洛伦佐,在他右边的是他的银行经理即礼拜堂赞助人弗朗西斯科·萨塞蒂,弗朗西斯科身边穿着毛皮领伦巴第风格服饰的是他的儿子。前景中正跟随在著名的人文学者波利齐亚诺身后走上台阶的是辉煌者洛伦佐的三个儿子,右边最小的那个是当时六岁的未来的内穆尔公爵朱利亚诺,在美第奇家族礼拜堂中可以见到米开朗基罗为他所做的墓碑塑像,中间是大儿子皮耶罗,后面淡金色头发的是当时十岁的二儿子乔凡尼,也就是未来的美第奇家族首位教皇利奥十世。

左侧墙面(Ghirlandaio,1493~1485年)

在位于礼拜堂左墙中间的画面中,可以见到当时的比萨城,斜塔似乎还没有太歪。上方画面描绘圣方济各脱下衣服归还给富豪老爸的场景时,背后的城市不是阿西西而似乎是佛罗伦萨。

右侧墙面(Ghirlandaio,1483~1485年)

右墙上方画面中须发皆白的老者形象与诸圣教堂里那副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圣哲罗姆颇为相似。中间圣方济各之死画面的背景中是托斯卡纳迷人的田园风光。

巴特里尼礼拜堂

除了萨塞蒂礼拜堂外,巴特里尼礼拜堂里洛伦佐·莫纳克(1387~1455)描绘圣母生平的壁画和祭坛画也值得细看。

圣母婚礼(Lorenzo Monaco,1422年)

圣母订婚、圣母葬礼(Lorenzo Monaco,1422年)

天使报喜(Lorenzo Monaco,1425年)

教堂里还有一件木雕抹大拉的玛利亚,是由贝内德托•达•马亚诺(1442~1497)完成的,风格酷似多纳泰罗在圣母百花教堂博物馆里的同名作品。

抹大拉的玛利亚(Benedetto da Maiano)

离开教堂时,别忘了看看门外圣三一广场上的正义之柱,这根柱子来自古罗马的卡拉卡拉浴场,距今已将近两千年了,是为了纪念1565年的蒙特穆洛大捷,大公科西莫一世在信使报捷的位置上树立起来的,柱子顶端代表正义的石像则是1581年的作品。

正义之柱

——行摄于2019年11月25日

 

如果您也热爱建筑、雕塑、绘画等人文艺术,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未来的旅程有所助益,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东游西荡慢行散记。

过去的五年中,我已通过租租车这个可爱的平台在欧洲自驾十次。被意大利厚重的人文积淀所吸引,五至意大利,一共转了124天,却还从没去过罗马以南。

今年因为疫情无法出行,正好暂停脚步,认真记录一下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眼前的世界和心中的感触。

希望可以给相同爱好的小伙伴们提供参考,愿大家能带上这个导游一起开始自己的人文之旅。

意大利

来自意大利自驾圈

6.1万圈友正在讨论意大利自驾
展开全文